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再度火爆。10月25日上午,特斯拉某单店销量突破80台,一般情况下,这家店的销售规模是10-20台一天。目前,在沪牌竞拍越来越困难,价格也在上涨。
这两天的盛况不仅在特斯拉的门店里,在线下,新能源汽车的许多商店也很受欢迎。在其中,有属于汽车制造新势力的蔚来,以及传统汽车公司旗下的荣威。10月24日下午,上海公布最新交通管理办法,上海对外标志“限行”规定升级为。一方面,内环高架外部标志的限制时间将从11月2日开始延长,另一方面,明年五一假期后,内环的地面道路也将在有限的时间内开放。
外地车牌在上海举步维艰,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尽快购买新能源汽车,申请“绿牌”已经成为最安全快捷的解决办法。
上海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其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额约占中国总销售额的10%。但需要指出的是,很难说这一轮限制升级会在多大程度上增加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事实上,这几年来,“绿牌”已经成为除了拍牌的合适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相关需求也有所释放。在此基础上,很难具体评估有多少消费者会因为限制升级而转投新能源汽车。
数据显示,过去5年,尽管新能源汽车“绿牌”分流,但沪牌的中标率仍然不高,2015年约为5%,2020年约为10%。从价格上看,2015年沪牌均价为8.07万元,2020年涨到9.06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促进2020年的汽车消费,上海还增加了4万沪牌的额度,看之前2019年的数据,沪牌胜率不到6%,均价8.96万元。
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原因
上海的这一轮限制升级政策将进一步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本地销售
那么,上海限行升级政策会在多大程度上带动新能源汽车在上海的销量呢?分析给出的数量分别是10万辆和8-13万辆。后者是根据新能源汽车,目前的渗透率计算的,假设每年有5%-8%的需求被迫转向新能源汽车。据《2019年上海市综合交通运行年报》统计,上海其他省市共有167.4万辆车牌乘用车
然而,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绿牌”已经成为沪牌的替代品,新政出台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很难辨别他们是否因为限制的增加而购买了新能源汽车。新政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影响肯定是正面的,但实际的转化要看167.4万辆的大概结构来分析。
从这两天急于买车的消费者特点来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刚需要的使用受到明显影响,短期内解决不了,因为沪牌难拍;另一个是之前有收购新能源汽车的计划,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下决心。
从某种程度上说,最近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是现有需求的提前释放。随着对外国牌照车辆限制的升级,另一个担忧开始出现:上海的新能源汽车牌照有一天会收紧吗?
(新政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拉动)评价的维度可以从长期以来沪的国外品牌汽车数量的角度切入,看看日常出行正好需要多大的比例,再看看这些国外品牌车主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比如拍沪牌的照片买燃油车,买新能源的车,选择公交出行。在上海,库存的167.4万辆江浙牌照等外牌的车辆中,平时不怎么开车,只在周末或者回老家的时候开,不会有特别旺盛的需求,会马上换新能源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