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生发明捡乒乓球机器人,这个女孩是哪的人,是哪个学校的?
这个能完全自动拿起乒乓球的机器人,诞生了:在捡拾,它不仅可以自动发现散落在墙上的乒乓球,还可以一次性将一定数量的球倒入收集器中。
捡球如此聪明的机器人,实际上是15岁的姚妍,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的三年级学生。
2019年被评为金山区科学院小研究员,2020年因科技创新获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提名奖。
设计流程介绍:
发明家姚妍说,这个机器人的灵感来自农田里的收割机,她想利用机器人帮助打扫学校体育馆的阿姨们减轻捡球的负担。
“当时,我想起了机器人在学校科技界学到的知识。”姚妍说,如果能设计一个捡乒乓球的机器人,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捡球的效率。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姚妍首先在网上搜集了大量与机器人砸球相关的发明专利。“一方面寻求和收集灵感,另一方面也保证作品的新颖,不会有和别人类似的设计。”
然后是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有些设计理论上可以存在,但实际上做不出来,因为我们没有加工工艺和材料。”姚妍的讲师孙川飞说:“所以她必须设计出能够在我们现有技术下生产的产品。”
起初,姚妍想模仿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把乒乓球吸到机器上,但一直没能实现。后来分析,原因是电机功率太小,无法提供负压吸起乒乓球。
后来考虑安装机械爪接球放入桶内,但是定位是个问题。“机器没有眼睛,很难准确把握。”
仅仅想象是不够的,还要从“收割机”那里获得灵感。
经过多次尝试,小姚从收割机中获得了灵感。
像农场收割机一样,姚妍在机器人,的前端设计了一把铲子,铲子上方安装了一把滚筒扫帚。机器人开车时把乒乓球铲进了簸箕。在传感器的检测下,当铲子中的乒乓球数量达到一定量时,通过旋转装置将球一次性倒入收集器中,从而达到高效捡球的目的。
捡乒乓球机器人能申请专利吗?
可以,根据《专利法》第26条,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第二十七条规定,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应当提交请求书、外观设计图片或者照片、外观设计概要等文件。
发明符合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要求,不违反专利法的,可以申请专利。其实很多同学都申请过专利,大部分都是日用品,实际申请领域没有限制。
中学生申请专利的比例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加,体现了学生较强的创新能力。那么中学生申请专利有什么优势呢?
对于未来,如果学生有自己的专利,就有了无形资产,通过专利转让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性。
接下来是专利流程相关事宜。一般的专利申请流程有这些:
申请:上传完整信息,当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第二天返回专利申请文件及专利号复印件。
受理: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7个工作日内发出受理通知,申请费将在收到受理通知之日起2个月内支付。
初步审查:初步审查比较简单,专利局会对上述事项出具补正通知书,由申请人补正。
实质审查:实质审查在发明申请公开后开始。审查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指出实质性缺陷。
15岁女生发明捡乒乓球机器人相关知识就介绍到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看看下一步准备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