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财经新闻 > 40城人均收入排行 2021年全国平均工资是多少?

40城人均收入排行 2021年全国平均工资是多少?

时间:2021-04-16 04:48:03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基本动力,大学、科研机构、文化基础设施集聚的城市,既有的技术资源、科技基础优势得到发挥。比如南京高校实力雄厚,近几年充分发挥了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打造科创名城,发展新兴产业。

  不过,目前南京与北上深广等城市在新兴产业发展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近期公布的《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有高原但无高峰,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从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高收入城市最多,在前十的城市中,包括了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和无锡。相比之下,珠三角的城市中,在广深两个一线城市之外,其他新一线、二线城市与长三角同类型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彭澎说,珠三角整体收入数据不如长三角,有多个因素,一方面,广东原先产业结构主要是以三来一补为主,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常住人口中,外来常住人口占比更大,非户籍人口收入相对没有户籍人口高。而长三角原来的国企较多,集体经济更发达,统计也比较规范,户籍人口占比更大,收入也比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并不高,比如福建的两个万亿级GDP城市泉州和福州,全体居民人均收入仅为4万出头,不仅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点城市,而且与中西部的长沙、武汉也有较为明显的差距。

  这与福建的产业结构有关,福建是民营经济占比最高的省份之一,包括泉州等地以民营企业尤其是纺织鞋帽等轻工业为主,相比国有企业,这些民营企业的收入要低不少,而城乡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大头,福建相当多的人从事商业,这方面的统计相对难以体现在收入统计当中。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开明对第一财经分析,福州、泉州收入低,一方面有统计口径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福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相比传统产业,高新产业收入相对更高。

  长沙超越青岛天津

  从数据来看,40大城市中,全体居民人均收入超过5万元大关的城市共有16个,其中前15名均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只有第16名的长沙是唯一一个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城市。长沙的收入水平也超过了东部沿海的青岛、天津、福州、泉州等地。

  数据显示,2020年,长沙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77.60元,同比增长5.7%。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长沙的物价、房价都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长沙CPI上涨1.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长沙市涨幅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排第30位,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第11位,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排第6位。

  长沙之后,中部龙头城市武汉去年受疫情影响较大,收入出现下降。2020年,武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62元,比上年下降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57元,下降2.9%。不过,随着武汉迅速回血,收入也在快速提升。

  尤其是武汉的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收入的回稳和提升。截至2020年底,武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259家,是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过去一年,在遭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武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重回全国城市前十,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40个城市中,人均收入最低的10个城市均低于3.7万元,除了石家庄和海口外,其余城市均来自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较为集中,一方面,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的高新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比东部地区滞后不少,整体收入水平较低。

  另一方面,对不少西部城市来说,城乡差距较大,全体居民收入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西部地区还是要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步伐,加快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标签阅读:

共4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3月62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 2021年房价预测是涨还是跌?    下一篇:返回列表

财经新闻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