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个别银行爆发的挤兑事件,市场对储蓄资金安全和中小银行风险极为关注。7月16日,银保监会七部门负责人对中小银行、保险机构涉及的风险事件热点逐一回应,并通过相关数据重申目前“总体风险可控”。同时,银保监会方面称,还将持续对金融乱象进行治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储户利益受损没有先例”
在山西一家银行和河北一家银行相继出现集中取款事件后,市场担忧情绪渐浓。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事件已经有效得到了解决。”
但是,该负责人同时提及,风险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在银行经营管理上和负面舆情应对上,这需要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小银行是正规持牌的金融机构,总体上经营稳健,流动性充足。“即使银行出现风险,储户利益受损也没有先例,这需要市场增强对银行的信心。”
到底中小银行的经营情况如何呢?
银保监会城市银行部副主任刘荣透露,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130家城商行总资产39.6万亿元,资产规模同比增长9.9%,较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增长较为平稳。目前城商行资产过万亿元的有8家,这些银行具有系统重要性。同时,城商行的业务逐渐回归本源,风险偏好降低,业务结构逐步优化。其中贷款业务提升较快,而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持续下降。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城商行所在区域影响,以及受市场双向挤压影响,城商行风险持续显现。从监管指标看,三大监管指标处在合理区间。”刘荣表示。
他坦言,城商行最新监管指标数据为资本充足率12.7%,拨备覆盖率150.5%,不良贷款率2.34%。“尽管这些账面指标没有反映真实情况,但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周期看,资产质量的波动是正常的。即使充分暴露风险将不良还原到真实水平,也是历史的低位。利润、拨备都是比较好的,能够抵御风险。”
银保监会农村银行部副主任洪小平表示,农村中小银行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目前法人数量3920多家。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农村中小银行资产总额39.9万亿元,负债总额36.8万亿元。农村中小银行在银行总规模中占比14%,却贡献了30%涉农、小微、民营企业贷款。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银行资金来源充裕,整体流动性水平平稳。银行自身流动性管理,省联社对辖内机构的资金调解安排,央行的存款保险和再贷款,形成了流动性风险的三道防线,能够保证广大储户的储蓄资金安全。”洪小平表示。
信托兜底“严惩不贷”
对于业界普遍较为关注的信托行业情况,银保监会信托部副主任唐炜介绍了业务回归本源和乱象治理。
据其透露,截至今年6月末,信托行业管理信托资产21.28万亿元,比年初下降3250亿元。其中事务管理类信托资产9.58万亿元,比年初下降1.07万亿元,通道业务规模比历史最高点累计压降近四成。违规房地产信托、政信合作信托无序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信托产品期限错配情况也逐步得到纠正改善。同时,在加强风险排查、防控风险方面,监管督促信托公司及其股东承担主体责任,积极处置风险,增强风险抵补能力。2019年以来,已有9家信托公司增资262.67亿元,行业资本实力得到增强。各信托公司建立风险资产处置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快化解存量风险资产。
此外,监管也在引导信托回归主业支持实体经济,优化业务结构。截至6月末,全行业直接投入实体经济(不含房地产业)的信托资产余额13.33万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余额的62.65%。
针对安信信托、四川信托的风险,唐炜回应称,银保监会正在配合当地政府推进风险的处置。对于信托产品的兑付情况,需要视产品的情况进行甄别,做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
实际上,安信信托等信托的一个最大风险点还在于产品交易中的兜底。唐炜表示:“监管对以任何形式的保底函的态度都是明确的,严厉打击提供兜底函的行为。排查兜底函已经纳入到目前信托‘回头看’的内容,一旦查实严惩不贷。”
她还表示,信托出具兜底函在纠纷中是无效的,而接受兜底函的机构也违背了信托原则,也是应该受到处罚且不受保护的。
“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下,个别信托公司发生了一些风险事件,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但这类信托公司仍属少数,属于单体机构风险,是局部风险,不会影响整个信托业的稳健发展态势。”唐炜称。
股东管理“从严”
中小银行股权管理办法出台已经有三年时间了,一直也是业内高度关注的话题。在近期一些中小银行的风险事件中,“一控两参”越界的情况不少,也涉及到一些关联交易风险。
刘荣表示,优化股权管理是银保监会持续研究和跟进的一个问题。目前主要从严格把控股东资格实现穿透管理、规范股东行为防止违规关联交易、清退问题股东、强化股东的托管四个方面进行。“股东隐性入股的情况都会在后续监管中进行整改,‘一控两参’的要求仍需要遵守。”
洪小平则对记者表示,连续三年的股权管理专项排查已经清退了33亿股,对47家机构作出了行政处罚,并在地方建立了整改的台账,但是有一些历史问题需要一定时间来解决。
“假黄金事件”已立案
近来,武汉金凰假黄金事件也在市场持续发酵,并牵连到不少银行、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
银保监会对此回应称,案件中有3家保险公司投保,涉及金额高达300多亿元的保单。但是,由于案件复杂,涉及刑事案件,公安方面已经立案。“对于保险公司是否要承担责任还需要司法判定。”
然而,银保监会相关人士认为,武汉金凰假黄金事件也暴露出了金融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风险管控不到位、产品管理不到位等,以及质押品的核验存在很大的瑕疵。
该人士还称:“银保监会联合当地银保监局也在排查同类业务风险。”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认为:“个别银行保险信托出现的风险事件不影响整个行业稳健发展趋势,市场也不用过度焦虑,中小银行保险机构总体风险可控。”
(编辑:朱紫云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