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10点,被誉为厦门“第一高楼”的厦门国际中心因无人出价而以流拍结束。拍卖项目名为“厦门国际中心、厦门宝嘉中心项目资产捆绑”,起拍价36.4亿元,预估价近52亿元,涨价1500万元。拍卖于10月21日上午10时开始,竞价期持续一天,吸引了3万多名围观者。
根据官网的拍卖信息,厦门国际中心及副塔楼厦门宝嘉中心资产在第二次拍卖中的起拍价为29.12亿元,比此前的36.4亿元低20%,厦门第一高楼降价7亿。该项目于10月22日首次在阿里拍卖中拍卖,但最终拍卖以流拍结束。
无人问津的52亿估值标的物
厦门国际中心位于厦门 鹭江道,与鼓浪屿隔海相望,总建筑面积约18.5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339.88米,地下4层,地上61层。它集超甲级写字楼、单元式办公、高端会所、观光旅游于一体,是厦门“高、新、特”工程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据公开信息,项目建成后,成为福建第一高楼。
拍卖公告显示,厦门国际中心一期工程已经封顶,玻璃幕墙基本完工。二期规划地上建筑面积17840.1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7360平方米。目前该项目未取得规划建设许可证,未开工建设。宝嘉中心项目与厦门国际中心项目相连,占地面积13041.367平方米。建设项目的性质是商业和酒店。规划地上30层,总建筑面积122,514.11平方米。
目前除基坑支护工程(2013年施工,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外,本工程未施工。根据评估报告,截至7月20日,厦门国际中心项目一期、二期在股权的房地产、办公电子车及长期投资的总市值约为46亿元。其中和厦门国际中心一期工程估价最高,办公地产占比最大,达到41.81亿元。厦门国际中心项目建设公司厦门源生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生房地产)也有一块地。厦门宝中心(2011P15地块)土地使用权、在建工程基础及前期费用市场价值约为5.99亿元。因此,本项目和厦门国际中心的总估算价值为51.99亿元。
这次拍卖价格不菲,对竞拍者的要求也相当高。其中:包括:竞买人需是中国排名前500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或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企业,或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企业;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国内行业领先企业(上年度营收不低于人民币100亿元)或国内行业十强企业(以细分行业权威机构公布的排名为准);一级资质等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但是备受关注的拍卖会最终还是被流拍了,0申请者的现状也显示出了项目的尴尬局面。
为什么厦门最高的建筑被拍卖
厦门国际中心,原名厦门邮电大厦,距今已有23年。
据当时媒体报道,厦门国际中心原名为厦门邮电大厦。早在1997年,其设计就正式通过了规划。此后,邮电大楼被划分为邮政系统。由于缺乏资金,该项目自2003年八层裙楼设计完成以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当时的邮电大楼一直是烫手山芋,虽然是主动找“婆家”。最典型的例子是,2009年12月,邮电大楼在福州海峡拍卖行提出了5亿元的“白菜价”,但没有人来出价,最终流拍。
截至2010年,福建省永榕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20亿元人民币接管,并更名为“厦门国际中心”。由厦门源生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生置业”)开发建设,其毗连项目宝嘉中心由厦门永榕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榕置业”)开发建设。当时,已经烂尾了十几年的邮电大厦变身为厦门第一高楼,而此后的命运便与永榕电力的实控人李炳江休戚相关。
2012年,厦门国际中心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原本预计2017年完工,成为鹭江道全新的标志性建筑。然而,在玻璃幕墙基本完工后,2016年前后,源生地产和永榕地产因实际控制人李炳江资金的链条断裂,再次停工。
2017年,随着李柄江京朋公司金融业务暴雷,度日维艰源生地产和永榕地产于今年7月正式进入破产重组阶段。
今年8月初,一份《关于公开招募厦门源生置业有限公司、厦门永榕置业有限公司名下资产意向竞买方的公告》受到市场关注。可能没有合适的投标人。9月,这一公告再次发布。
关于厦门第一高楼降价7亿就介绍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