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刘志彪指出,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由新时代我国必须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有高质量发展为内容的供给,如更高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充分的就业、更优美的环境等,都需要通过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来实现。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目标下,未来5年我国有必要根据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继续调节好国民经济和社会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在保持生产率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使居民收入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使人民得到更多的发展实惠。
刘向东则表示,未来5年发展的重点应是: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突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实体经济要依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重点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有更大作为,既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也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以此获得发展新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十四五规划精神有哪些?
习近平总书记如何谋划十四五规划《建议》
总书记亲自领导制定
做好顶层设计
——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起草组会议等,听取“十三五”规划总结评估汇报,研究“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就一系列关系国家中长期发展的重大议题作出顶层设计,为规划把握大方向、确定大思路、提出大战略。
听取专家和基层建议
——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7场座谈会,就“十四五”时期以及国家中长期发展听取专家学者和基层群众建议。
深入地方调研
——先后深入云南、北京、湖北、浙江、陕西、山西、宁夏、吉林、安徽、湖南、广东等11个省区市,进车间、访农户、看社区、入高校,听民声、知民意、聚民情,把实际调研与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为“十四五”勾勒出能操作、可落地、见实效的发展蓝图。
开门问策集思广益
——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2020年8月初,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网上征求意见,这在中央全会文件起草历史上是第一次。网上留言有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了1000多条意见建议。
规划《建议》的主要原则与核心要义
五条原则
一是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
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
三是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四是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确保不发生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风险。
五是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做到既高瞻远瞩又务实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