“福州早就应该放开落户了。”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福州的土地规模很大,但人口规模较小,产业链不够完善。
继石家庄、南昌、昆明之后,又一个省会城市出台“零门槛落户”政策。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不设学历、年龄、就业创业限制,外省市人员均可申请在福州市落户,六县(市)、长乐区人员均可申请在五城区落户;凡具有福州市户籍的人员,其近亲属均可申请投靠落户。
通知要求,新来福州市落户人员可根据提供的材料类型选择落户地址。在六县(市)、长乐区和仓山区三江口区域租赁私有住房的,允许落户,但房屋租赁必须经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相比石家庄、南昌、昆明这几个城市,福州的GDP总量要大不少。作为一个准万亿GDP城市,福州也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中第一个零门槛落户的省会城市。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开明对第一财经分析,福州放开落户,有利于在福州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加快市民化,融入到城市里面,这样一来也有利于福州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
“福州早就应该放开落户了。”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中心城市的规模主要体现在两部分:一个是土地规模,一个是人口规模。福州的土地规模很大,有很多的发展空间,但人口规模较小,产业链不够完善。
其中,城区人口规模是衡量一个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住建部公布的2018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8年,福州的城区人口规模为300.71万,位居福建第二,全国第28位。在二线城市中,武汉、成都城区人口规模已经超过800万人,南京、杭州、郑州超过了600万人,西安、青岛超过了500万人。即使合肥和济南这些同等经济规模的二线城市,城区人口也都超过了400万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