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821 证券简称:东岳硅材 公告编号:2025-008
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200,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东岳硅材 | 股票代码 | 300821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王海波 | 王俊楠 | |
办公地址 |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唐山镇工业路3799号 |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唐山镇工业路3799号 | |
传真 | 0533-8510195 | 0533-8510195 | |
电话 | 0533-8514338 | 0533-8514338 | |
电子信箱 | ir@dyyjg.com | yjgzqb@dyyjg.com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有机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气相白炭黑等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以及有机硅中间体等。有机硅是一类性能优异、形态多样、用途广泛的高性能新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兼备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性能优势,具有耐高低温、耐腐蚀、绝缘性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用寿命长等优异性能,终端应用领域广泛,被称作“工业味精”。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一)行业发展状况
2024年,全球经济受地缘冲突、贸易保护主义及产业链重构等因素影响,呈现“弱复苏、高分化”的特点,整体增长放缓。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以“稳增长、促投资、扩消费”为主导,有机硅下游需求受益于多个关键领域的政策支持,包括新能源、基建、消费电子、汽车等。
报告期内,受益于下游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应用领域快速增长及海外需求修复,有机硅表观消费量稳步增长,出口量明显增加,但是由于供应端产能快速扩张,短期内市场增长难以完全消化供应端带来的增量,产品价格承压下行,呈先涨后跌的走势,2024年有机硅DMC市场平均价格1.39万元/吨,较2023年下降6%左右。
需求方面,随着科技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机硅在众多新经济领域渗透率不断提升,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密封与热管理、光伏组件封装与粘接、消费电子元器件绝缘保护等,带动有机硅需求增速稳步增长。2024年我国有机硅中间体表观消费量181.6万吨,同比增长20.9%,2019-2024年,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速达11.3%。
供应方面,2019-2024年,我国有机硅中间体产能从151.5万吨快速扩张至344.0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17.8%,其中2024年新增产能72万吨,在供给端形成了较大压力。但是,我国有机硅本轮扩产周期已临近尾声,未来几年新增产能有限,随着需求端增长对存量产能的逐步消化,行业供需格局将逐步好转。
进出口方面,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初级形态的聚硅氧烷出口54.6万吨,同比增长34.2%,中国有机硅出口大幅改善。从出口结构上看,2024年,我国对新兴市场聚硅氧烷出口总量为21.8万吨,同比增长30.9%,占我国总出口量的比例达到39.9%,新兴经济体已成为中国有机硅出口市场的重要驱动。据统计,人均有机硅消费量与人均GDP水平基本呈正比关系,相较发达国家和地区,新兴经济体人口基数大、人均有机硅消费量低,未来受益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与人口红利带来的乘数效应,带动我国有机硅出口进一步提速。
行业格局方面,中国已成为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及消费国,全球约70%的有机硅DMC产能集中在中国,受原材料、成本和市场等因素影响,过去几年海外有机硅产能不增反降。国内方面,行业产能不断向具有规模、技术、成本和产品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产能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竞争格局有望趋于有序。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百川盈孚、德邦证券等)
(二)上下游产业链
有机硅上游生产原料为硅粉和一氯甲烷,其中硅粉由金属硅研磨制得,金属硅来自上游工业硅行业。我国金属硅资源丰富,产地分布广泛,产能庞大且市场集中度较低,有利于我国有机硅工业的发展。金属硅作为有机硅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其价格的波动对本行业的影响较大。一氯甲烷主要来自于两条途径,一是由甲醇(主要系煤制或天然气制)和氯化氢制得,二是生产草甘膦等回收的副产物。一氯甲烷的价格受草甘膦生产规模的影响较大,而石油、天然气、煤炭行业的价格波动会影响甲醇的市场价格,并传导至一氯甲烷。
有机硅的下游应用行业则十分广泛,包括建筑、电子电器、电力、汽车、医疗、日用品、新能源、纺织、日化、机械加工、复合材料、化工等领域。根据《中国硅产业发展白皮书》,中国聚硅氧烷下游消费结构中,电子、电力/新能源、建筑、纺织领域消费占比分别为21.3%、19.1%、14.1%、8.9%,其中,建筑、纺织等传统领域消费占比逐年降低,电子、电力/新能源领域消费占比提升。
2023年中国聚硅氧烷消费结构
(三)行业周期性特点及发展趋势
有机硅行业受宏观经济运行及上下游供需状况的影响,产品价格会随着整体经济状况或上下游行业的变化而出现一定的波动,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长期来看,受益于行业技术、产品创新及下游需求的持续增加,我国有机硅行业生产规模始终保持正向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受行业产能快速扩张等多重因素影响,有机硅市场短期内供需失衡,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一度跌破成本线,目前处于历史低位。短期内行业虽面临一定困难,但是在世界能源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叠加国家政策支持以及下游需求增长的驱动,有机硅作为传统石油基材料的替代,同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下游领域中,建筑、电子、纺织等传统行业需求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由于有机硅材料优异的性能优势,叠加性价比的提升,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有机硅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而光伏、新能源、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建设、智能穿戴材料、3D打印及5G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有机硅提供了持续的增长需求。随着本轮扩产周期临近尾声,以及需求增长对存量产能的逐步消化,行业供需格局将逐步好转,行业景气度有望触底回升。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具备年产60万吨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是我国有机硅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具备从硅粉加工到有机硅单体、中间体以及下游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气相白炭黑等系列深加工产品的一体化生产能力,并对相关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气相白炭黑等各类下游产品490多个牌号,其中报告期内开发新牌号产品30多个。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淄博市有机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有机硅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曾先后承担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以及淄博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
公司还参与起草了《工业用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线性体》《十甲基环五硅氧烷》《甲基低含氢硅油》《端含氢二甲基硅油》《端乙烯基硅油》《高沸硅油》等十余项国家或行业团体标准。2024年,公司新取得授权专利16项,报告期末,公司有效授权专利共90项(其中:发明专利8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2024年7月,公司牵头完成的“基于产业基础共性技术创新的高纯/特种有机硅材料制备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在国内市场拥有广泛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并远销韩国、比利时、美国、阿联酋、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行业发展政策
近年来,我国有机硅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有机硅行业发展与创新,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新型有机硅单体列入鼓励类投资项目。根据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等政策文件,有机硅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策名称 | 发布单位及时间 | 主要内容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 国家发改委2023年12月 | 鼓励类:硅材料: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新型有机硅单体,苯基硅橡胶、苯基硅树脂及杂化材料的开发与生产。 限制类:初始规模小于20万吨/年、单套规模小于10万吨/年的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装置,10万吨/年以下(有机硅配套除外)。 |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 | 工信部 2023年12月 | 先进基础材料:防雾车灯用有机硅密封胶、苯基硅橡胶、有机硅无溶剂浸渍树脂、聚硼硅氧烷改性聚氨酯材料、有机硅透明胶及有机硅封胶、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聚碳硅烷和聚甲基硅烷、预灌封注射器润滑硅油、安全防护用玻璃纤维涂覆制品(压延硅橡胶类制品、涂覆硅胶类制品)。 |
关键战略材料:半导体芯片封装导热有机硅凝胶、半导体芯片封装自粘接导热硅橡胶、新能源电动汽车就地成型密封用单组分加成型液体硅橡胶。 前沿材料:3D打印有机硅材料。 | ||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 工信部等2024年7月 | 重点加强新型有机硅单体以及高性能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等先进硅材料。 |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2018)》 | 国家统计局 2018年11月 | 有机硅环体制造、合成硅材料制造、氟硅合成材料制造、氟硅合成橡胶制造等多种硅材料被列入。 |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 录(2022年版)》 | 国家发改委 2022年10月 | 全国鼓励:有机硅新型下游产品开发、生产;硅橡胶等特种橡胶生产;有机硅制品的开发、生产、应用。 |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 工信部等 2021年12月 | 对包括有机硅在内的整个原材料工业进行统筹安排。提出促进产业供给高端化、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加速产业发展绿色化、加速产业转型数字化、保障产业体系安全化的目标。 |
《中国制造2025》 | 国务院 2015年5月 | 明确提出重点发展硅树脂、硅油、硅橡胶等。 |
二、2024年经营概述
2024年,面对有机硅市场价格下行、行业内卷的压力,公司坚持稳中求稳保增长,提产能,抢市场,强化成本费用管控,虽然销售价格有所下降,但是总产量、销量及营业收入均稳步增长,生产能耗、物耗下降,同时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单位生产成本下降,产品毛利率回升,全年经营业绩扭亏为盈,公司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76.16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35.7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0.94%、127.29%。
(一)生产运行方面:实现生产销售平衡,释放下游装置产能
一是严抓原料质量,实现上游单体各装置的生产平衡及高质量、满负荷运行,各项生产收率指标(合成选择性、二甲收率、氯回收率等)进一步提升。二是加强下游产品质量,释放下游装置产能。三是在设备管理上通过主动预防、提前干预、小改小革、修旧利废,大幅降低设备综合故障率,减少维保费用,保障生产平稳运行。
(二)技改提升方面:实施产能提升和技术升级,提升综合效益
全年完成各类技改提升项目20余项,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其中:液体硅橡胶、硅酮密封胶等产线扩产,下游产能进一步释放;实施余热回收、节能降耗技改,电耗和蒸汽消耗下降;推进新工艺应用,提升生产效率和转化率,降低原材料单耗;实施盐酸、浆渣减排,以及低分子和副产单体转化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自动化升级,提高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管理水平。
(三)安全环保方面:进一步压实管理层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管理方面,进一步明确责任体系,强化全员责任意识,管理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使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对重大危险源实行挂包责任制,实现隐患闭环管理,确保高危与特殊作业风险受控;借助数字化手段推动责任落实,运用安全管理信息化OS系统落实装置巡检与隐患排查,通过智能视频监控自动预警违规行为;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安全培训,严格考核与奖惩机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构建“人人有责、层层负责”的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做到责任可追溯、考核动真格、技术强支撑、文化渗基层,全年安全检查无通报处罚,承包商安全管理持续提升,安评手续办理合法合规,风险分级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
环保管理方面,连续五年获评秋冬重污染天气“引领性企业”,环保隐患立行立改无处罚通报,环保项目环评及验收顺利推进,危废产生、处置量和费用均下降,污水零排放,废气、厂界噪声达标排放,“有机硅单体分离装置单体质量提升技术改造”项目被列为山东省清洁生产先进项目。
(四)科技研发方面:以服务生产、市场为核心,推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落地
2024年,公司开展研发项目20余项,其中:实验室产品开发方面,成功研制硅凝胶、MQ硅树脂、液体硅橡胶新品种及润湿剂等产品,并进入市场推广阶段;中试环节实现关键催化剂和助剂自产,高温胶、液体胶、苯基硅橡胶系列等多个新产品取得市场化进展,具备批量供应能力;推进研发成果产业化,甲氧基硅油、日化用低粘度甲基硅油、低含氢硅油等成功实现产业化生产;研发人员与生产、市场端紧密协作,解决多项技术、质量难题,助力车间稳定生产,优化工艺参数,提升市场竞争力。
(五)市场销售方面:开发终端优质客户,抢市场份额,实现满产满销
面对艰难的市场局面,营销人员全力抢市场,抢份额,抢订单,实现了满产满销和产销平衡,全年新增客户500余家,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销售量稳步增长,货款及时回收;加强分产品的专业化销售,加大新产品的推广力度,提升高毛利产品占比,加强副产品和危废产品的销售。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元
2024年末 | 2023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2年末 | |
总资产 | 6,370,533,959.03 | 6,326,472,507.80 | 0.70% | 7,408,021,273.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4,903,345,976.02 | 4,880,831,615.33 | 0.46% | 5,237,318,874.48 |
2024年 | 2023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年 | |
营业收入 | 5,150,649,541.32 | 4,801,467,896.50 | 7.27% | 6,734,000,213.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6,761,572.66 | -271,124,703.38 | 120.94% | 511,118,585.9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74,357,022.17 | -272,512,997.15 | 127.29% | 511,559,715.7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16,372,032.05 | -134,615,492.20 | 260.73% | 134,890,588.17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5 | -0.23 | 121.74% | 0.43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05 | -0.23 | 121.74% | 0.4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16% | -5.38% | 6.54% | 10.01% |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1,425,465,566.20 | 1,312,000,405.35 | 1,284,988,666.80 | 1,128,194,902.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45,862,728.17 | 19,354,540.61 | 23,372,950.48 | -31,828,646.6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52,457,171.76 | 16,420,041.64 | 26,438,451.71 | -20,958,642.9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51,562,838.09 | 309,169,714.93 | 136,716,513.92 | 22,048,641.29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 | 57,650 | 年度报告披露 | 57,826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 | 0 | 持有特别表决 | 0 |
股股东总数 | 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股股东总数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如有)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东岳氟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44.40% | 532,778,40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淄博晓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7.76% | 93,100,00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用账户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7.52% | 90,294,545.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4.98% | 59,749,298.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47% | 17,585,366.00 | 0.00 | 冻结 | 17,585,366.00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境外法人 | 0.65% | 7,857,785.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0.41% | 4,955,800.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北京新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0.28% | 3,340,597.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0.27% | 3,293,741.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圳分行 |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0.22% | 2,661,727.00 | 0.00 | 不适用 | 0.00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淄博晓希是公司和东岳集团管理层员工持股的企业;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用账户为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破产专用账户,用以预留尚未划转至债权人账户的公司股份。除此之外,未知上述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 ||||||||
股东名称(全称) | 期初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 | 期初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 | 期末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 | 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 |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数量合计 | 占总股本的比例 |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533,827.00 | 0.04% | 53,500.00 | 0.00% | 2,661,727.00 | 0.22% | 0 | 0.00%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594,100.00 | 0.05% | 120,500.00 | 0.01% | 4,955,800.00 | 0.41% | 0 | 0.00%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一)股权激励
2024年10月7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等,2024年10月29日,召开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等议案,公司实施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得通过。2024年12月10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议案》《关于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董事会确定以2024年12月10日为首次授予日,向符合条件的360名激励对象授予1,817.0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5.90元/股。
(二)董事会、监事会换届
2024年3月25日,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监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第三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的议案》;同日公司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2024年4月17日,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议案;2024年4月17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公司董事长及新一届高级管理人员等。公司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并聘任新一届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