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房住不炒”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驱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功组建首批国家实验室。“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相关举措。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黄卫平认为,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去年至今年初房地产领域政府多次出手大力度调控,坚守“房住不炒”原则不变,坚决推进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显然,创新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首要驱动力,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红利出尽,第四次工业革命尚未全面来临的“存量经济”时代,包含“ 5G 基建、工业互联网、特高压、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的“新基建”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为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动能。同时,相关领域也将成为国家财政与民间资本的投资重心。
货币政策合理适度
“放水”再难重现
政策工作报告中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黄卫平认为,《报告》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维稳基调,提出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今年财政赤字率在3.2%左右,较去年大于3.6%的目标有所下调,但普遍高于市场预期,总体上属于较宽松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宏观杠杆率和汇率基本稳定。与财政政策基调相同,货币政策也强调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此外,此次《报告》强调要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使小微企业融资更加便利,预期企业整体融资成本将稳中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