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制造业内循环
(1)能源自给率提高:光伏&风电&油气勘探
从能源革命的历史来看,纵观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人类已经历经三次能源革命。第一 次能源革命为薪柴能源革命,第二次能源革命为化石能源革命,第三次能源革命为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革命。未来,在降低碳排放的大趋势下,包含核能、 太阳能、风能等在内的新能源最终呈现均是电力能源输出,新能源电气化将是能源革命 的终极形式。
另一方面,我国传统能源的进口依赖度较大。从三大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 进出口量来看,我国煤炭储量与产能较大,对外依赖度较小。但是我国原油与天然气对 外依赖度均较大,2019 年我国原油的自给率 27.5%,天然气的自给率 57.1%。其中, 我国原油进口国为俄罗斯(15.8%)、沙特阿拉伯(12.4%)、安哥拉(10.4%)。
风能与太阳能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在“双循环”政策背景下,我国将减少对 他国能源依赖,大力发展新能源。在非石化能源中,水电受到资源限制,核能则存在安 全问题。相比之下,风能与太阳能或是我国发展新能源较好选择。
光伏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较快,产能和装机量都位于世界前列。2010 年以来,我国光 伏装机容量大幅上涨,占全球装机容量的比例由 2.6%上升至 34.7%。并且,我国光伏 各环节产业规模较大。根据光伏行业协会,2018 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为 25.9 万吨,同比 增长 7.0%,占全球多晶硅产量的 58.1%。硅片产能 146.4GW,产量 107.1GW,同比 增长16.8%;电池片产能128.1GW,产量85.0GW,同比增长18.1%;组件产能130.lGW, 产量 84.3GW,同比增长 12.4%,硅片、电池、组件国内产量占全球总产量比重都在 70% 以上。
我国光伏未来发展空间巨大。2019 年,我国光伏发电为 2238 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 比例为 3.1%。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19 年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在 3 种情 形(目前政策延续、实施已经承诺的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力度)下,2040 年我国光伏发电占比将提升至 11.2%、13.2%、23.4%。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我国光伏 装机量将有大幅提升,未来光伏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较大。
我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国产化比例较高,关注太阳能电池与光伏设备的“双循环”。具 体来讲,目前国内传统的电池生产线,国产设备比例达到 100%;PREC 电池生产线, 关键设备国产化比例达到 90%;N 型单晶电池生产线设备国产化比例相对较低,性能跟 进口设备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重点研发突破。未来,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将成为全球趋 势,而光伏发电是较好的选择。我国具有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在“双循环”政策背景下, 可以实现从电池组件出口到核心设备出口,从而拉动外循环的升级。
风电
风电未来发展空间较大,且目前国内产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2019 年我国风力发电 量占总发电量为 3638 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为 5%。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风 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 2020 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 2.1 亿千瓦以上, 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 500 万千瓦以上;风电年发电量确保达到 4200 亿千瓦 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 6%,今年风机进入抢装期。长期来看,根据各机构预测,至 2040 年我国风力发电有望达到总发电量的 15%-20%,未来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全球对 比来看,我国风力发电组装机容量为 2104 亿瓦特,占全球装机容量的近 34%。
上一篇:刚刚发布2021年工资调整 2021年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