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钢股份(600231)_公司公告_凌钢股份:2024年度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

时间:

凌钢股份:2024年度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01

0201

目录Contents

严治筑基,精管增效战略引领,永续发展21党建铸魂,创新赋能27治理筑基,规范护航29风控固本,合规致远33诚信立业,责任供应36

多维助力,责任协同安全为基,保障权益41科技引领,规范创新52责任协同,链通共进59质量为先,标准为纲63服务提质,客户至上67公益践行,社会共益68

减排降耗,碧水凌河气候变化,低碳治理73系统治理,绿色升级78资源高效,循环利用84生态保护,和谐发展87

未来展望89

附录90

关键绩效表90指标索引100免责声明102

关于本报告03

走进凌钢

公司简介07组织架构图09企业文化102024年大事记11企业荣誉12董事长致辞13

议题重要性评估

议题识别15利益相关方沟通15重要性议题评估结果17

2024治理篇

治理篇环境篇

社会篇

0403

关于本报告

编制流程本报告经过调研访谈、资料收集、框架确定、报告编写、报告设计、部门与高层审核等环节完成编制。报告获取您可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https://www.sse.com.cn)、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lggf.com.cn)查阅和下载本报告。报告称谓公司简称公司全称凌钢股份/本公司/公司/我们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鞍钢集团鞍钢集团有限公司凌钢集团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保国公司/保国铁矿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钢管公司凌钢股份北票钢管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各位的宝贵意见对本公司持续改善环境及社会表现至关重要。如您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络本公司:

地址:辽宁省凌源市钢铁路3号邮编:122500联系电话:0421-6838259联系传真:0421-6831910

本报告是由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布的第2份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秉承着真实、可靠的原则,向各利益相关方披露公司2024年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报告范围如无另外说明,本报告涵盖的组织范围为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本报告为年度报告,报告期间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部分内容超过本期间。编制依据本报告依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要求编制。编制原则重要性:以利益相关方沟通结果为参考,并采用重要性评估的方式,识别本公司报告期内的重要性议题,进而围绕重要性议题编制本报告。量化:适时附注列明量化资料所用标准、方法及适用的假设。一致性:在可行情况下及除非另有注明,披露统计方法与往年报告一致,以确保有意义之比较。数据来源除特殊说明之外,本报告所引用的信息与数据均来源于公司的内部文件或有关公开资料。本报告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董事会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货币单位

如无特殊说明,货币单位均为人民币元。

0605

走进凌钢

0807

公司简介

中国钢铁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凌钢股份依托“华凌”和“菱圆”两大核心品牌,构建了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华凌”牌热轧圆钢已通过德国TüV认证(IATF16949:2016版),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风电设备等领域,并荣获国家冶金产品“金杯奖”。“菱圆”牌热轧带肋钢筋(螺纹钢)作为全国驰名商标,长期服务于国家级重大工程,并入选上期所交割品牌,彰显其卓越的产品质量与市场公信力。公司创新研发的中宽热带产品,凭借其“天然含钒、强度高、抗锈蚀”特性,在光伏支架、汽车传动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多次荣获“中国带钢领导品牌”称号。

展望未来凌钢股份将持续深化ESG实践,依托技术创新与资源高效利用,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公司始终坚守“自强、诚信、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致力于构建绿色、智能、高端的钢铁产业生态,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股东、客户及社会创造持久而卓越的价值。

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并于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231),总部位于辽宁省凌源市。作为一家集冶金产品生产、黑色金属矿石开采及深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钢铁企业,凌钢股份始终秉承“品质为先、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公司产品覆盖机械、汽车、建筑、能源、交通等多个关键行业,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凌钢股份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公司参与建设京沪高铁、港珠澳大桥、雄安高铁站。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远销东南亚、中东、美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公司已成为国内外市场重要的钢铁供应商。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清洁能源项目(如红沿河核电站、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以及国际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如巴基斯坦核电站、老挝磨万铁路),助力全球低碳转型。公司严格遵循国际质量标准与认证体系(如英国劳氏船级社、MC冶金认证),确保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友好性,为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009

组织架构图

全资子公司直属机构参股公司分支机构

股东会

经理层

监事会

各专门委员会董事会

生产单元

企业文化

核心理念至诚至精价值观

共创共赢共享

经营理念精品立市诚信如山

管理理念精细管理精益求精企业作风激情工作务实高效企业精神自强诚信求实创新

企业愿景

品质凌钢诚信凌钢绿色凌钢和谐凌钢

企业使命做强凌钢满意客户富裕职工

发展战略建设最具竞争力的精品棒线材基地

1211

2024年大事记

4月23日凌钢股份举办《上市公司董监高履职要点解析》培训

6月14日凌钢股份与凌源市委、市政府紧密合作,共同推进人才交流与培养“双凌”共建干部交流培养座谈会暨签约仪式顺利举行6月27日

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的中央企业“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凌钢股份职工荣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4月30日凌钢股份职工在技术创新和技能提升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公司职工荣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朝阳市职工创新创造风采展示会上,公司职工分别获得“朝阳市十大创新成果奖”和“朝阳市十大技术能手”称号

10月24日凌钢股份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完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登记工作。符合授予条件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已正式获得限制性股票,本次首次授予合计3,298万股

12月23日

凌钢股份成功创建全厂域AAA级旅游景区

12月24日鞍钢集团与凌钢集团的整合工作顺利完成,凌钢股份正式并入鞍钢集团旗下,纳入鞍钢集团管理体系。本次整合将有助于深化资源整合、优化治理结构,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产业协同效应,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1月27日凌钢股份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志着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进一步提升

企业荣誉

高新技术企业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高新技术企业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凌钢优特钢大棒材数字化车间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钢铁烧结余热极致利用协同减污降碳关键技术及装备中国冶金科工集团

有限公司

φ45mm规格LG-B2-1磨球用热轧圆钢新产品开发

辽宁省金属学会

应对高有害元素负荷的原燃料协同优化炼铁技术研发与实践辽宁省金属学会

优质棒材制造关键技术开发辽宁省金属学会

优秀会员单位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

交易服务中心冶金工业设备配件服务中心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设备管理优秀奖

朝阳市智能工厂朝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优秀质量奖:2022-2024年度全国热轧带肋钢筋质量能力分级

中冶检测

基于工业大数据平台的优质

中高碳钢智能工厂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金杯优质产品:冶金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培育认定产品-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HRB400E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1211

金杯优质产品:冶金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培育认定产品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带45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1413

董事长致辞

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凌钢股份坚持改革创新,全力推进转型升级,致力于打造现代化钢铁企业。公司对标行业先进,系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改革成效逐步显现。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推动企业管理更加高效,协同效应加速释放,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聚焦效率效益,提升竞争力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公司精准施策,全力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围绕“效率攻坚、效益争夺、支出优化”三大方向,强化基础管理、优化生产运营、降本增效。坚持科技引领,推进数智技术与钢铁制造深度融合,加快智慧工厂建设,推动管理、产品、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创新。

绿色发展,构建可持续未来

公司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持续深化节能降碳,强化环保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和超低排放改造。不断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加大环保设施投入,提升固废综合利用率,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公司加快厂区绿化和环境优化建设,致力于实现钢铁工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共建共享,构建和谐企业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成长和福祉,健全岗位创新激励机制,优化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员工能力素质。公司积极推进职工生活、困难帮扶等民生工程,全年实施相关项目156项,切实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的良性互动。履行责任,践行国企担当公司始终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协同提升。公司全面落实“双碳”战略,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推动绿色运输及清洁能源应用,促进低碳高质量发展。未来,公司将继续发挥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携手社会各界共享发展成果,共创美好未来。

2024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关键之年。凌钢股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执行上级党委各项工作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企业的生动实践。在创新驱动、数智赋能、绿色低碳等方面持续发力,力求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环境价值的和谐统一。

1615

利益相关方沟通议题识别重要性评估审核确定

议题识别

凌钢股份根据“利益相关方沟通-议题识别-重要性评估-审核确定”的步骤,开展利益相关方调研和重要性议题评估工作。公司系统性地识别在ESG方面所面临的关键实质性议题,并从“财务重要性”与“影响重要性”两个维度来评估议题。根据业务所在地监管政策、利益相关方需求分析、ESG披露标准和国际主流ESG评级等,公司识别出高度相关的22项议题。为深入了解各方关切,公司向利益相关方发放了可持续发展议题调研问卷,广泛收集对议题的重要性排序及改进建议。在此基础上,经过外部专业机构的研判和公司审议,公司最终确定了2024年度ESG重要性议题矩阵,为未来ESG工作的重点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利益相关方沟通

凌钢股份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文件,包括《相关方管理办法》《相关方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协力人员管理办法》及《协力业务管理办法》,确保相关方合作与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公司高度重视利益相关方的反馈与监督,设立了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并畅通信访举报渠道,鼓励员工、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方在发现任何违反商业道德或违纪违法的行为时,积极向公司反馈、投诉或举报。

利益相关方关注议题沟通渠道沟通频次

职业健康与安全

合规与诚信产品质量与安全

员工权益多元化及平等关系

员工培训及发展

负责任供应链资源使用与循环再利用

员工

供应商

员工培训(包括线上平台)

员工大会员工座谈会董事长、工会主席信箱

调研问卷

供应商考核供应质量沟通

供应商培训

调研问卷

不定期每年每季度每周每年

每年每月每年每年产品质量与安全客户服务与满意度

合规与诚信用户隐私信息安全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合规与诚信碳排放与气候变化污染与废弃物管理员工权益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

社会公益及慈善生物多样性

客户

政府及监管机构

社区

社交媒体线上及线下活动推演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投诉与处理调研问卷

政企沟通与汇报合规信息披露

公益项目

社区沟通

调研问卷

每天每季度每年每天每年

每季度每季度

每月

每月

每年

利益相关方关注议题沟通渠道沟通频次

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合规与诚信投资者

即时通讯及电话交流

投资者会议业绩说明会

股东会

即时每半年每季度每年及不定期

1817

重要性议题评估结果

根据利益相关方的问卷调研结果,结合公司发展战略、专家建议、行业趋势等,凌钢股份识别产品服务安全与质量、应对气候变化、供应链安全、环境合规管理等重要性议题。

1817

根据利益相关方的问卷调研结果,结合公司发展战略、专家建议、行业趋势等,凌钢股份识别产品服务安全与质量、应对气候变化、供应链安全、环境合规管理等重要性议题。

2024影响重要性

影响重要性双重重要性

财务重要性

非重要性议题财务重要性

数据安全与客户隐私保护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处理社会贡献创新驱动循环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产品和服务安全与质量供应链安全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合规管理科技伦理乡村振兴平等对待中小企业反不当竞争反商业贿赂与反贪污

尽职调查利益相关方沟通

员工权益能源利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管理

2019

治理篇

严治筑基 精管增效

2221

战略引领 永续发展

治理层面架构

凌钢股份以市场化改革为主线,制定《新凌钢中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规划构想》和《凌钢规划调整实施方案(2024-2025)》,紧跟行业发展,推进生态优先、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益效率。公司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坚持节能环保与风险防控并重,以精品、绿色、安全、智能制造为核心特色,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为全面且高效地执行ESG相关工作计划,凌钢股份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层次分明的管理架构,进一步强化监督和治理能力。董事会下设战略与投资委员会,该委员会下设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工作组,确保ESG工作的系统化和有序推进。

治理层管理层执行层

由董事长及其他董事组成由董事长及其他四名董事

组成

由总经理任组长,成员包括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成员成员成员

职责职责职责

董事会

战略与投资委员会

(董事会下设)

ESG工作组/风险管理委员会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并进行考核,制定、审查薪酬政策与方案。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将ESG相关指标纳入公司整体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可持续发展在公司运营中的重要地位。

公司坚持透明、一致、诚信的披露原则,定期在官网等官方渠道更新财报、公告等信息,并通过年度报告、ESG报告等披露可持续发展情况,确保信息真实透明,符合监管要求,保障投资者知情权。

公司定期邀请外部专业团队开展ESG相关培训与交流,分享行业动态、关键议题及ESG评级要点,确保ESG管理及信息披露符合实际需求,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

信息披露机制

ESG能力提升机制

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负责批准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最终审批公司的重大决策,包括ESG相关事项

负责研究、分析和评估公司ESG相关事项并提出建议,对公司战略和投资事项进行决策和审批,汇总和反馈战略规划进展并监督实施,根据需要召开会议讨论公司战略、投资和ESG相关提案

负责评估和管理公司ESG相关的风险和机遇,为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提供决策支持,确保公司ESG决策的有效落实

治理

2423

废气排放能源利用低碳管理与降碳路径

凌钢股份依据《新凌钢中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规划构想》,结合涵盖公司治理、内部监督、信息披露、研发、采购与付款等方面的合规与风险管理制度体系,识别并分析ESG相关风险及其影响,筛选出高关联度的风险因素,同时评估相应的战略应对举措。公司严格坚守合规、安全、环保、资源、成本、品牌这六大底线,切实落实国资央企责任,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核心价值相统一。

确保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和清洁运输的比例全面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并通过超低排放评估与监测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积极探索新型低碳技术和降碳路径,推动碳排放逐步减少,在确保碳达峰后,实施持续的碳排放强度和总量下降措施,确保碳排放符合行业标准

以精良的装备、先进的工艺和优质的产品树立品牌形象,打造高信誉、高盈利能力的企业;依靠高素质员工队伍,推动企业持续发展,追求卓越

坚持诚信经营,秉承诚信文化,企业对职工信守承诺,职工对企业忠诚尽责,企业与客户、社会之间建立互信共赢的合作关系,恪守商业道德,塑造诚信品牌践行绿色制造理念,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发展,实现“钢铁、人与环境”协调共生,推动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企,公平公正,营造稳定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让企业与职工共同成长、共享成果,携手创造美好未来

企业愿景

品质凌钢诚信凌钢绿色凌钢和谐凌钢

风险严重等级风险频度等级风险系数是否为高风险

品质凌钢诚信凌钢绿色凌钢和谐凌钢

战略

公司提出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数智赋能、效率优先、成果共享五大战略,作为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路径。

凌钢股份全面梳理经营中的战略风险,并结合实际制定防控措施,强化决策精准度。公司建立覆盖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风险评估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风险识别与管理能力。公司通过风险严重等级、风险频度等级及风险系数三维评估高风险事项,定期开展风险识别与复盘,明确风险发生过程、应对措施及效果评价,确保应对措施有效,实现闭环管理。发展并持续提升竞争力。

在战略层面,风险管理工作组全面分析制约公司发展的风险与机遇,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为有效应对相关挑战和机遇,公司匹配相应的资金、技术及管理举措,确保企业稳健发展并持续提升竞争力。

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

1-51-51-15

低 一般 高

2625

风险与机遇分析风险描述重点管控事项机遇描述合规与治理能力

节能技改低碳转型

生产设备安全

产品质量

反腐倡廉

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相关要求如出现未达到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要求,对公司正常生产和社会形象造成不利当前及未来,钢铁产业在国家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和《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等政策推动下,面临着合规压力,同时也面临环保等方面的挑战设备检修人员预防性维修能力不足,导致设备故障无法有效避免,进而可能引发生产中断。此外,检修人力不足也导致设备维修不及时,造成设备故障频发和维修成本上升优特钢等产品品牌效应尚未显现,产品质量未能完全满足客户标准,影响了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企业在经营中因商业不正当行为导致的财务损失和声誉受损。腐败行为可能引发监管处罚,损害企业长期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公司积极推进现代钢铁产业集群建设,聚焦科技前沿,升级装备、超低排放改造、智能制造,推动创新发展钢铁行业聚焦创新、绿色、智能制造等方面推动企业转型。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装备升级,提升装备现代化和节能化,优化工艺和产品结构公司将加强点检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提升专职点检和精密点检力度,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校企合作及鞍钢团队支持,提升高端产品产量与质量,推进工艺创新和生产优化,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公司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加强廉洁教育,针对特殊岗位人员进行廉洁谈话。公司全年受理并核实举报案件的核查率达到100%,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凌钢股份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指标与目标

凌钢股份在可持续发展治理中取得的成效

深度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强化能源管理与降碳路径探索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

全面完成全工序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源及清洁运输的超低排放改造,并通过评估与公示,力争取得国家重污染天气分级管控“A”级绩效评级,提升环保竞争力

稳步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推进能耗极致管理,积极探索碳达峰后的降碳路径,确保碳排放总量与强度持续下降

加快碳捕集、氢冶炼等前沿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求在钢铁行业树立环保标杆,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凌钢方案

汽车钢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韩标复产申请和韩标换证、绿色产品认证年审、冶金产品认证年审等52项二方、三方认证锚链用圆钢获英国劳氏船级社工厂认证

质量与认证

炼钢产能置换建设项目1#120t转炉的大修改造装备升级项目的计划投资18.42亿元装备升级

改造项目:已完成100个绿色发展改造项目,投资约31亿元吨钢综合能耗完成506.7kgce

绿色发展

完成“铁路运输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电动载货车辆运输:进出厂物资清洁运输和电动载货车辆运输比例达到80%

智慧与绿色物流

2625

28272728

党员先锋岗

个优秀党员先锋岗

先进党员责任区

党员责任区

公司深入开展“攻坚克难当先锋、建功鞍钢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改革创新、降本增效等重点工作,公司设立22个先锋岗、26个党员责任区,评选出10个“优秀党员先锋岗”和10个“先进党员责任区”,进一步激发党员担当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党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确保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贯穿始终。公司制定了《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以强化管党治党为抓手,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通过将责任明确到每个党组织和领导岗位,公司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确保党建工作任务扎实推进、促进与生产经营改革各项工作深度融合。

党建铸魂,创新赋能

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

凌钢股份持续加强党建引领,优化机构设置,构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党建体系,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严格执行“三审议一报告一执行”制度,将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确保企业发展方向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政治保障。公司持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2024年开展“党支部建设提升年”活动,聚焦提升“三会一课”等党内制度执行质量,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规范性与战斗力。

报告期内,公司党员总数达

1491

名,党建工作体系实现全覆盖。

凌钢股份积极组织党员职工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公司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激励党员职工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先辈为榜样,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凌钢股份举办“书记讲给书记听”主题教育党课,党委书记、董事长系统阐述鞍凌重组和新凌钢高质量发展目标、思路和具体措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懂弄通创新理论,积极投身企业高质量发展火热实践。各基层党组织书记积极跟进,共计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课116次,全体党员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思想和精神洗礼。

党员职工走进鞍钢博物馆和红色教育基地,在丰富史料、珍贵文物与生动解说中,深刻领悟革命先辈、工作前辈的坚定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作风。

▲凌钢股份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组织员工参观鞍钢博物馆▲凌钢股份员工重温入党誓言

案例

案例

凌钢股份举办“书记讲给书记听”主题教育党课

组织职工参观鞍钢博物馆和红色教育基地

党建活动

3029

股东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议和决定公司重大事项,保障决策民主性与科学性。凌钢股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股东会议事规则》,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在报告期内,公司召开了5次股东会,审议通过了24项议案。

治理筑基 规范护航

凌钢股份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相关上市规则等法律,落实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公司治理结构,保障股东权益,持续提升治理效能。公司积极维护与投资者的沟通渠道,保持与资本市场各方的高效互动,确保股东和投资者全面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和发展战略。三会一层股东会

召开股东会

审议通过议案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与投资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在经营管理中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重要作用,并对股东会负责。董事和监事候选人由董事会、监事会或持股1%以上的股东提名。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成员背景多元,涵盖性别、年龄、教育及专业领域等多维度结构,具备跨行业专业经验,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董事会

召开董事会次数

董事会男性人数

硕士人数

人博士人数

董事会人数

董事会女性人数

审计与风险

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

战略与投资

委员会

薪酬与考核

委员会

负责督导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运行以及有关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负责对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标准与流程展开研究,并就董事会的规模与组成结构提出建议

负责研究、分析和评估公司ESG相关事项并提出建议,对公司战略和投资事项进行决策和审批,汇总和反馈战略规划进展并监督实施

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薪酬政策,并监督薪酬制度的执行,行使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董事会相关数据

学历结构

定战略

防风险

作决策

3029

本科及以下人数

3231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监事会主席1人,职工代表监事1人。作为公司内部监督机构,监事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重点对公司财务状况以及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履职行为进行监督。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由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和总法律顾问组成,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及战略落实。公司严格遵循公司治理规范,坚持高标准的管理层任命程序,依据业务发展需求选聘高级管理人员,确保管理层专业能力与公司发展相匹配。

公司高度重视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绩效考核工作,为确保激励机制与企业发展目标高度一致,公司建立了薪酬联动机制,将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动态挂钩,并将其视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监事会

管理层

董监高薪酬体系

召开监事会次数

监事会人数

职工监事占比

33.33

%

关键业绩指标重点工作指标专项考核指标

包括利润总额、成本费用、经营性现金流等

包括科技创新、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等

包括安全生产、节能环保、超低排放及合规经营等

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重点

召开投资者业绩说明会

完成临时公告编制与发布

年度信息披露评价获得B级

问题回复率达

%

完成定期公告编制与发布

连续保持公司主体信用等级AA

投资者关系管理

凌钢股份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等相关政策法规,依据公司章程制定《投资者关系管理办法》,明确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原则、内容及方式,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理解与认同,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作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职能部门,在董事会秘书的领导下,安排专人负责投资者关系日常管理工作,维护各类投资者沟通渠道,以及做好公司内部信息的收集与传递,确保信息流通顺畅。

公司致力于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维护市场稳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化互动,年内召开3次投资者业绩说明会,并首次借助易董平台与中小投资者互动,问题回复率达100%。公司高质量完成119份临时公告和4份定期报告的编制与发布,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中,公司获得B级评价。公司信贷方面无不良信用记录,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可转债转股、付息及跟踪评级工作,连续保持了公司主体信用等级AA。

投资者关系管理架构

投资者沟通

3433

党委书记、董事长

风控固本 合规致远

凌钢股份遵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深入推动法律、合规、风险、内控一体运行,建立健全严格、规范、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全面、全员、全过程、全体系的风险防控机制。

公司成立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贯彻落实中央企业关于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要求,制定不同层级的内控规范与管理办法,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实现风险的及时识别与有效防控。

凌钢股份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建立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为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公司制定了《全面风险与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行政处罚风险事件处置应对工作规则》等制度,构建了三道防线的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

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

业务职能部门根据“业务谁主管、风险内控谁负责”的原则,负责本部门的风险管理与内控工作。部门制定并实施风险评估标准,监控重大决策、风险和关键业务流程,确保内控措施落地并进行年度风险评估、季度监测及内控总结,支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法律合规部负责主导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规范,推动风险评估标准的形成,同时指导和监督各职能部门及子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确保公司业务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法律合规部还推动信息化建设,强化整体合规与风险防控

审计部作为第三道防线,独立监督和评估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的有效性。审计部负责优化内控评价流程,拟定缺陷评价标准,并督促整改措施的实施。该部门协同编制年度内控工作报告,确保风控体系的持续改进与合规性

内控体系

公司各子企业结合总部的风控要求,建立健全本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推动相关机制的平稳运行。子企业监控并及时上报重大风险信息,落实年度风险评估与季度监测工作,并确保与总部各职能部门的协作,保证风控措施的有效执行。

审计部作为凌钢股份内部审计的主责机构,依据《内部审计管理规定》《管理审计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履行监督、评价、改进三大职能,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合规、高效、风险可控,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审计部负责组织和实施经营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内控评价等各项内部审计工作,并定期督促审计问题整改,跟踪整改效果,向公司高层提交审计报告,确保审计成果有效落地,持续优化公司治理体系。

内部审计

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构成如下

业务与职能部门法律合规部审计部

组长

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经理

纪委书记

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

党委副书记、经理

副经理、总会计师

副组长成员

公司建立了联合专项审计机制,通过跨部门协作,提升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覆盖范围,确保审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公司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的专项审计工作,对安全生产费、差旅费、对外担保、套期保值、关联交易等业务均开展了有效的专项审计工作,并针对审计问题提出建设性整改意见。

2024年,公司共开展各类审计业务22项,共发现审计问题41项,全部落实整改。审计范围涵盖子企业经营管理审计4项、经济责任审计8人次、上市公司专项审计5项。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和资源优化,全年累计审减金额62.89万元。

3635

凌钢股份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全面风险管理流程,涵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防控、风险预警等多个环节,确保公司在复杂经营环境下的稳健运营。全面风险管理

公司坚持“走在风险前面”的原则,强化对重大风险、重大事件的前瞻性研究,将风险识别、风险预判、风险防范等环节深度融入业务管理流程。通过持续收集内部外部风险信息,增强重大风险的分析研判和应对能力

公司建立季度风险监测机制,由法律合规部组织业务职能部门、子企业定期跟踪年度确定的重大经营风险,并关注可能新增的风险,确保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应对变化。子企业需依据监测指标进行精准监测,形成季度风险监测报告,经高层研究后报送上级部门

公司推行“5+X”风险评估与合规审查机制,所有重大决策事项必须经过该程序,未经评估与合规审查的事项不得提交公司会议研究、讨论或审批。具体工作按《公司重大决策事项风险评估与合规审查管理办法》执行,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合规性

公司法律合规部每年11月底前组织业务职能部门、子企业开展年度重大经营风险预测评估,结合企业经营环境及外部形势,动态调整评估内容,确定5-10项年度重大经营风险,并进行深入分析评估方式采用问卷调查、集体讨论、专家咨询、调研访谈、穿行测试、统计推论等,依据业务特性设定风险评估标准,形成风险地图与风险图谱,明确管理优先顺序,并提交企业党委、董事会审议批准

业务职能部门需关注法律法规、行业动态、政策调整等外部环境变化,建立风险预警提示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设立风险预警提示清单,按季度提交法律合规部备案。对于已识别的风险,相关部门需制定防控措施,并结合风险等级,采取适当的防范策略,确保风险可控

子企业年度重大经营风险预测评估报告须于每年1月底前提交法律合规部,季度重大风险监测报告需经分管领导专题研究、主要负责人审签,于每季度首月15日前提交法律合规部,以确保企业风险管理的持续性和闭环管理

风险识别与前瞻预判

风险动态监测

风险评估与合规审查

风险预测评估

风险预警与应对

子企业风险报告机制

廉洁文化建设廉洁教育与培训

凌钢股份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置于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反腐败制度体系。公司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职工罚则》《领导人员问责办法》,为反腐败监督提供制度保障。公司严格控制腐败和商业贿赂,对腐败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并通过一系列举措治理商业贿赂行为。

公司通过“2+N”工作机制,由法律合规部联合审计部建立协作模式,确保内控全过程的监督和优化。公司要求各业务职能部门、子企业畅通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企业内部各层级、业务环节及外部监管部门的信息互通。公司持续推进风险与内控的信息化建设,依托法律合规管理信息系统固化流程,引入信息技术加强动态监测和预警,并将风险防控功能嵌入业务系统,实现数据收集、分析、监测和预警,提升管理的可控性、可追溯性和合规性,减少人为操作风险。

廉洁建设

公司风险事件

诚信立业 责任供应

参加反贪污培训员工

反贪腐岗位培训覆盖率

%

反贪污培训总时长

小时

涉及贪污诉讼案件

报告期内

报告期内

加强供应商管理和廉洁合作内部廉洁监督与检查公司开展《致供应商一封信》活动,与供应商共同建立亲情合作关系,确保透明合规的商业合作

公司组织领导干部及关键岗位人员参加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案例,加强廉洁从业意识。公司对采购、销售、物流等重点领域人员开展廉洁教育300人次,强化教育穿透力

公司在关键节点(如传统节日和升学季)开展廉洁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收受礼品、违规收费、公款吃喝等问题

公司通过“严守党纪、清风凌钢”漫画展等活动,推动廉洁家风和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廉洁自律意识。组织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到第三监狱开展现场警示教育,强化法治教育,提升警示效果

3837

为加强纪律建设,严明纪律规矩,守好廉洁底线,筑牢思想防线,凌钢股份党委召开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大会,通报了6类15起发生在鞍钢和凌钢的典型案例,深刻剖析违纪的主客观因素,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践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凌钢股份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大会

案例以案为鉴“敲警钟”,绷紧纪律“廉洁弦”

公司高度重视对投诉举报人的权益保护,持续完善信访举报机制。为拓宽举报渠道,公司在办公区、生产区新增设10个举报信箱,并公开举报电话,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途径。公司鼓励员工、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方,在发现任何可能违反商业道德或存在违纪违法行为时,积极反馈、投诉或检举。全年共受理信访举报46件,并依规妥善处理。公司将持续优化举报管理机制,强化廉洁合规建设,与各方共同营造诚信、廉洁、健康的企业环境。

新增设举报信箱

个全年共受理信访举报

凌钢股份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高度重视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合规管理工作,持续完善公司内部的合规治理体系。公司设立法律合规部作为反垄断管理的主责部门,负责日常审查、内部合规评估、举报受理与调查处理等工作,确保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符合公平竞争原则。公司定期组织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相关培训,覆盖管理层及各业务条线,确保员工深入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合规要求,提升合规管理能力。同时,公司开展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的法律尽职调查,严格评估业务交易的合规性,并针对限制竞争等情况出具专项说明,确保公司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发的诉讼或重大行政处罚。

反不正当竞争

4039

社会篇

多维助力 责任协同

4241

安全为基 保障权益

员工权益

凌钢股份深刻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始终将人才战略作为关键发展支撑。公司通过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等多元化渠道,与多所高校建立紧密合作,积极参与校园宣讲会和双选会,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平台。公司严格遵守《劳动合同管理办法》《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坚持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确保招聘过程公平透明,切实维护就业公平,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员工雇佣

杜绝雇用童工

全面遵循多元化和非歧视原则,不因员工外貌、性别、年龄、学历、民族、宗教信仰等差异区别对待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强迫劳动

足额足项缴纳各类保险为回族员工提供清真餐厅,打造平等、多元、包容的生活工作环境

员工总人数6,054

劳动合同签订率

%

应届毕业生人数

员工社保上险率

%

残疾员工人数

人退伍复员军人人数

报告期内

凌钢股份每年围绕薪酬福利、工作认可等维度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参与率超过90%。基于调研结果,公司深入分析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持续优化员工体验。此外,公司通过设立信箱等沟通渠道,及时接收员工咨询、投诉及建议,确保员工诉求得到有效反馈。

凌钢股份秉持公开竞争、薪酬能力匹配的原则,通过制定《薪酬一体化实施方案》《薪酬管理办法》《全员岗位绩效管理办法》,涵盖专业职能、工程技术、研发等多个领域的岗位,构建起公正透明的薪酬福利体系。公司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保障员工依法享有法定节假日、年休假、婚假、探亲假、丧假、产假、病假、工伤假等各类带薪假期,积极营造平等、多元、包容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尊重员工的文化差异和个人需求。

凌钢股份制定了《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三大目标:高质量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专项人才培养工程,开展“青苗”人才培养。公司为不同业务职工设置了经营管理、专业职能、工程技术、采销、编采、研发、点检等发展通道,通道间相互贯通。各岗位序列划分3-15个岗位层级,每个岗位层级设有15个薪级,薪酬晋级主要依据职工个人的学历、职称、工龄等因素综合评定,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

员工满意度

薪酬及福利

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

员工满意度达

96.6

劳动纠纷事件

报告期内

4443

公司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和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全面实施经营管理、数字化、机关干部能力提升等培训项目,逐步形成凌钢特色的人才队伍体系。通过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公司为员工提供了持续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机会。报告期内,培训工作重点聚焦三大人才培养工程:

高层次人才

专项人才

青年干部培训班

组织94名领导人员参加清华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内容涵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题讲座,旨在提升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

开展数字化人才培训班,针对256名职工提升数字化能力,涵盖大数据、数据治理、网络安全等领域;开展“双碳”目标相关的培训,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包括雄鹰班和雏鹰班,共179人,通过分阶段的集中培训,提升领导力、综合能力和党性教育,培养具备高层管理潜力的青年人才

为落实干部培养要求,推进公司党委“137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凌钢股份于2024年7-11月在清华大学分两期举办中层干部培训班,创造了公司历史上的“三个首次”——首次系统培训中层干部,首次在高等院校开展高规格培训,首次采用封闭式集中培训模式。

▲凌钢股份中层干部培训班合影留念▲凌钢股份为中层干部培训班优秀学员颁发证书

案例中层干部培训

凌钢股份积极推动民主管理机制建设,组织召开二届六次职工代表大会,完善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通过多项重要规章制度及薪酬调整方案,推动厂务公开进程,切实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营造了公开透明的民主氛围。

凌钢股份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不断优化培训体系,助力员工专业能力提升。2024年,公司组织了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培训班,围绕设备、自动化、钢轧、炼铁四大模块开展系统培训,共计143名学员参与学习。

凌钢股份召开职代会团组长联席会议,重点聚焦职工权益保障与福利改善等问题,先后审议通过了《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工作时间和休假管理办法》《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夜班津贴标准》方案,职工代表充分参与公司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工作。

▲凌钢股份组织开展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培训班

▲凌钢股份召开职代会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议

案例

案例

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

凌钢股份召开职代会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议

民主管理

4645

凌钢股份召开二届六次职工代表大会,总结生产经营成果与技术创新进展,并对产品升级和人才培养等规划展开阐释,搭建起企业与职工沟通的桥梁。职工代表积极建言,围绕优化生产流程、引进新技术、提升福利保障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其中可行性建议迅速整合吸纳,需深入研究的部分制定专项研讨计划。

▲凌钢股份召开二届六次职工代表大会

案例凌钢股份召开二届六次职工代表大会

凌钢股份始终秉持人文关怀理念,高度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职业发展与生活福祉。公司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员工关怀与帮扶活动,致力于为员工营造温暖、健康、和谐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助力员工成长。

凌钢股份大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组织毽球和羽毛球比赛,促进部门交流;组织研学活动,拓宽视野、增进情谊,助力营造积极团结的企业文化氛围。

▲凌钢股份组织职工参加朝阳市职工拔河比赛▲凌钢股份组织职工参加朝阳市职工羽毛球比赛

案例凌钢股份积极组织各类文体活动

公司坚持将女性员工关怀与权益保障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关注女性员工的健康、职业发展、文化生活和福利保障,营造尊重、关爱、包容的工作环境,助力女性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实现自身价值。

2024年,凌钢股份构建了“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及公积金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险、女职工安康保险等专项商业保险为辅助,以职工互助保障为补充,以帮扶救助为最后防线”的多层次保障体系,为公司职工提供全方位的权益保障和福祉。报告期内,公司走访慰问困难职工150人次,员工帮扶投入195.13万元。公司还为6,054名职工参保辽宁省在职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增强了职工的疾病风险抵御能力,年度职工申领互助金共计17.6万元。

健康福利

职业晋升

文化活动

公司为全体在职女职工投保团体安康保险,并按照相关规定参加生育保险,确保其依法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公司每两年组织一次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

公司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等方面遵循男女平等的原则

公司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和培训,如三八节工艺插花、健康欢乐跑等,提升女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水平

员工关爱

员工帮扶

女性员工关怀

慰问困难职工

人次公司为职工参保

6,054

员工帮扶投入

195.13

万元年度职工申领互助金

17.6

万元

4847

凌钢股份制定《生产安全和火灾事故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制度,全面规范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为员工生命健康和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为强化安全管理,公司成立安全防火委员会,由董事长、总经理担任主任,领导班子为副主任,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委员,负责重大安全问题的决策。公司还设立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生产单元配备安全管理室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作业区设有500余名安全区域负责人,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安全管控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公司将相关方安全监督纳入整体管理体系,制定《相关方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通过“四统一、一体化”要求,构建公司、业务部门、所在单位及相关方的联合管理机制。报告期内,公司通过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凌钢股份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为保障职业健康安全,凌钢股份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战略举措,通过建全完善生产过程管理及事故处理的及时、有效、快速反应机制,实现生产过程稳定、有序、高效、低成本运行,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与权益。

生产设备规范管理

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每年组织设备报废申报、鉴定及处置工作,及时淘汰不经济、不安全、不环保的设备。公司严格执行设备计划检修制度,开展日常监测,建立例行、定期及特殊保养机制

公司编制并备案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涵盖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公司设立应急指挥部及9个救援小组,配备专职消防队、煤气救护队,并配置3辆消防车和1辆应急救援车,确保突发事件得到高效处置各生产单位均建立应急组织、兼职救援队、检维修队伍及环保检测站,不断强化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切实保障生产安全

公司高标准完成“清患”专项行动,针对有限空间、起重、涉煤气等危险作业及老旧危化设备、矿山水害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同时聘请第三方进行全面安全诊断,并配合鞍钢集团完成第二次安全尽职调查

安全事故责任追究

对生产安全事故及火情进行严肃追责考核,进行事故调查及事故责任追究,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闭环管理

员工安全管理

公司按时为公司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发生工伤事故后,相关责任人立即前往现场处置并进行事故调查,及时送职工到合适医院进行医疗,为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和待遇,并定期慰问

治理

职业健康与安全战略

安全防火委员会

主任副主任

负责重大安全问题

委员

机构

成员

决策

5049

报告期内,公司修订整合

项安全管理制度,细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制度约束力与执行力,并下发

期风险提示和工作要求。公司对重要设备设施启停实行确认制,确保操作安全。

2024年6月,在主汛期即将到来的关键节点,凌钢股份组织开展了保国铁矿尾矿库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演练,强化防汛应急自救能力建设,有效提升尾矿库防汛抢险应急救援能力。

▲“橙色闪电2024”朝阳市尾矿库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演练

案例保国铁矿联合朝阳市政府举办“橙色闪电2024”尾矿库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演练

凌钢股份高度重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完善制度与风险防控机制,完成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共识别风险12个,其中高风险3个,均制定了防控措施。

风险

高风险

凌钢股份持续强化职业健康与安全培训,组织开展安全与消防能力提升、特种作业、事故警示教育等培训,共举办1,126场次培训,总时长7,194小时,参训达61,429人次。公司积极参与鞍钢集团“安全大讲堂”及国家部委安全政策解读学习,每年组织“安康杯”竞赛和“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能力。

共举办培训场次1,126

次培训总时长7,194

小时参训人次达61,429

人次

报告期内,凌钢股份安全环保部特邀省级消防专家,对公司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开展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企业消防管理基础知识、消防管理法律法规与标准、消防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火灾应急救援及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等,进一步强化公司消防管理能力,提高消防安全防范水平。

▲凌钢股份开展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

案例安全环保部开办凌钢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

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

指标与目标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不全面,未能有效评估工作场所中的有害物质和不良环境条件员工健康监测和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员工暴露在危险环境中职业健康培训不足,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了解不充分

全面识别和评估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保潜在风险得到充分考虑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为员工提供并监督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提升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预防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风险描述应对举措

5251

凌钢股份在炼铁厂5#高炉本体区域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模拟5#高炉2#铁口侧炉缸烧穿,导致喷溅的熔融渣铁引燃周围可燃物并引发火情,火势蔓延威胁放射源安全。演练重点检验现场人员疏散、火灾扑救及放射源应急处置等关键环节,提升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和协同处置能力。

▲“5#高炉炉缸烧穿”疏散逃生应急演练

案例炼铁厂“5#高炉炉缸烧穿”疏散逃生应急演练

安全生产目标及报告期内完成情况 —— 全部完成

千人负伤率控制1‰以下

重伤及重伤

以上事故

零隐患排查按时整改率

100%

新增职业病

发病率

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科技引领 规范创新

凌钢股份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确保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成果转化的高效推进。公司高度重视研发能力建设,持续优化研发管理机制,强化技术创新驱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公司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的申请与保护,为核心技术成果提供法律保障,不断推动创新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与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科技创新

凌钢股份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鞍钢与凌钢重组后,公司技术中心融入鞍钢“1+3+N”研发体系并一体化运行。该体系以鞍钢钢铁研究院为核心,统筹研发方向,采用“一院多中心”模式,各区域生产企业研发机构为技术中心,形成横纵结合的创新体系。鞍钢钢铁研究院负责横向协同与技术指导,区域子企业技术中心纵向管理,保障高效联动。

管理体系

5251

5453

在此体系支撑下,公司技术中心与鞍钢钢铁研究院共建新型科研体系,并制定《鞍钢钢铁研究院与凌钢技术中心一体化运行优化方案》规范运行:

公司技术中心是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负责公司的新产品研发、工艺技术改进、产品质量提升、科研项目管理和研发平台建设。公司技术中心设置职能管理单元与研发单元两大体系,以2个管理单元5个研发单元的组织架构开展研发工作:

运行机制

双方统一科研方向,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统筹重大研发项目,深化与高校院所及产业链客户合作,确保科技创新契合企业发展战略

围绕核心工艺技术和特种钢产品,建立成果共享机制,通过联合研发、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或作价入股等方式,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统一管理年度科研项目,避免重复开发,优化科研资源配置,争取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在新技术、前沿工艺、基础研究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推动科研人才双向流动,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促进高端人才引进,定期举办技术论坛和研讨会,推动科研合作,同时提供完善的办公、科研和生活配套支持

双方建立互利共享机制,采用市场化模式优化实验设备和检测装置的配置,提高科研资源利用率,降低研发成本

推进科研信息化管理,建设科研资源共享平台,打通各研发机构之间的科技信息壁垒,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与协同创新

统筹发展规划

科技成果共享

统筹科研立项

人才资源互动

研发资源共享

科技信息互通

综合管理部

负责统筹科研规划与项目管理、体系制度建设、研发平台建设

专注于工艺改进、产品升级、绿色制造技术开发、研发过程中检验试验

科研管理部

热轧带钢产品研究所长材产品

研究所

冶金工艺

研究所

环境与能源

研究所

研发保障

中心

公司技术中心

职责职责

职能管理单元研发单元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构建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钢铁制造体系。

为实现战略目标,公司对标行业一流,通过推动产品、技术、装备、管理等领域的协同创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专精特新”现代化钢铁企业。

公司拥有

个省级研发平台,包括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业技术创新中心、CNAS认证实验室、创新联盟、联合开发中心,以及

个“辽宁省农机关键备件材料技术进口替代智造创新联盟”省级创新联盟

公司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建立了以企业创新目标为主导,融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用户共同参与的研发交流平台。报告期内,公司在研校企合作项目

科技平台建设校企合作

战略及目标

5655

科技伦理

科技创新成果

公司始终坚持合规研发,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技术创新活动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和行业规范。公司致力于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与绿色低碳融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报告期内未发生违反科技伦理事件。

报告期内,公司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突破及工艺改进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年开发了40余种个性化及国标新产品,包括中高压石油裂化钢20G-SYWF、链轨节用钢35MnBM-1、石油钻杆用钢26CrMo-G和开口管用钢Q600B-YY,累计供货量达7.26万吨,创造经济效益约385万元。此外,公司完成了10余项新工艺、新技术及工艺改进项目,创造效益约1796万元。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公司积极参与省级及国家级创新方法大赛,共申报20个项目,荣获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以及国家三等奖2项。2024年,凌钢股份顺利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

个性化及国标新产品

余种创造经济效益

万元

累计供货量

7.26

万吨

新工艺、新技术及工艺改进项目

余项创造经济效益1796

万元

获省一等奖

获省二等奖

获省三等奖

报告期内,凌钢股份《2.5mm规格40Mn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带》《φ45mm规格LG-B2-1磨球用热轧圆钢》等4项研发成果通过了辽宁省冶金行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其中,2项技术成果首次被评价为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

▲辽宁省冶金行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证书

▲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获奖证书

▲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获奖证书

▲钢铁烧结余热极致利用协同减污降碳关键技术及装备获评科技成果

案例

案例

科技创新成果评价

5655

国家三等奖

项申报项目

5857

凌钢股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专利、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知识产权管理,确保从研发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保护。公司通过邀请外部培训机构提升员工知识产权意识与申报能力,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精神及省委、省政府“数字辽宁、制造强省”决策部署,凌钢股份持续强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优化能力,积极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逐步实现设计、生产、经营数据的集成贯通和制造装备智能管控。截止2024年,公司已投资建设10余个数字化转型项目,包括喷吹煤全自动取样、优特钢全自动快速分析系统、废钢智能验质、凌钢钢铁产业管理与信息化整体提升项目等。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工信部“基于工业大数据平台的优质中高碳钢智能工厂”、辽宁省“优特钢大棒材数字化车间”和朝阳市智能工厂称号。

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化转型

案例

▲获评“朝阳市智能工厂”▲获评辽宁省“优特钢大棒材数字化车间”

凌钢股份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与客户隐私保护,严格遵守并贯彻实施《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网络及网络安全管理考核细则》等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管理举措

技术层面公司完成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备案,并开展四次网络安全渗透测试、漏洞扫描及运维支持,显著提升整体安全防护能力。

职工培训为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与专业技能,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网络安全专题培训,全年累计开展4次,覆盖管理员和终端用户,全面强化安全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

运维层面

公司执行每月两次的网络安全设备升级、策略优化和数据备份等维护任务,对外来恶意IP及时封禁,妥善处理可疑攻击事件,确保数据安全。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数据安全事故。

6059

责任协同 链通共进

凌钢股份积极推动供应链ESG管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供应商选择、准入及考核全过程,逐步构建协同发展的可持续供应链体系。依据《供应商管理细则》,公司对供应商在环境管理、劳动权益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共同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凌钢股份始终将供应链管理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优化供应商管理体系,强化准入评审与动态考核机制,构建公平、透明、高效的采购管理流程。公司成立采购供应链管理委员会,由总经理担任主任,分管采购工作的副总经理担任副主任,全面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供应链管理工作。

采购供应链管理委员会

凌钢股份严格遵循“严格准入、分类分级、动态考核、优胜劣汰”的供应商管理原则,建立完善的动态监督与考核机制。公司通过日常考核、年度评价及灰名单、黑名单管理,对供应商的履约能力、产品质量、环保合规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对于不符合标准或存在违规行为的供应商,公司根据情节轻重采取整改、限制合作或列入名单管理等措施,确保供应链稳定、高效、可持续运行。

供应商分级

供应商分类

自行或通过控股公司进行产品生产,具备行业生产资质、生产制造与质量保证能力,拥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及良好的供货业绩,为公司生产物资提供重要保障

代理型供应商需拥有合法授权配备固定场所、库存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贸易型供应商必须具备稳定的产品来源渠道拥有合法经营资质

生产型供应商流通型供应商

战略供应商一般供应商临时供应商

对公司核心业务具有重要影响的供应商,通常具备行业领先的技术或产品能力,与公司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满足准入条件,与公司开展常规供需合作,满足公司一般性物资采购需求,丰富公司物资供应渠道

公司面临特殊需求时,经审批提供产品,虽不完全符合准入标准,但能应急保障,资格有效期不超一年且不参与年度评价统领采购供应链管理委员会工作,把握供应链管理战略方向协调高层资源,对供应链管理重大决策进行指导与审批确保供应链管理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推动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与发展管理创新部:构建管理体系与制度,监督考核采购各环节;分析数据辅助决策,建设采购标准;推进集中协同采购,管理供应商并处理争议设备工程部:负责非信息化工程采购管理和集中采购业务实施采购销售中心:承担货物采购管理和集中采购工作;管理供应商全生命周期,处理合同、验收等事务;收集分析采购数据

采购供应链管理委员会下设供应链管理办公室,负责执行委员会决策,协调成员单位工作,收集反馈信息,监督考核采购供应链日常工作,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参与供应商开发、评审、考核及推荐战略供应商等工作子企业与各职能部门

委员会领导层

设备工程部采购销售中心

管理创新部

供应链管理办公室

职责

委员会成员单位

分管采购副总经理

公司总经理

治理

战略

6261

动态监督为确保供应链的高质量运行,公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考核,对供应商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评级结果作为合作深化与退出管理的重要依据,确保供应链质量与稳定性。

静态评价

将资质能力、技术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作为供应商基

础评估的重要依据

结合合同执行情况,对供应商的供货及时性、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履约表现进行实时监督和综合评价

动态考核

物料存在较严重问题或资质失效,暂停供货资格,辅料备件暂停三个月,恢复后若再次出现问题则取消资格物料存在轻微问题,未影响安全、生产、质量及使用,警告期为一年

存在严重问题或未按期整改,需重新申请准入取消供应商所有物料的供货资格1-2年,主要针对资质造假、合同执行问题、质量问题等长期(10年以上)禁止供应商参与采购,主要针对严重损害公司利益、违法行为、大额损失等情况

公司对供应商实行四级评级管理,具体为:

优先推荐为战略供应商合格供应商需改进供应商不合格供应商

A级B级C级D级

供应商动态管理(严重程度递增)

文件评审现场评审试验评审通过审核供应商提交的资质材料和相关文件,初步筛选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派出评审小组对供应商的生产设施、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实地考察

对关键供应商的产品进行试用或测试,以验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准入评审

公司依据《供应商管理细则》和相关管理办法,明确供应商准入条件:

质量风险管控

进度风险管理

价格风险控制

凌钢股份依据《采购供应链管理实施办法》,在供应链管理中高度重视风险管理,通过对各个环节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为对应风险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保障供应链的稳定运行,降低风险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共有

4,922家供应商,供应链运行稳定,

未发生影响公司经营的重大供应链风险或事件。

公司通过供应商准入评审考察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对供应商产品和服务实施全生命周期质量考核与动态监督公司加强采购计划管理,明确供应商供货能力与履约能力的审查机制在突发情况下,如紧急抢险和生产事故,公司设立快速审批流程,允许“先采购后准入”以应对供应风险按照“先利库后订货”原则,依据市场动态调整采购计划,避免盲目采购导致成本增加合同管理中针对价格波动大的物资,设置价格调整条款及锁定汇率机制,以降低价格不确定性

凌钢股份持续深化供应链管理,未来将在供应商准入和考核中强化ESG考量,推动构建责任共担、绿色发展的可持续供应链体系。公司逐步将环境保护、合规经营等ESG要求纳入供应商管理标准,并通过动态评价机制,对供应商履约表现、环境管理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持续监督。

公司严格遵守与中小企业签订的合同条款,确保所有符合合同约定的应付款项按时支付,报告期内未发生任何逾期支付情况。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付账款(含应付票据)总额为10.5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6.88%。公司承诺将继续维护与中小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践行财务责任,确保与所有合作伙伴共同发展。

警告停止供货取消供货

资格灰名单黑名单

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

指标与目标

6463

质量为先 标准为纲

凌钢股份依照《产品质量法》等法规,严格遵循GB/T19001-2016和IATF16949标准,建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制定《质量管理手册》和《质量管理程序》等文件,覆盖技术标准制定、质量事故管理及质量改进等环节,确保质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

凌钢股份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由生产制造部牵头,多个部门协同,形成了高效的质量管理运作模式。

生产制造部

质检计量

中心

负责整体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质量标准

负责对原材料及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内外部标准及法规要求持续监控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点

实施质量问题的纠正措施对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并提出解决方案

质量管理小组职责生产制造部下设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包括来自研发、生产、检验等不同职能部门的关键人员。小组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定期进行质量审查,并协调各部门推动质量标准的提升。

公司及其产品目前已获得多个国际认证,包括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韩国KS认证、英国船级社认证、高强度钢筋冶金产品认证以及绿色产品认证。公司在质量管理和产品标准上的严格要求,助力企业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凌钢股份获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凌钢股份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凌钢股份将“促进产品质量升级,共创高端品质凌钢”作为质量管理战略的重要内容。公司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提高市场份额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公司强调系统思维,构建了全面的质量管控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实现全过程、全要素的质量管理。

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产品质量的核心动力,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投入。通过“强科技”行动,公司强化销产研财协同,重点攻关工业纯铁、磨球钢等高端产品,提升质量与附加值。

公司注重营造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文化氛围,通过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从基层岗位入手,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高标准。

以质量升级和品牌建设为核心

构建全面质量管控体系

借助科技创新驱动质量提升

推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治理

战略

6665

▲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

▲朝阳市市长质量奖

▲高强钢筋绿色产品认证证书

▲京津冀建筑行业用钢优质供应企业认证

▲船用锚链圆钢英国(LR)船级社认证

▲国企建筑钢材“行业领军品牌”荣誉称号

案例

凌钢股份高度重视质量风险管理,为落实风险管理战略,公司建立了《风险和机遇识别及应对、评价控制程序》制度,对质量风险进行分级管理。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平台设置预警系统,公司实现了风险防范工作的常态化和科学化。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公司识别了96项质量风险,其中高质量风险8项,相关部门对质量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确保质量风险闭环,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公司识别质量风险

高质量风险

凌钢股份通过质量月、培训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推进质量文化建设。质量月期间,公司组织评比并开展相关培训,将质量管理纳入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管理能力与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功实现常规产品五级质量事故为零的目标。为推动员工主导的质量改进,公司修订了《质量管理小组管理办法》。公司积极推行QC活动,QC小组项目立项47项,45项结题,其中2项受产线装备影响未结题,所有结题项目均达成设定目标。

报告期内,凌钢股份以“质量意识始于心,主体责任践于行”为主题开展了“质量月”活动,全年参与质量文化培训累计达到6029人次。

案例质量月活动

▲凌钢股份开展“质量月”活动

QC小组项目立项

结题项目

风险描述

措施

产品设计缺陷强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完善产品设计流程,加强设计评审和验证

检测环节漏洞

严格按工艺成分要求中下限配比合金加入量,确保成分符合工艺要求

质量控制不足

优化质量检测体系,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生产原材料不达标

及时调整料型和参数,定期检修即使更换设备

轧制过程中成品不达标

提高质检人员检查频率,发现缺陷及时修磨处理

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

指标与目标

6867

服务提质 客户至上

客户服务体系

客户投诉

凌钢股份严格遵循《民法典》《产品质量法》等法规,制定《顾客投诉管理办法》,规范投诉处理流程,包括受理、缺陷确认、商务理赔和整改验证,确保高效处理并提升顾客满意度。对于现有客户,公司安排专人负责,确保服务效率;对新客户或新产品,公司根据需求配置专职技术营销人员,提升开发效率。

公司通过定期客户满意度调查,深入了解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并识别关键影响因素。2024年客户综合满意度为

93.05

分。

凌钢股份依据《顾客投诉管理办法》《顾客投诉管理细则》,建立客户投诉受理体系,明确要求投诉处理人员在接到投诉后24小时内作出响应并制定应对方案,东华北地区2个工作日、其他地区3个工作日内抵达现场调查处理。

公司设立专项领导小组,规范退货、换货、补货的审批权限与操作流程,确保产品撤回机制有效运行。客户投诉信息实时同步至对应制造基地,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快速交付改进材料至客户现场验证效果,直至客户满意。

客户投诉管理体系

产品撤回与改进机制

公益践行 社会共益

乡村振兴

凌钢股份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选派6名驻村第一书记及1个驻村工作队,协助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公司聚焦因病、因残致贫群体,推动特色水果种植和乡村旅游项目,拓宽增收渠道。同时,公司通过技能培训和劳务合作,为144名贫困家庭成员提供稳定就业岗位,提升就业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凌钢股份始终秉持着“回馈社会、共建美好”的理念,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爱心慈善等多项社会责任活动。公司通过不断深化与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农村发展及民生改善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在爱心慈善领域,公司捐资捐物,关怀弱势群体,力求为社会注入更多温暖与关爱。同时,公司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开展环保、教育等公益项目,为社区建设和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4年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产业发展工作驻村干部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发展珍珠岩、蜂蜜、乡村旅游等优势项目,提升就业与收入水平探索“农业+旅游”“农业+电商”等融合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与村民增收

文化建设工作驻村干部依托“五好两宜”工程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新建文化广场、增添图书,通过组织多样文化活动,推动文明创建,挖掘传承传统文化,丰富村民生活

教育帮扶杨树沟门村第一书记通过公司教育扶持基金为5名在校生提供资助,其中高中生获得2400元/年资助,大学生获得4000元帮扶金,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条件

报告期内,公司乡村振兴投入金额累计达

万元。

7069

2024年12月2日全国交通安全日,郭明义爱心团队凌钢分队积极行动,在凌钢厂区及周边开展活动,设立宣传站点,发放资料讲解知识,展现了公司职工的奉献精神与良好风貌。

2024年7月,凌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服务活动,有效增强职工反诈意识,展现公司职工的责任担当与积极作为。

▲郭明义爱心团队凌钢分队开展宣传全国交通安全日志愿服务活动

▲凌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案例

案例

凌钢股份开展宣传全国交通安全日志愿服务活动

凌钢股份开展宣传“全民反诈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凌钢股份秉持“助人为乐、助人为善”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和谐社会构建。报告期内公司组织”跟着郭明义学雷锋,无偿献血、拯救生命“活动,共有322名员工积极参与,累计献血量达85,500毫升。

▲凌钢股份员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案例凌钢股份积极组织无偿献血活动,以实际行动彰显企业社会担当社会贡献

社区建设案例

7069

依法纳税

凌钢股份制定《纳税管理办法》等制度,持续深化税务风险管理。公司不定期开展税务自查,并积极与税务机关沟通协作,确保税务活动合法合规,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报告期内,凌钢股份缴纳税费金额

23,916

万元。

7271

环境篇

减排降耗 碧水凌河

7473

气候变化 低碳治理

凌钢股份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结合实际情况,从多个维度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公司通过实施重点节能项目,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风险。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碳排放管理体系,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和制定细化管理流程,确保碳排放管理工作的高效执行。

统筹碳管理,制定政策,监测碳排放,编制碳排放报告,组织碳交易及碳资产管理,推进节能降碳项目

跟踪低碳前沿技术,组织低碳科研项目,开展LCA碳足迹评价,申请EPD认证,推广低碳绿色钢技术

负责节能降碳项目立项,推进碳管理领域战略合作,调整产业布局,管理低碳科研项目及绿色低碳品牌建设

收集供应链碳管理信息,披露产品LCA和CBAM信息,推动绿色采购,减少供应链碳排放,管理碳金融衍生品

制定并实施减污扩绿规划,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及生态修复,提升碳汇总量

负责编制碳交易资金计划并纳入年度预算,并根据决策意见履行碳交易、碳履约清缴工作

执行减碳计划,推进生产减碳项目,制定碳资产计划

2024能源管控中心

能源管控中心技术中心

技术中心科技规划部

科技规划部采购销售中心

采购销售中心安全环保部

安全环保部财务部

财务部生产单元

凌钢股份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高效转型。公司致力于提升绿色制造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推动生产环节的能源回收与循环利用,包括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公司加大绿色设备的应用,力求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为推动清洁生产,公司成立专门的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和监督相关工作。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监测,领导小组能够全面识别出高能耗、高物耗及高污染的关键环节,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公司积极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对现有的高能耗和高污染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转型。

凌钢降碳发展战略完善治理顶层架构

碳排放评估与监测超低排放改造

节能降碳项目

低碳文化培训

重视低碳人才建设清洁能源应用

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管理体系,设立公司领导牵头的工作组,加强部门协调,确保减排措施高效落实,推动绿色转型。

加快推进碳排放及全生命周期评价(LCA)平台建设,对各项生产流程进行碳排放评估,为持续减碳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推动全工序、全流程的排放管理,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确保按期达成减排目标。

实施重点节能项目,如转炉工序优化、冶炼周期缩短,提高炼钢生产效率;优化焦炭结构、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燃料比,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组织员工开展低碳节能理念培训,提升全员节能意识和行动力。

完善人才架构与机制,强化低碳技术创新和工艺攻关,推动低碳合作与交流。

加大清洁能源比重,探索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合作,利用公司各类资源如屋顶、停车场等进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技术改造措施

优化设备配置

引入新型环保生产技术

提升能源回收利用率

治理

战略

7675

2024年,凌钢股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项目50项,建成的项目均满足超低排放要求。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统筹考虑超低排放和节能降碳,满足简单、实用、高效率、柔性化、节能化的具体要求。

凌钢股份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充分利用厂房屋顶及停车场等闲置空间。报告期内,公司建成4.99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铺设总面积约5.3万平方米。该项目采用“100%自发自用”发电模式,预计投产后,25年运行期内平均每年可提供515.7万千瓦时绿色能源,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633.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871吨。

▲2#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

改造工程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优特钢轧材区域环境治理工程(4#棒塑烧板)

案例

案例

凌钢股份积极推进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的建设

分布式光伏发电助力绿色转型

公司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生态修复与绿色运营,助力低碳转型。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炼钢等项目拆除现场整改,并加强厂区绿化,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公司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办公,通过协同办公平台实现行政、党委文件及联络函等线上流转,减少纸张消耗,加快无纸化办公进程,并配备多个视频会议室,推广远程会议模式,降低会议资源消耗和差旅碳排放,进一步提升绿色办公水平。

凌钢股份深刻认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多维风险,包括极端天气事件、政策法规变化、技术革新压力以及市场转型等挑战。公司积极应对这些实体和转型风险,致力于全面识别和管理气候相关的各类风险,并把握其中蕴藏的机遇。公司通过科学规划和主动应变,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在应对短期和长期挑战的同时,抓住转型带来的发展机会。

风险机遇类型风险机遇描述应对措施

风险

实体风险能源供应风险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能源供应不稳定,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洪水等可能损害能源基础设施,进而影响钢铁生产的关键环节,如高炉和炼钢。电力中断和能源成本上涨可能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从而降低钢铁生产成本,减少能耗和碳排放

转型风险

政策和法律风险

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加强环保法规,如提高排放标准或实施碳税,这可能增加钢铁企业的环保成本和合规风险

密切关注环保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策略和管理体系,确保合规经营

技术更新风险

新技术研发、引进和实施需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且可能面临技术不稳定和不成熟的风险

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技术示范项目,逐步验证新技术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市场需求变化风险

在转型过程中,企业可能面临市场需求变化:传统高碳产品逐渐失去市场,而低碳环保产品需要时间才能被市场接受

加强市场调研,及时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开发绿色低碳钢材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加强品牌宣传,提升产品认知度和竞争力

声誉风险

未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引发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负面评价,进而损害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加大环保投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同时,加强与投资者、客户及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提升企业透明度和可信度

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

7877

风险机遇类型风险机遇描述应对措施

机遇

绿色转型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企业有机会通过绿色转型,满足市场对环保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制定绿色发展战略,明确企业的环保目标和路径

技术创新

新技术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的机会,从而帮助降低成本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加大在低碳技术、新能源和环保产品方面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新能源和原材料

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原材料进行生产,有助于减少企业的碳足迹并提高品牌形象

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强度

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凌钢股份围绕组织建设、治理优化、人才培育、资金投入及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制定五大核心目标,以系统化推进碳管理,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构建完善的碳排放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同合作,确保低碳发展战略有效落地

建立系统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提升碳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并加强跨领域合作与行业经验共享

建立精准的碳排放核算机制,完善低碳发展指标体系及核算方法,提高碳排放数据的监测、评估及管理能力

加大对低碳技术、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力度,同时完善碳资产管理体系,优化碳交易与碳金融运作,提高碳竞争力运用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打造智能化碳管理系统,实现碳排放数据的精准监测、动态优化及智能化调控

强化组织领导与战略布局

培育专业化低碳人才队伍

健全碳排放监测与管控体系

优化低碳投资与碳资产管理推动智能化碳管理转型

系统治理 绿色升级

凌钢股份始终高度重视环境管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固体废物管理办法》等环境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部门和人员的环保责任,确保环境管理规范化、系统化,推动企业绿色发展。

环境管理治理架构

党委书记、董事长

安全环保部

总经理分管环保副总经理

负责落实环保职责,推进环保法规执行,完善管理机构,处理环保应急事项,审批规划,解决重大环保问题

制定并推进公司环保规划与年度计划,贯彻环保法规,完善环保管理制度,处理突发环境事件,推动环保技术创新,确保环境安全与风险防控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作为环境管理主责部门,负责组织和监督环保政策的落实,编制公司环保规划和年度计划,持续改进环境保护体系,确保各生产单元和部门的环保工作合规执行

各部门和生产单元

依据各自的业务范围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具体环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召开党委常委会、董事会,组织解决公司环境保护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中央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全面指导督促公司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指标与目标

治理

8079

凌钢股份严格遵循国家法规,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科学有效。公司委托第三方对应急救援队伍、人力资源、资金储备、应急设备及物资进行评估,组建应急队伍并按要求配备充足的应急设施和装备,以应对突发环境事故的处置需求。公司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对环境合规风险辨识与评估,公司识别出17项潜在风险,其中3项属于高风险领域,并针对这些风险制定了具体的防控措施。

公司识别潜在风险

项属于高风险领域

风险表现举措

污染物排放超标环保设施运行不稳废弃物处置不当导致环境污染和环保处罚

强化环保设施维护,确保稳定运行定期举行员工培训提升环保意识强化环境监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确保合法合规

环境合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主要生产子企业保国公司、钢管公司的污染物监测合格率、环保设施同步运转率、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均为

%。

凌钢股份始终将环境管理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致力于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环保管理体系,确保绿色低碳发展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同向发力。公司坚持源头治理、过程控制、系统优化的环境管理战略,不断提升污染防治能力和生态治理水平。污染排放管理:公司实行日常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环保监察机制,强化对重点污染源和环保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公司优化环保设施运维管理,加强设备维护与备品备件管理,提升环保设施的达标运行率和运行稳定性。环境风险防控:公司建立了环境监测与预警机制,严格落

实污染物排放监测要求,按法规要求规范污染物排放口设置,并推动在线监测设备联网和数据公开,确保信息透明、合规。针对无组织排放,公司优化物料储存、运输及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措施,提高废气收集率,减少烟粉尘外逸,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公司持续加强员工环保意识培养,推动全员参与环境管理。报告期内,公司组织危废识别与管理台账规范化培训、超低排放监测预评估培训、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培训等专项培训,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作,进一步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

8281

凌钢股份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法规,确保污染物排放合规。公司定期委托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废气、废水、土壤、地下水及噪声等进行监测,同时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投入,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

废水管理凌钢股份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等相关法律规定,定期监测各工序废水,确保排放符合标准要求。公司建立完善的废水管理体系,明确环保责任,并通过网格化管理和严格的日常检查与考核,确保废水管理体系高效运行。公司定期监测各工序废水排放情况,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为减少废水产生,公司持续优化生产工艺,选用低耗水、低排放、环保型设备,从源头减少废水排放量。所有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100%回用,其中部分直接补充生产用水,其余经超滤和反渗透工艺处理,软水用于生产,浓水用于高炉冲渣,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废水回收率

%,连续十年实现废水零排放。

废气管理

废弃物管理

2024年定量数据

凌钢股份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强化环保设施维护与运行管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按照排污许可要求,公司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在烧结机头机尾、高炉出铁场、矿槽等重点污染源排放口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施,实现与国家及省市环保平台联网,确保数据实时、透明。公司委托专业机构对有组织废气、无组织废气及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上传至辽宁省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发布平台,接受社会监督。报告期内,公司有组织和无组织废气全部达标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和大气污染治理。

凌钢股份严格遵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固体废物管理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公司通过制定《成品质量管理制度》等相关管理规定,对包装材料回收等环节做出规范,并制定定期修订的考核细则,确保管理不断优化。

烟尘排放量

粉尘排放量3,704

一般废弃物危险废弃物

公司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对一般废弃物实施全过程管控,确保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及处置信息的准确记录,提升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与可追溯性,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合规处置

公司建立严格的危险废弃物管理体系,对各类危险废弃物进行全面识别、分类管理,确保安全、规范处置。公司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负责运输、处置或再利用,严格遵循安全管理和合法合规要求,确保废弃物转移全过程受控公司建立完善的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废弃物的产生、贮存、转移及处置情况,确保全过程可追溯,进一步提升危险废弃物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8281

三废治理

8483

指标与目标

吨钢颗粒物排放

<0.77kg吨钢二氧化硫排放<0.27kg吨钢氮氧化物排放<0.49kg

一般固体废物100%回收利用危险废物100%按环保要求进行转移处置

工厂污水实现零

排放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为零

厂界噪声排放符合标准

环境保护目标情况

报告期内,凌钢股份污染物监测合格率达100%,环保资金投入超

11.47亿元,并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严格落实环保管理要求,

未发生环保事故或违法违规事件,所有预设环保目标全面达成。污染物监测合格率

%

2024年定量数据一般废弃物公司内部回收利用量550,572

每百万营收废弃物回收利用总量

30.42

吨/百万

一般废弃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利用量

2,501,605

废弃物循环利用量占比

%环保总投入114,696

万元

废弃物合规处置率

%

环保资金投入超

11.47

亿元

环保总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6.34

%

吨钢综合能耗

506.7

kgce

2024年数据

资源高效 循环利用

能源管理

凌钢股份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结合实际生产运营需求,制定《节能管理办法》《热力管网管理细则》等能源管理制度,构建科学、高效的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控中心负责全面统筹和优化能源管理工作,已初步实现能源管理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可通过能耗指标计划、能源平衡管理、节能项目立项审查等形式进一步落实能源管理,以确保公司的能源管理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公司主要能源消耗集中在钢铁生产环节,主要使用的能源包括电力、煤炭、水、柴油等。其中,煤、汽油、柴油和部分焦炭通过外部采购,水资源部分也来自外购。电力方面,公司依靠自产煤气和余热余能发电,若不足则通过外购电力和绿电来补充。为加强能源管理,公司依据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制定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优化能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确保节能措施有效执行。报告期内,公司顺利通过GB/T 23331和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废气排放

固体废物

管理

污水排放

突发事件

管理

噪声排放

8685

▲凌钢股份获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024年具体能源使用定量数据一般烟煤消耗量263,890

吨标准煤

汽油消耗量

吨标准煤

无烟煤消耗量

433,627

吨标准煤

柴油消耗量

吨标准煤

焦炭消耗量2,144,396

吨标准煤

外购电力299,120

吨标准煤外购热力76,714

吨标准煤能源消耗总量2,653,283

吨标准煤

水资源管理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凌钢股份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工业用水定额:钢铁》以及《取水定额第2部分钢铁联合企业》

(GB-T18916.2)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各工序的用水实行定额管理,并将其与绩效考核挂钩,有效降低水消耗。

水资源管理举措

为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能源管控中心与设备工程部负责公司整体水资源管理,同时各生产单元成立了节水小组,确保具体节水措施的实施。公司积极倡导节约用水,并通过开展宣贯活动提高员工的节水意识。

2024年定量数据总耗水量

700,567,363

新鲜水取水总量

5,899,561

重复用水总量694,667,802

城市中水4,249,671

重复用水消耗量占比

99.16

%

循环经济凌钢股份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公司发展战略,致力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环境保护水平。公司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并推动废弃物的资源化管理,确保固体废物和水资源得到有效回收与再利用。

节水管理举措

公司始终致力于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推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精细化管理。依托能源管控系统,公司实时监控各生产环节的用水情况,并运用水平衡技术及时识别用水异常和系统漏洞,不断提升水资源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和精准度。为进一步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公司在多个领域实施创新节水技术。例如,优特钢厂在连铸机二冷系统中采用电化学处理技术,有效控制水质硬度,将其稳定在2.1-2.5mg/L的理想范围内,每小时减少10吨工业水和15吨软化水的补水量,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公司推进城市中水利用项目,减少工业新水取水量,降低吨钢水耗。公司优化工艺流程,去除冗余环节,并重新设定间冷开式系统和直冷系统的钙加碱指标,进一步降低系统用水量,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报告期内吨钢耗新水为

0.19t

,始终保持在钢铁行业领先水平。

减量化与资源化理念实施废物资源化与循环利用物料管理与运输优化

公司安全环保部围绕“减量化、资源化”绿色发展理念,积极优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致力于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公司对各工序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自我利用,或通过回原料系统混合后回用。对于无法回用的废弃物,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合法合规处置,确保废物管理工作的环境友好性和资源效益。

公司通过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废物管理,实现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大部分废弃物被回收并重新用于生产过程,而无法回用的废弃物则按环保标准进行专业处置。

公司物流管理中心建立了完善的物料进销存数字系统、物料计量配送系统和仓储管理系统,提升了物料管理效率。通过堆取料机、装卸桥、龙门吊等设备优化物料的装卸过程,公司减少了二次倒运,确保大宗物料的稳定供应,物料的清洁运输效率得到提升。

8887

报告期内,烧结、球团、高炉、转炉等工序产生的除尘灰全部自身利用或回原料系统混合后回用。煤气布袋灰、水渣等全部委托有资质单位利用。

生态保护 和谐发展

凌钢股份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责任之一。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在合规的前提下持续减少运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探索企业经营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模式。

根据《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公司在矿山开发过程中严格执行复垦项目,重点恢复排岩场、尾矿库等生态环境,并实施废水、废气、噪声、固废及扬尘的专项管控,确保达标排放或合规处置,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2024年12月,保国铁矿边家沟矿成功进入辽宁省绿色矿山项目库公示系统,为矿山持续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2024矿山资源开发和环保措施

公司积极开展露天采矿和工业场地恢复治理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对边家沟矿进行土地平整1.1710hm?,全面覆土7026m?,种植多种树木(如刺槐、馒头柳、油松、棉槐等),恢复了地形地貌和植被,经有关机构评估,恢复治理地块的生态环境质量为良好。

矿山资源开发和环保措施生态环境修复

案例保国铁矿开展环境保护生态敏感区管理:

保国铁矿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生态敏感区的专项管理规定,新建项目优先避绕生态敏感区。若确实无法避绕,必须按照生态敏感区主管部门要求进行专项论证,并取得相关穿(跨)越许可,未取得许可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生态资源保护:

公司对矿山露天采坑设置了网围栏和警示标志,进行围封管理,防止人员和牲畜误入,避免崩塌或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保国铁矿生态敏感区专项管理

▲保国铁矿对矿山露天采坑进行围封管理

8887

9089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凌钢股份将坚守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聚焦生态环保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融合,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切实有力的行动,推动二者同频共振、协同共进。在技术创新领域,公司将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通过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积极引入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全方位降低碳排放,最大程度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力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征程中,同步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环保政策的动态走向,敏锐洞察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投身于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的实践浪潮之中,大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从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公司将持续强化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严格把控污染物排放,确保排放标准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持续强化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探索和应用清洁能源,逐步构建更高效、更环保、更低碳的现代化生产模式。未来,凌钢股份将在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社会责任履行等关键领域持续深耕细作,以领先的技术实力、卓越的环保举措,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树立典范,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附录

关键绩效表环境范畴

指标单位2024

水资源

总耗水量吨700,567,363

重复用水总量吨694,667,802

重复用水消耗量占比%99.16

新鲜水取水总量吨5,899,561

城市中水吨4,249,671

市政购水量吨650,519

地下水取水量吨999,371

水资源消耗强度吨/百万元38,710.94

吨钢耗新水吨0.19

能源

直接能源消耗量吨标准煤2,842,355一般烟煤消耗量吨标准煤263,890无烟煤消耗量吨标准煤433,627煤炭消耗量吨标准煤697,517焦炭消耗量吨标准煤2,144,396汽油消耗量吨标准煤11柴油消耗量吨标准煤431

间接能源消耗量吨标准煤1,057,681外购电力吨标准煤299,120外购热力吨标准煤76,714润滑油吨标准煤1,522焦炉煤气吨标准煤90,846高炉煤气吨标准煤543,921转炉煤气吨标准煤45,558

9291

指标单位2024扣减能源消耗吨标准煤1,246,753高炉煤气吨标准煤958,078转炉煤气吨标准煤111,327电力吨标准煤28,866余热余压吨标准煤148,481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2,653,283能源消耗强度吨标准煤/百万元146.61吨钢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506.7

废水废水排放量吨0

废气

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吨3,904

烟尘吨200粉尘吨3,704

固体废弃物

一般废弃物公司内部回收利用量吨550,572一般废弃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利用量吨2,501,605废弃物合规处置率%100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吨4,795,528.86无害废弃物产生量吨4,795,457有害废弃物产生量吨71.86每百万营收废弃物回收利用总量吨/百万30.42废弃物循环利用量占比%18无害废弃物产生强度吨/百万264.98有害废弃物产生强度吨/百万0.0040

环保投入

报告期内因环境事件受到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重大行政处罚的处罚金额万元0环保总投入万元114,696环保总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6.34缴纳环保税万元620.66

社会范畴

指标单位2024

员工结构在职员工数量人6,054员工学历结构大专以下%53大专%30本科%16硕士%1员工年龄结构30岁以下(不含30岁)%1130-40岁(含30岁,不含40岁)%4240-50岁(含40岁,不含50岁)%1750-60岁(含50岁,不含60岁)%30员工性别结构男性%88女性%12按雇佣类型划分:

全职员工人数人6,054按性别结构划分:

男性员工人数人5,356

女性员工人数人698按年龄划分:

30岁(含)以下员工人数人707

30岁-50岁(含)员工人数人3,761

50岁以上员工人数人1,586按教育程度划分:

博士研究生员工人数人2

硕士研究生员工人数人49

本科员工人数人1,390

专科员工人数人2,134

专科以下员工人数人2,479残疾员工人数人47少数民族员工人数人646

9493

指标单位2024

按专业构成划分:

生产人员人数人4,836销售人员人数人104技术人员人数人936财务人员人数人65行政人员人数人113新入职员工人数人36退伍复员军人人数人308残疾员工人数人47按招聘渠道划分:

应届毕业生人数人36社会招聘员工人数人0员工人均带薪休假天数天11.5员工社会保险缴纳覆盖率%100

民主管理员工参与民主管理活动场次次5员工参与民主管理活动人数人次89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安全培训总次数次1,126安全培训总时长小时7,194安全培训参与人次人次61,429人均安全培训时长小时20安全培训覆盖率%100工伤保险投入金额万元792工伤保险覆盖率%100安全应急演练次数次451安全生产投入万元6,540.53安全生产责任险投入金额万元309安全生产责任险人员覆盖率%100工作场所员工安全事故数量件4工伤人数人4工伤率%0.066因工亡故人数人0因工亡故比率%0百万工时伤害率%23百万工时死亡率%0

指标单位2024承包商安全事故件3各类安全检查次数次134对控股企业开展安全督查检查次数次10隐患排查条数条6,624培训主要安全责任人人13培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人102培训特种作业人员人1,484培训特种作业人员覆盖率%100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投入金额万元1,135.33

关爱与帮扶

员工帮扶投入万元195.13

发展与培训

员工培训场次次657员工培训支出万元626员工培训总时长小时6,932员工平均培训时长小时48员工培训参与总人次人次181,138员工培训覆盖率%100按性别结构划分:

男性员工受训人数人5,356男性员工受训比例%100男性员工人均培训时长小时48女性员工受训人数人698女性员工受训比例%100女性员工人均培训时长小时48按雇员类型划分:

高级管理层员工受训人数人8高级管理层员工受训比例%100高级管理层员工人均培训时长小时110中级管理层员工受训人数人88中级管理层受训比例%100中级管理层员工人均培训时长小时110基层员工受训人数人5,952基层员工受训比例%100基层员工人均培训时长小时48

9695

指标单位2024

劳动纠纷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件0

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得分分96.6员工人均薪酬元99,582人均创收万元299.08每百万营收困难员工帮扶人数人/百万0.56

员工流失离职员工人数人41员工流失率%4.89按性别结构划分:

男性员工流失率%4.3女性员工流失率%9.4按年龄结构划分:

30岁(含)以下员工流失率%1.1930岁-50岁(含)员工流失率%1.8050岁以上员工流失率%13.54

产品安全与质量年度质量内审次数次8质量风险评估次数次1质量文化培训次数次146质量文化培训参与人次人次6,029质量文化培训总时长小时1,106.50报告期内发生的产品和服务相关的安全与质量重大责任事故损害涉及的金额万元0因健康与安全原因须撤回和召回的产品数量件0因健康与安全原因须撤回和召回的产品百分比%0

客户服务与权益客户满意度调查数量家102客户满意度调查覆盖率%17客户满意度得分分93.05客户投诉数量件270客户投诉解决数量件267客户投诉解决完成率%98.96数据安全事件涉及的金额万元0泄露客户隐私事件数量件0泄露客户隐私事件涉及的金额万元0

指标单位2024

创新发展研发投入金额万元42,73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36研发人员数量人903研发人员占比%14.92按性别结构划分:

男性研发员工人数人821女性研发员工人数人82按年龄划分:

30岁以下(不含30岁)研发员工人数人9930-40岁(含30岁,不含40岁)研发员工人数人44740-50岁(含40岁,不含50岁)研发员工人数人17350-60岁(含50岁,不含60岁)研发员工人数人184按教育程度划分:

博士研究生研发员工人数人2硕士研究生研发员工人数人25本科研发员工人数人324专科研发员工人数人291专科以下研发员工人数人261

知识产权保护申请专利数量件163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件48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件114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量件1软件著作权申请数件4授权专利数量件24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件0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件24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量件0有效专利数量件210每百万营收有效专利数量件/百万元0.012著作权数量件24每百万营收著作权数量件/百万元0.0013软件著作权数量件24每百万营收软件著作权数量件/百万元0.0013

9897

指标单位2024

供应链管理供应商数量:家4,922中国大陆供应商数量家4,916港澳台地区供应商数量家1海外供应商数量家5供应链重大风险与影响事件数量件0

中小企业款项报告期末应付账款(含应付票据)余额万元105,006报告期末应付账款(含应付票据)余额占总资产的比重%6.88

税务管理

缴纳税费金额万元23,916

公益活动公益活动志愿者参与人数人199公益活动志愿者人均参与时长小时14雇佣当地员工数量占比%53.49

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投入金额万元65乡村振兴惠及人数人6,408每百万营收帮扶人口数量人/百万0.35

教育基金教育基金收益万元34教育基金用途教育帮扶万元14改善教学条件万元5帮扶人数人117

治理范畴

指标单位2024

组织构成及职能党支部数量个67党员数量个1,491董事会人数人9

董事会博士人数人2

指标单位2024董事会硕士人数人3董事会本科及以下人数人4董事会男性人数人7董事会女性人数人2独立董事人数人3非独立董事人数人6执行董事人数人330岁-50岁(含)董事人数人350岁以上董事人数人6召开董事会次数次15董事会成员出席率%100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次7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次5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次1监事平均年任期年3监事会人数人3

监事会博士人数人0监事会硕士人数人1监事会本科及以下人数人2监事会男性人数人3监事会女性人数人0外部监事人数人0职工监事人数人130岁(含)以下监事人数人030岁-50岁(含)监事人数人150岁以上监事人数人2召开监事会次数次8管理层平均年任期年3管理层人数人7管理层男性人数人7管理层女性人数人030岁(含)以下管理层人数人030岁-50岁(含)管理层人数人150岁以上管理层人数人6

10099

指标单位2024

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

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培训时长小时56反贪腐岗位人员数目人579管理人员反贪腐培训总次数次6员工反贪腐培训总次数次32管理层参与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培训时长小时9员工参与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培训时长小时47接受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培训总人数人491接受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培训的董事人数人9接受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培训的管理层人数人7接受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培训的员工人数人475接受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培训总人数占比%8.11

接受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培训的董事人数占比%100接受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培训的管理层人数占比%100贪污诉讼案件的数目件0

投资者关系管理路演次数次0投资者交流会次数次3接待投资者人数人20平台回复次数次8投资者问题回复率%100投资者电话接听频率次平均每天约一次

股东权益召开股东会次数次5股东会合计审议通过议案个24股东会董事出席率%100

信息披露披露的定期报告数量个4披露公告数量个183发布的临时公告数量个119

风险经营报告期内因公司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诉讼或重大行政处罚的涉案金额件0重大诉讼数量件0仲裁事项数量件0违规处罚次数次0违规处罚总金额元0

指标单位2024

审计工作公司专项审计项5子公司经营管理审计项数项4全年累计审减金额万元63指标索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披露索引

披露要求对应的本报告章节(相关议题未披露的,根据《指引》第七条要求进行充分说明)应对气候变化环境篇减排降耗,碧水凌河【气候变化,低碳治理)关键绩效表污染物排放环境篇减排降耗,碧水凌河【系统治理,绿色升级】关键绩效表废弃物处理环境篇减排降耗,碧水凌河【系统治理,绿色升级】关键绩效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篇减排降耗,碧水凌河【生态保护,和谐发展】关键绩效表环境合规管理环境篇减排降耗,碧水凌河【系统治理,绿色升级】关键绩效表能源利用环境篇减排降耗,碧水凌河【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关键绩效表水资源利用环境篇减排降耗,碧水凌河【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关键绩效表循环经济环境篇减排降耗,碧水凌河【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关键绩效表乡村振兴社会篇多维助力,责任协同【公益践行,社会共益】关键绩效表社会贡献社会篇多维助力,责任协同【公益践行,社会共益】关键绩效表创新驱动社会篇多维助力,责任协同【科技引领,规范创新】关键绩效表科技伦理

社会篇多维助力,责任协同【科技引领,规范创新】经公司ESG相关议题重要性评估,该议题不具有财务重要性或影响重要性,未严格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中的具体要求披露内容。供应链安全社会篇多维助力,责任协同【责任协同,链通共进】关键绩效表平等对待中小企业

社会篇多维助力,责任协同【责任协同,链通共进】经公司ESG相关议题重要性评估,该议题不具有财务重要性或影响重要性,未严格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中的具体要求披露内容。产品和服务安全与质量社会篇多维助力,责任协同【质量为先,标准为纲】关键绩效表数据安全与客户隐私保护社会篇多维助力,责任协同【科技引领,规范创新】关键绩效表员工社会篇多维助力,责任协同【安全为基,保障权益】关键绩效表尽职调查

经公司ESG相关议题重要性评估,该议题不具有财务重要性或影响重要性,未在报告中披露相关内容。利益相关方沟通议题重要性评估【利益相关方沟通】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治理篇严治筑基,精管增效【诚信立业,责任供应】关键绩效表反不正当竞争治理篇严治筑基,精管增效【诚信立业,责任供应】关键绩效表自主披露的议题:党建引领治理篇严治筑基,精管增效【党建铸魂,创新赋能】自主披露的议题:股东权益保护治理篇严治筑基,精管增效【治理筑基,规范护航】

102101

免责声明本报告所包含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公司所刊信息真实准确,若有与法定披露文件不一致之处,以法定披露文件为准。本报告若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公司未来行动的约束,本公司无义务且不承诺会对本文件所刊载前瞻性陈述(如有)作出修订。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披露索引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

关于本报告走进凌钢董事长致辞议题重要性评估治理篇严治筑基,精管增效战略引领,永续发展G1.1;G.4.1;G.4.2党建铸魂,创新赋能G.1.1;G.2.2治理筑基,规范护航G.1.2;G.1.3;G.3.1;G.3.2;G.3.3;G.4.1风控固本,合规致远G.2.1;G.2.2;G.5.1;G.5.2诚信立业,责任供应G.2.2;G.2.3社会篇多维助力,责任协同安全为基,保障权益S.1.1;S.1.2;S.1.3;S.1.4;S.1.5科技引领,规范创新S.2.3责任协同,链通共进E.1.2;S.3.1;S.3.2质量为先,标准为纲S.2.1服务提质,客户至上S.2.2公益践行,社会共益S4.1;S.4.2;S.4.3;S.4.4环境篇减排降耗,碧水凌河气候变化,低碳治理E.3.1;E.3.2;E.3.4;E.5.1;E.5.3;E.5.4系统治理,绿色升级E.5.5;E.5.6;E.1.4;E.2.1;E.2.2;E.2.3资源高效,循环利用E.1.1;E.1.3;E.1.4;E.5.1;E.5.2生态保护,和谐发展E.5.4关键绩效表

E.1.1;E.1.2;E.1.3;E.2.1;E.2.3;E.3.1;E.5.4;S.1.1;S.1.3;S.1.4;S.2.1;S.2.2;S.

2.3;S.3.1;S.4.2;S.4.3;S.4.4;G.1.2;G.2.2;G.4.1;G.5.1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