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荣昌生物的电话会议很多人感觉不如中报时的业绩说明会让人兴奋,但昨晚认真消化后,个人对该公司的未来发展,再次充满信心。闲话少说,直接上“干货”。帖子较长,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关于荣昌生物明星产品泰它西普的内容最多也最重要,毕竟它是构筑荣昌生物“护城河”的核心平台型产品之一。第二部分是关于RC148,虽然是一句话掠过但透露的信息至关重要;第三部分为王威东董事长的总结展望。务实的表态,更是让人感觉荣昌生物真的“稳”住了!
第一部分
从泰它西普的八大“干货”
观其B细胞领域的王者“气象”
泰它西普从销量来看,其中风湿占大头,肾科占三成,MG Q3新患大幅增长,预计下半年比上半年增长一倍。
医生对于泰它西普治疗MG数据非常认可。包括其作用机制,对患者的获益也是非常的期待和认可。今年进入三季度以后,泰它西普治疗MG的新患数量在快速增长。所以荣昌表示,对明年放量有非常好的一个预期。
一)海外BD进展介绍
大家关心的泰它西普海外MGⅢ期临床研究的进展情况,据介绍,(海外)临床研究方案基本(和中国)相同,稍微有点差别,目前正在按计划推进。MG最重要,第二要推的是干燥综合征。推进临床研究需要大量资金,其他适应症(海外)暂时没有计划。
最近Vor股价下跌厉害,有人甚至问“会否有退市风险?”回答认为,美国创新药公司股价波动正常,暂时没有看出有退市风险。行权问题上,荣昌生物23%的Vor股权,因国家有ODI(对外直接投资)的要求,目前尚未行权,公司正在推进的过程中。至于BD业务会否受关税的影响,房博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会有明显的影响。
二)IgA肾病领域与竞品的关系解析
●某溶胶囊是唯一进入医保的产品,今年是放量年,销售快速增长。泰它西普基于最优的疗效,是目前被使用得最多的生物制剂。
●依普**今年获批IgA肾病适应症,但1.69万元/盒的价格,导致患者使用受限.
●April单抗预计明年初获批IgA肾病适应症,预估单支价格也在2万元左右。
总结说明:
A.明年泰它西普主要的竞争对手还是某溶胶囊,但后年随着其他产品进医保,竞争格局又会有变化。
B.与激素相比,泰它西普起效更快、疗效更优、可长期安全使用、副作用更低(激素副作用如满月脸、体重增加、高血压等)。
C.与补体类药物相比:
1.作用更全面(抑制全身B细胞和浆细胞,抑制全身Gd-IgA1和抗Gd-IgA1抗体 VS 抑制下游补体的炎症反应,对致病性IgA1的生成没有抑制作用);
2.疗效更优(9个月尿蛋白下降55% VS 9个月UPCR下降35%);
3.使用更方便(注射部位反应 VS 虽然是口服,但在使用前患者要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和脑膜炎球菌疫苗);
4.价格更优(千元以下/支VS16000多/瓶)
三)国内MG市场
当前创新药物增速在放缓,原因有二:
1.最早进入市的产品在存量患者使用后,进入新发患者的拓展使用阶段,但新发患者数是远少于存量患者数;
2.现在上市的新产品都是作用于MG疾病致病通路下游,使用在中重度患者急性期,患者的DOT短;泰它西普填补了目前针对gMG关键上游致病通路的药物空白。相比于作用于疾病致病通路下游的药物,泰它西普可降低疾病治疗期间的反复波动,减少患者的复发及住院,且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良好。
因此,作为唯一一个针对gMG关键上游致病通路的药物,目前所有存量MG患者都是泰它西普的适用患者(注意其“广泛性”);而所有使用泰它西普的患者,泰它西普因上述优势及当下适宜的价格,还适合长期使用(注意“长期使用”这四字带来的意义)。
四)关于干燥综合征
从机理上说,某公司的药物主要在于B细胞清除。泰它西普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非常好的平衡,适合长期治疗。
从疗效上说,泰它西普对比安慰剂组有很大优势。我们没有看到某公司三期研究的细节数据,不清楚安慰剂组数据为什么偏高。按理说安慰剂组不应该有非常好的疗效,否则这个临床试验本身质量值得怀疑。
五) 正在做狼肾的RCT研究
RCT研究,全称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是医学研究中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被广泛认为是评估医疗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方法、手术等)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金标准。
电话会议中说了,泰它西普现有获批适应症就已经包括狼疮肾,因此不会做LN(指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Ⅲ期。之所以做狼肾的RCT研究,是为了将来狼肾指南的修订使用。
六) 正启动眼肌性MGⅢ期研究,市场潜力巨大
会议中还透露,其他适应症,目前正在启动的有眼肌性MG、抗结缔组织间质性肺炎的Ⅲ期临床研究。
我查了一下资料,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是重症肌无力的一个亚型,其市场情况呈现出患者基数大、治疗需求迫切、创新药物涌现的特点,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细分市场。
据公开资料介绍,约50%的MG患者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起病,其中50%-70%的患者可能在起病2年内发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仅有20%-30%的患者会始终局限于眼外肌。
目前 ,全球重症肌无力患者数量持续攀升,2021年全球患者约110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20万人。在中国,重症肌无力患者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1年达到21万人,预计到2030年达到23万人。其中,成年型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占成年型重症肌无力的15%至20%,儿童型重症肌无力约占我国重症肌无力患者的20%。
虽然目前竞品不少,但泰它西普治疗gMG的Ⅲ期临床研究已达到主要终点,从10月底在美国神经肌肉与电诊断医学学会(AANEM)年会上,以“最新突破性研究”口头报告的形式重磅发布的成果来看,其惊艳的数据让它有望 “为全球患者带来变革性的疗法”,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竞争者。
七) 正启动抗结缔组织间质性肺炎Ⅲ期临床研究
抗结缔组织间质性肺炎(CTD-ILD)是结缔组织病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中国CTD-ILD患者数量达到240万人,患者基数庞大,凸显了该疾病在中国的重要医疗负担。
●CTD-ILD平均生存期仅5-10年,堪比癌症,患者对有效治疗需求迫切。
●随着诊断技术提升和疾病认知增强,确诊患者数量持续增加的同时,也为治疗干预提供了更早的时间窗口。
●CTD-ILD患者面临严重的预后挑战,现有治疗方案效果有限,急需更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为创新药物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CTD-ILD已被纳入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为相关药物的研发、审批和医保支付提供了政策支持,加速了创新药物的上市和可及性。
目前 ,CTD-ILD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剂类和抗纤维化药物,泰它西普作为新型生物制剂,已启动CTD-ILD的三期临床试验,直接针对所有自身免疫结缔组织病最严重的肺部并发症,无需对基础病逐一进行临床研究,节省时间和资金,有望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八) 关于泰它西普未来布局
会加强B细胞领域包括BLys/APRIL及其他分子的布局,积极推出B细胞相关的双抗或多抗分子,占领更广的市场,同时加深护城河,巩固在这个领域的优势地位。
第二部分:关于RC148
RC148的BD,这是荣昌生物今年的重要工作,正在积极交流推进中
第三部分:王威东董事长信心满满”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
荣昌生物的财务结构在前三个季度,特别是第三季度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应该说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这个改善最终要体现在公司的盈利上。
从亏损的这个角度来看,从去年的亏损14亿,到今年前三个季度亏损五个多亿。年初定的目标大概要亏损9个亿。内定的目标是要减亏一半,大概亏损7个亿。从现在的情况看,如果不计BD的情况下,第四季度预计亏损额的比例会减少50%以上。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改变。
这个改变是多种动力促成的结果,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商业化、BD、研发、管理费用。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在不断的优化和升级,管理效率、速率也在提升。前三季度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第三季度下降的幅度比较大,第四季度还有20%以上的降幅,明年还会保持下降的趋势。总体来看,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在大幅度地产生本质性的提升。
王董说:“公司的管理层以及我们的同事都对明年以及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荣昌生物未来的发展蓝图也更加清晰和可及。相信我们会有更好的业绩来回报投资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