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荣股份(301223)_公司公告_中荣股份:关于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时间:

中荣股份:关于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10-28
证券代码:301223证券简称:中荣股份公告编号:2025-053

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的要求,现将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公告如下: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概述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了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资产与财务状况,公司对合并报表范围内的2025年9月30日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无形资产等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并对应收款项回收的可能性,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无形资产等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公司部分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应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和金额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2025年9月30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包括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和资产减值测试后,计提2025年前三季度各项减值准备损失详情如下表:

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名称本期金额(损失以“-”号填列)
1、信用减值损失866,626.42
项目名称本期金额(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912,605.84
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45,979.42
2、资产减值损失-23,809,538.80
其中:存货跌价损失-23,809,538.80
合计-22,942,912.38

二、本次计提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一)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的确认标准和计提方法

1、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应收款项

组合类别确定组合的依据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
应收账款——账龄组合账龄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应收账款——合并范围内关联往来组合合并范围内关联往来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其他应收款——合并范围内关联往来组合合并范围内关联往来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其他应收款——账龄组合账龄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其他应收款账龄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2.账龄组合的账龄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

账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其他应收款预期信用损失率(%)
账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其他应收款预期信用损失率(%)
1年以内(含,下同)5.005.00
1-2年10.0010.00
2-3年20.0020.00
3-4年50.0050.00
4-5年80.0080.00
5年以上100.00100.00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账龄自款项实际发生的月份起算。

3.按单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应收款项的认定标准对信用风险与组合信用风险显著不同的应收款项,公司按单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标准和计提方法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

三、本次计提减值准备对公司的影响本次计提减值准备,将导致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减少22,942,912.38元。本次计提减值准备未经审计确认。

四、关于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合理性说明

公司本次计提减值准备事项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政策的规定,体现了会计谨慎性的原则,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能够公允地反映公司截止2025年9月30日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情形。

特此公告。

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附件: ↘公告原文阅读
返回页顶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