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常忙碌的家长来说,每日的接送孩子可以说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事情,也占据着家长的一部分时间,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每天要忙着上班,很多家长没有办法准时的往学校跑。基本上就把孩子放在了午托或者晚拖里。这些托班不仅收费价格高,孩子的日常生活质量以及学习情况难以得到比较好的照顾。对于家长来说,这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那么,深圳中小学拟延后两小时放学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深圳拟将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所有学生的下课时间推迟2小时。
深圳市教育局发布了《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拟对课后延时服务做一些新的规定。
1、面向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所有在籍学生;
2、正常上课日的下午,延长两个课时;
3、服务内容为自主作业、教师答疑,就近去少年宫、美术馆、社区活动中心等活动;
4、不得给学生布置任何形式的作业,不得统一补课或变相统一补课;
5、由学生及家长自愿选择参加,学校不得收费。
一、延时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所有在籍学生
服务时间:原则上为正常上课日的下午,延长两个课时,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二、服务内容和方式
学校可根据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要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有关要求,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学校课后延时服务。
①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社团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展学生自主作业、教师答疑辅导等学习活动。
②整合资源,按规范程序适当引入社会机构为学生提供课程服务。
③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活动中心、少年宫、科技馆、高科技企业、德育教育基地、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文化馆等场馆,开展参观、学习、训练、体验等活动。
三、课后延时服务背景
1、缓解中小学生上学、放学时间与家长上下班的冲突;
2、为帮助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给家长减负;
3、杜绝教师私自在校外办班,更专心校内辅导。
“四点半活动”其实很早之前就有试点了。
2015年-2018年,深圳开展“四点半活动”试点工作,先后有320所学校成为“四点半活动”试点学校。市教育局经委托第三方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试点学校“四点半活动”授课、师资、学生参与度、项目受欢迎程度、家长及学校反馈、经费管理等内容,总结活动取得成效,同时为全面推进此项工作查找存在问题:
1.受相关政策约束,校内教师参与活动管理工作无法获取相应报酬,一些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2.活动课程丰富性不够、个性化不足、开展的频次相对较低;
3.按照原每生每年补贴350元标准,难以满足活动需要,学校用于支付外聘教师课酬、教学器具和场地等费用不足,生均成本约需1000元/年;
4.学校购买服务引入社会机构缺位,尤其在资质认定和资源匹配方面缺乏。
《实施意见》指出,校内教职工可以参与四点半活动,按照每人每次(2个课时)不低于150元、不高于300元给予补贴,且月补贴总额不超过班主任津贴额度。《实施意见》对本校教职工、遴选社会机构或外聘教师、学校责任、课程管理等均作出具体要求,校内教职工参与课后延时服务不得挂靠社会机构,且引入校外机构服务课程不得超过费用总量的50%。
不过这目前还是在意见稿阶段,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如果能够实施的话,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项比较好的事情。
关于深圳中小学拟延后两小时放学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晚放学,学校会收费吗?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有对华晨集团正式破产重整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往期相关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