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沪深股市高开后虚晃一枪,主力利用周末利好拉高出货,致各大指数全面收跌。截至终盘:上证指数收报2894.80点,微跌0.54点,跌幅0.02%;深证成指收报10969.28点,微跌32.30点,跌幅0.29%;中小板综微跌0.29%;创业板综小跌0.57%。
两市成交金额合计6845.61亿元,比上周五略有萎缩。市场人士认为,大盘冲高回落,热点稀落,短期震荡整理。
沪市2900点得而复失
受国内外一系列利好消息刺激,5月11日,上证指数高开6个点于2900点之上,并快速拉升至2914.28点。9点51分,受90天线与120天线(半年线)双重压制,加之众多题材股率先走软,使得沪指逐波回落,并在中午收盘前跌破2900点。
下午开盘后,题材股群体跌势加速,次新股也明显回落,沪指低见2884.38点。尾市34分钟抢盘潮涌入,沪指有所回升但未能翻红。其他指数方面,中小板指盘中跌破5天线,创业板指收盘砸破了5天线。
降温迹象已慢慢显现
通达信统计数据显示:两市涨跌个股比例是1518:2141,涨停的非ST股55只,涨幅大于5%的股票94只,跌停的非ST股3只,跌幅大于5%的股票42只。就盘面看,仓储物流、家居用品、建材、船舶、家电、保险等偏传统的周期性蓝筹涨幅均在1%以上,同时涨幅大于1%的新经济题材也有胎压监测、超导、超级电容、汽车电子、三网融合、RCS等板块。
不过,近期热门的农林牧渔、旅游、酒店餐饮和医药类板块跌幅居前,有色、国产软件、跨境电商、信息安全等多个板块跌幅超过了1%。整体来看,市场降温迹象相比上周五开始慢慢显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