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今日股市 > 引发全国物价再现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物价负增长会带来什么影响

引发全国物价再现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物价负增长会带来什么影响

时间:2020-12-14 11:07:15

  引发全国物价再现负增长,具体是什么情况?

  随着猪肉物价持续下跌、油价下跌,以及去年高基数的影响,11月份CPI同比增速转为负值,这是2009年2月以来涨幅CPI同比负增长区间。

  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CPI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6%;PPI同比下降1.5%,环比上升0.5%。

  根据许多专家的分析,CPI的负增长可能会持续到明年第一季度,但中国经济目前没有通缩基础,短期内的价格因素不会对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消费价格涨跌幅.png

  原因是什么?

  像猪肉这样的食品价格下降是主要原因。

  上一次CPI持续负增长发生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从2009年2月到当年10月。不像上一次主要是内外需求同步减少造成的,这次主要是猪周期推动的。

  CPI的负增长与基数效用有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食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CPI一直在持续上涨,直到今年1月春节后才开始回落。基数效用较高表明,自今年下半年以来,CPI增长率将继续下降。另一方面,食品价格同比增速由涨转跌,是CPI跌破预期的主要原因。

  随着“六保”和“六保”在各地区、各部门的不断推进,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与去年同期相比,CPI下降了0.5%,其中食品价格从上月的2.2%下降了2.0%,影响C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这是推动CPI由涨转跌的主要原因。

  食品方面,猪肉物价下降12.5%,比上个月高9.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60个百分点左右。鸡蛋、鸡肉和鸭肉的价格跌幅均扩大,而涨幅新鲜蔬菜价格下跌,非食品价格较上月持平下跌0.1%,影响消费物价指数下跌约0.06个百分点。在非食品类商品中,运输和通讯价格下降了3.9%,而其中的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了17.9%和19.6%。

猪肉价格.png

  CPI还会继续下降吗?

  今年,中国经济应该是从低迷走向复苏的转折点。主要判断依据是这几年开始克服经济下行压力,重点扩大需求。今年疫情的影响加剧了需求不足的矛盾,所以今年更明确地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础,特别是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畅通国内流通,促进国内和国际经济的双重流通。这个过程包括中国经济开始反弹和上升的周期。在此背景下,扩大内需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企业的订单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情况会更加活跃。这时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从供大于求逐渐发展到一般的供需平衡,会对未来的价格走势产生向上的拉动作用。

  猪肉的物价什么时候会稳定下来?

  从今年来看,猪肉涨幅的价格已经迅速下降,这表明我们增加生猪供应的政策的效果正在迅速显现。然而在此基础上,需要注意的是,猪肉的价格持续下跌,对猪肉的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保持生猪的生产和供应总体稳定,尽可能淡化其周期性波动特征,使猪肉,整个的价格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基础,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要使市场价格的调整与整个生猪的生产发展相协调,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消费价格分类别.png

  如何看待11月CPI同比环比下降?

  价格变化是市场供求关系的表现。经济增长的特点是周期性变化。在经济上升周期中,需求一般引导供给,此时供给不足,价格涨幅上涨。在经济低迷时期,供大于求,涨幅物价普遍保持在较低水平。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自2010年以来一直在下降,去年的GDP增长率从10.3%下降到6.1%,今年可能会更低。在这个过程中,从宏观经济总量关系来看,整体供大于求。在这种背景下,低价是涨幅的一个基本特征。当然,今年涨幅的价格更低,这也包含一些特殊因素。

  尤其是2019年“猪周期”的出现,对食品价格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2019年,虽然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但去年的CPI较涨幅超过4%,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其效果表明,今年猪肉供应量大幅增加,因此涨幅猪肉价格大幅下降,“猪周期”的影响在今年下半年迅速消失。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年CPI回归经济增长下行周期的基本特征。

       全国物价再现负增长,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大众消费概念可以关注。

大众消费概念.png

标签阅读:

上一篇:美景再现!三峡库区再现水中森林是什么现象,三峡水库生态现状如何呢?    下一篇:今冬首个寒潮预警什么时候来临,速冻型降温将要来临,哪些地区降温最大

今日股市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