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期流动性转向预期较强
1月至今,上证指数向上突破前期振荡区间,再次站上3600点,两市日均成交金额1.18万亿元,较2020年12月日均值增长约45%,北向资金和两融资金净流入近千亿元。不过3600—3700点区域为2015年以来运行区域上沿,叠加内外流动性转向风险,市场对于会否出现全局性牛市存在分歧。从结构看,上证50和沪深300均已突破2015年牛市高点,中证500则仍处于低位,结构性牛市特征显著。
短期流动性充裕,中期存在流动性转向风险。元旦至今,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金额边际走低,周三、周四逆回购金额已降至20亿元,创多年新低;但银行间市场利率稳中有降,DR007和R007利率均较去年底水平下降约50BP。相比短期流动性,中期流动性转向预期较强。从最新公布的去年12月金融数据看,社融增速、M1—M2增速同步回落,其中M1增速回落幅度较大,随着国内经济恢复常态,社融增速和M1—M2也将向中性区域回归,向下缓慢靠近名义GDP增速。关于货币政策向中性回归的速度和节奏,一季度是较为直接的观察窗口,边际上虽为传统信用投放旺季,但考虑到目前为止,尚未提前下达部分地方债新增额度以及房地产相关贷款新政,1月金融数据大概率较去年同期有所走弱,但走弱幅度更为关键,若超预期则将强化流动性转向预期,对市场带来较强的调整压力,流动性溢价将边际显著收缩。
本轮境外一致性宽松周期初现退出讨论。2020年12月美联储会议纪要出现关于“缩减QE规模的讨论”,即最大就业和通胀目标达到后,美联储会像2013—2014年一样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虽然美国疫情在2020年12月再度恶化,当前日增新冠病例仍屡创新高,但并未影响美国经济景气度预期,12月美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均创新高,2021年美国将进入确定性的经济加速修复周期,超常规宽松政策退出也将显现。不过考虑到疫情对非农就业人数的冲击,美联储的QE实质性退出时点尚早,年中前后将为QE退出预期升温敏感时机。
整体而言,疫情之后的风险偏好上升,主要基于超跌修复和全球一致性宽松带来的流动性溢价,而流动性溢价则将随着全球经济回归常态而收缩。流动性预期的转向将带来市场风险偏好的短期冲击,之后上涨驱动将来自经济和盈利持续向好。现阶段国内流动性预期处于转向观察期,美国流动性预期则处于转向萌芽期,若转向确认则将带来短期冲击,反之则可能带来核心指数泡沫化上涨。结构上,全球一致性宽松同步带来资产荒,资金聚焦于少数优质企业,机构抱团特征显著,但同时也将带来抱团兑现的阶段性流动性风险。理性估值看,上证指数3600—3700点为短期合理区间上沿,若无流动性超预期推动,继续向上空间有限。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责任编辑: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