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面临停产风险,是什么情况?和什么有关?
上汽大众作为中国的一线汽车品牌,很多人都很熟悉。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上汽大众在中国的累计销量超过125万辆。今天(12月5日),据报道,上汽大众从12月4日开始停产,一汽大众从12月初起也将进入停产状态。而影响南北大众停产的主要原因是芯片供应不足。
据了解,芯片的短缺将导致没有法生产的两个模块,即车身稳定系统和车载电脑。
海外大型晶圆厂和包装检测厂纷纷宣布停产,意法半导体公司罢工,导致全球半导体严重短缺。这其中,传统汽车平均每辆车用到 70 颗以上的 MCU 芯片缺货程度较高,国际 MCU 芯片大厂的产品出现全线延期。
大众汽车如何回应?
大众汽车集团公共关系部相关负责人徐颖,(中国)表示,大流行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影响了芯片某些特定汽车电子零部件的供应。中国市场的全面复苏进一步促进了需求的增长,使形势更加严峻,导致一些汽车生产中断的风险。
大众中国回应说,尽管芯片的供应受到了影响,但情况并不像传言的那样严重,该公司目前正在寻求一个解决方案来管理。
徐颖表示,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已与总部和相关供应商协调,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目前,相关车辆的客户交付没有受到影响。
据业内人士分析,除了芯片,上游外资企业产能不足外,汽车消费的快速恢复导致中国相对稳定后需求旺盛,因此供需矛盾加剧。芯片汽车可以简单分为前装芯片和后装芯片,前装95%以上是进口,后装80%以上是进口。
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网上教学,家庭办公,网上购物等。对电子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大量的生产能力逐渐转移到电子消费品类别。与此同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自下半年以来,汽车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复苏趋势。因此,芯片企业对汽车行业的供应能力不足。
现在怎么解决?
受芯片短缺影响的两个主要模块是车身稳定系统电子稳定程序和车载计算机电子控制单元。
该公司在德国大陆柏林分公司表示,尽管半导体制造商已经通过扩大产能做出了回应,但可能需要6至9个月的时间来提高产能。据德国,业内人士称,芯片汽车的短缺可能会影响中国,的汽车生产,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2021年。
德国-based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也表示,全球采购市场目前面临某些半导体零部件的短缺,没有汽车供应商可以置身事外,博世将尽最大努力保持供应稳定。
此外,世界十大半导体制造商之一、主要从事汽车功率半导体产品的德国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表示,正在追加投资奥地利新芯片工厂,以增加产能。英飞凌日也在本月4日的声明中表示,全球汽车产量预计将在2021年增加,公司将相应调整全球产能。
目前很多车企都在积极应对。例如,德国和大众将通过全球供应链协调解决问题。然而,许多芯片制造商表示,供需失衡可能会持续到明年,而芯片的价格已经上涨。
同样在4月4日,芯片, 荷兰汽车的供应商日, 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表示,已经开始准备涨价。恩智浦说,由于芯片原材料价格的急剧上涨和芯片,的严重短缺,该公司不得不提高其所有产品的价格。
面对产品严重短缺和原材料成本增加的双重影响,恩智浦决定全面提高产品价格。据业内人士透露,未来一年晶圆供应将继续紧张,恩智浦产品价格涨幅可能从5%跃升。此前,日瑞萨也表示,将从明年1月1日起在日调整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等产品的价格。
截至4 日,收盘,涨幅英飞凌和恩智浦的股价均超过3%。
博世集团和大陆集团,以及芯片的其他供应商都需要提高半导体元件的生产能力。每家公司都将提及其在亚洲的生产能力,并增加其在中国的生产能力,以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
上述关于大众汽车面临停产风险,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大家阅读。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可以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