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上世纪入市的老股民来说,1999年的“5·19行情”是一场难以忘怀的牛市。在上证指数跌穿所有均线、看似双顶将成的危急时刻,多头神来一笔以放量长阳稳住阵脚,此后展开长达两年的跨世纪牛市。
20年过去,尽管A股不缺乏牛市,但“5·19行情”仍然经常被老股民津津乐道,当年科技股酣畅淋漓的走势历历在目。今年A股面临多重考验,但在政策面、资金面、技术面等和“5·19行情”爆发前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科技股的王者归来更让人依稀看到了当年的身影。
笔者认为,20年来最接近“5·19行情”重现的时刻或许已经到了,从概念走向实用的科技股有望成为贯穿“新5·19行情”的主线。
“5·19行情”:“内忧外患”下的逆转
时间回到21年前,“5·19行情”启动前的A股用“内忧外患”来形容不为过。所谓的“内忧”,包括国企经营困境、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下滑等,这和一季度国内经济因为疫情因素出现负增长有高度类似;“外患”的部分,包括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仍未完全消散等,这和目前全球疫情导致多国经济停摆、进而影响全球供应链和我国出口等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类似。
当时面对“内忧外患”,一系列政策紧锣密鼓地快速落实。在货币政策方面,1998年三次降息、1999年6月一次降息以及1999年11月的降准一再显示资金面相对宽松的基调,为股市走高带来流动性利好,这和今年以来央行多次降准,通过多种货币工具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股市在当时更被视为刺激经济和推动改革的重要工具,持续获得政策力挺,包括要求基金入市,降低印花税,允许商业银行为证券融资;同时在当年也颁布了《证券法》,在规范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A股的地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5·19行情”启动后不久,上证指数上攻到1500点的历史高位区时,《人民日报》一篇名为“坚定信心、规范发展”的评论文章,更成为股民的定心丸和行情的加速器,上证指数向上突破彻底逆转颓势。
同样的,近年来A股的制度改革持续不断,除了新证券法在今年3月生效之外,更加市场化的注册制改革也不断深入,股市已经成为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经济中的地位和当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一系列对冲经济下行的积极政策,以及股市制度改革和引入长线资金的举措,无疑是“5·19行情”启动前的政策储备,如今同样积极的政策和改革,也有望为新一轮“5·19行情”再现埋下伏笔。
从技术面来看,“5·19行情”启动前和如今上证指数的走势也有一定程度的类似。1999年行情启动前,A股经过两年的调整,上证指数出现疑似双头的形态,失守所有短中长期均线,距离跌破颈线位仅有一步之遥,走势十分难看;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正好调整到1994年333点和1996年512点两大低点形成的上升趋势线附近,多头在临近千点整数关发起绝地反击也算师出有名。
而今年以来沪指下探2600点附近,正好也是在经过4年多调整、形态岌岌可危的时候回到长期上升趋势线附近,同样也暗藏“柳暗花明”的玄机,再度上演绝地反击的好戏不无可能。
图1:上证指数日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