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损失巨大
同一个问题连续出现好几次,本身就已经说明一些问题,意味着启迪环境在处理应收款项方面问题时是存在很大隐患的。
据财报显示,一直以来,启迪环境的应收款项占营收比例都较高,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分别达到56%、69%和102%。实际上,自2015年以来,公司的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例就一直在逐年递增,且增速还明显超过营收增速,年均增长约36%。
如此情况意味着,这些年来,启迪环境越来越依靠“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来“冲业绩”。结果自然也为其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其坏账准备比例越来越高,2017年至2019年,由3.23%提升至7.55%;其次是,应收账款越高意味着对公司的资金占用就越大,导致其资金链愈发紧张。2018年之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在60%以上,且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其实,对于启迪环境来说,最大的“苦果”要算每年高额的坏账损失了,侵吞净利润占比达到三成至四成。
启迪环境如此的经营情况不禁令人疑问,其高应收的经营方式是否合理,是否是行业普遍现象?对此,《红周刊》记者查看了其他垃圾处理上市公司绿色动力、伟明环保、瀚蓝环境、三峰环境几家公司经营情况,发现他们的应收账款占比均远低于启迪环境,比如绿色动力,应收账款占比最高时为2020年的35%,三峰环境常年在20%左右,瀚蓝环境则常年在15%以下,伟明环保更是常年低于10%。相较而言,启迪环境接近70%的应收账款占比,实在是高的惊人。
既然高应收不是行业的普遍现象,那么,启迪环境的高应收账款情况或许背后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其在与客户合作过程中,在回款问题上并不具备优势,地位较弱,议价能力较低,导致自己不得不放宽回款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而除了回款能力偏低外,与同类公司相比,其他业务能力似乎也有一些差距的。比如从垃圾处理能力上来说,2019年,启迪环境垃圾焚烧上网电量为7.38亿千瓦时,垃圾焚烧发电在运营项目处理能力8550吨/日,由此推算,其在运营项目年共处理约312万吨,将上网发电量与此数据相除,推算出启迪环境单吨垃圾上网发电量为236千瓦时。
按此方法计算,绿色动力2019年共处理生活垃圾719.31万吨,实现上网电量21.13亿千瓦时,平均单吨垃圾上网发电量约为293千瓦时;同样,瀚蓝环境为298千瓦时、伟明环保302千瓦时、三峰环境321千瓦时。仅从数据对比来看,这些同类上市公司的垃圾焚烧发电能力都比启迪环境要强。这说明,启迪环境在业务能力上貌似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一旦被城发环境收购后,则习惯性回款过慢情况对上市公司而言将是一个重大打击,对资金的占用压力显然不容低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启迪环境应收账款占比过高,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对客户付款能力的调查并不谨慎,为了增厚业绩,“盲目”签订合同,不顾是否能回款的后果,甚至有可能有的订单在一开始就可能知道回款机会不大,签订下来只是为了业绩表面好看。
启迪环境营收数据存疑
记者在梳理启迪环境经营数据过程中发现,该公司连续3年都有超过10亿元营收缺少数据上的支撑。
据财报,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启迪环境营业收入分别为109.9亿元、101.8亿元和42.5亿元,而据启迪环境同年合并现金流量表数据显示,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72.33亿元、81.04亿元和36.89亿元,同期,其新增加预收款/合同负债分别为1.46亿元、1.12亿元和-1376万元,对冲同期与现金收入相关的预收款项影响,则与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了70.87亿元、79.93亿元和37.03亿元。
若暂且不考虑增值税税率影响,将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未含税营收与现金收入数据勾稽,则当年未含税收入比现金收入分别多出39.07亿元、21.8亿元和5.5亿元。理论上,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应收款项应该至少新增这么多才合理。
可实际上,在同期的资产负债表中,启迪环境的应收账款(包含坏账准备)、应收票据合计为65.6亿元、75.7亿元和70.98亿元,分别相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数据新增了25.58亿元、10.11亿元和减少4.73亿元,这一结果显然与应该新增的应收款项存在较大差距,分别存在13.5亿元、11.7亿元和10.23亿元的数据异常。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还是在未考虑增值税税率的情况下,若考虑到增值税税率的影响,则这些差额还会更大。那么,在没有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启迪环境每年多出10亿元以上的营业收入又是从哪儿来的?公司是否真的存在只签订了合同,但未有实际资金进账的情况?从财务勾稽上来说,启迪环境不排除存在“营收虚增”可能性的。
以上是爱股网小编整理的“启迪环境(000826)股票行情 标的公司应收款逆行业增长惹人疑 ”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上一篇:亨达外汇隆重推出新交易品种 - 美股CFD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