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伤人、霸座现象、职场骚扰、App个人信息保护……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大小事,民法典草案中都有规定。近日,央视新闻邀请法学专家就10个网友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01.民法典草案是之前法律的汇编,内容没有太大变化?
全国人大代表孙宪忠解读
民法典草案不是汇编,是编纂。编纂工作是消除矛盾、弥补漏洞、消除重复,同时也有部分创新。法典条文变化还是很大的。
02.民法典草案如果通过,对法学考生备考有影响吗?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解读
有一定影响,但考生也不要太紧张。原有的行之有效的法规在民法典中都有所保留。如果了解法律背后的道理,你就很容易了解它在民法典中会怎样体现。
03.微信账号能继承吗?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朱巍解读
民法典草案规定,只要是个人的合法财产就可以继承,虚拟财产也算。此外,还有补充,根据其性质可能不能继承的除外。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中很多人可能有秘密,这部分要尊重当事人的意见。
04.未成年人打赏主播,钱能追回来吗?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朱巍解读
民法典草案规定,八周岁以下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论打赏多少钱,家长都能要回来;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05.给他人起外号侵犯人格权益吗?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解读
关键要看什么样的外号。如果给别人起的外号,让他人觉得人格尊严受损,这是侵害了人格利益,有可能承担责任。
06.夫妻之间,工资条算隐私吗?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解
夫妻之间,工资条是否构成隐私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夫妻共同财产,工资收入是共同财产的组成部分,这时要允许对方知道;如果夫妻实行分别财产制,这时可选择不告诉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