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中国首个月球样品实验室,并且关于有什么内容还进行公布,而这一实验室对于从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球样品进行存储、处理以及分析。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全力保障中国探月工程五大系统之一的地面应用系统执行嫦娥五号任务,本次任务中,地面应用系统不仅要完成月面科学探测、载荷在轨运行管理,探测数据接收、处理、管理等重要工作,还肩负着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后,样品的长期存储和实验室分析与研究工作。嫦娥五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由北京密云、云南昆明两个数据接收地面站和位于北京的国家天文台总部组成。而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重1731克今日也进行介绍,具体的用途将会做什么也有说明。
月球样品实验室遇到问题
中国首个月球样品实验室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封在月表真空环境下封装的设备,这个难题是我们通过不断的技术和验证,最终设计了一套方案,在真空条件下独立进行罐子的解封,在解封完之后我们再把样品转移到氮气环境下进行存储和处理。
科研团队介绍,由于月球样品产于高真空高还原的环境,很容易受到地球上氧和水的侵蚀、风化和氧化,因此在氮气环境下存储的过程中,还必须严格控制水和氧的指标。
月球土壤样品是粉末状的,很容易受到地球物质的污染,因此对它的外部环境,科学家们设计了个洁净室的条件,这样会最大限度的减少地球颗粒物质对它的污染。
在月球样品实验室,根据采样方式和样品使用的不同,此次采集回来的样品会分为钻取样品临时存储、表取样品临时存储、钻取样品永久存储和表取样品永久存储四大类。
月球样品实验室具体设备
月球样品实验室简介
国家天文台已建成国内首个“月球样品实验室”,为避免月球样品受到地球大气、水等环境污染做好了准备,已具备“地外样品”存储、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根据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规划,嫦娥五号是探月工程三期的主任务,是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收官之作,将实现我国首次月面采样返回。我国将是继Apollo 17载人登月44年后,世界上第三个完成月面采样返回的国家,极大地推动月球探测科学技术的重大跨越。
作为探月工程五大系统之一的地面应用系统,国家天文台负责科学探测和样品采集计划的制定,有效载荷在轨业务运行管理,探测数据接收、处理、解译和管理,月球样品存储、制备和处理,组织开展探测数据与月球样品的分析和研究。
与探月工程一期和二期任务不同,嫦娥五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不仅要完成月面科学探测、载荷在轨运行管理,探测数据接收、处理、管理等重要工作,还肩负着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后,样品的长期存储和实验室分析与研究工作,在工程任务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嫦娥五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由北京密云、云南昆明两个数据接收地面站和位于北京的国家天文台总部组成。国家天文台已建成国内首个“月球样品实验室”,为避免月球样品受到地球大气、水等环境污染做好了准备,已具备“地外样品”存储、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在嫦娥五号任务中,地面应用系统将执行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的科学数据接收任务;利用着陆器配置的降落相机、全景相机、月壤结构探测仪、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等科学仪器,开展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完成着陆点区域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获取与月球样品相关的现场分析数据。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后,地面应用系统将与探测器系统完成月球样品交接,在月球样品实验室完成表取和钻取样品的解封、分样和存储。月球返回样品经初步测试分析、描述和建库后,根据授权进行发布,开展长期的实验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