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完成3.6亿美元F轮融资,具体计划是什么?
1月11日,国内运动科技公司 Keep 宣布完成 3.6 亿美元 F 轮融资, 本轮融资后估值20亿美元,这距离2020年5月Keep上一轮融资时的10亿美元估值翻了一倍。
本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高瓴资本、高都资本跟投,GGV 纪源资本、腾讯、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时代资本以及 BAI 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追加投资。
据悉,目前Keep App用户数已超过3亿,会员数量已突破1000万。
Keep表示,新一轮融资后,将继续围绕家庭场景,深度挖掘大众用户的运动需求,提升健身服务的体验,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智能化运动服务,同时也会为整个运动健身行业的从业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帮助。
keep上市了吗?
目前还没有。
针对上市传闻,Keep方面回应表示,暂时没有IPO计划。
keep是干什么的?
Keep是一个app,于2015 年2月4日上线,致力于提供健身教学、跑步、骑行、交友及健身饮食指导、装备购买等一站式运动解决方案。
Keep已开设线下运动空间Keepland,并发售KeepKit系列智能硬件产品。 被 App Store 评为“2015年度精选应用”。
创始人兼CEO:王宁
王宁,90后创业者,毕业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追求极致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的双子偏执狂。运动爱好者,也是减肥成功者。希望可以
通过“Keep”帮助更多的人爱上运动,科学运动,改善人们的运动生活方式。一直坚守的创业信条——“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2016年,王宁入选福布斯亚洲首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30 Under 30 Asia”。
keep是一款具有社交属性的健身工具类应用,用户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课程,进行真人同步训练。
通过应用商店下载并安装keep,打开登录后可以选择一些运动,比如健身、跑步、kit、瑜伽、行走、骑行等。
首次登录可以获取智能训练计划,接着开始阶段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情况确认,填写身高和体重以及其他选项,最后生成训练计划,根据计划训练即可。
苹果CEO蒂姆·库克现身Keep办公室
2017年3月21日上午9 时许,苹果 CEO 库克现身健身应用 Keep 总部,Keep 公司创始人兼 CEO 王宁陪同库克进行了参观。王宁与库克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并送给库克一条编号为“80,000,001”的纪念版Keep瑜伽垫,寓意库克是Keep的第八千万零一的用户。在交流中,王宁称Keep计划在2017年年底前推出国际版,库克表示他非常愿意成为Keep国际版的第一位用户。
Keep最近的发展如何?
作为目前中国线上运动健身市场当之无愧的领先者,Keep曾先后融资6轮,并于2018年7月10日完成1.27亿美元D轮融资,由高盛领投,腾讯、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等老股东跟投。
在2亿用户和多家顶尖风投机构的鼎力支持下,Keep竟然也开始在商业化方面遭到一定阻碍,这是不是意味着整个健身赛道的瓶颈已经出现?未来Keep也好,其他的健身企业也好,是不是都很难实现商业收入成倍数的增长?未来的Keep真的还会有未来吗?
行业洗牌 健身市场仍处亢奋状态
2019年包括浩沙健身在内的诸多健身品牌跑路倒闭,近期随着keep事件的发酵,大家自然会对健身市场未来前景产生质疑,但在喧闹的吃瓜事件背后,当我们真正去分析Keep和运动健身市场后就会发现,运动健身市场的发展还远未达到瓶颈,营收成倍数增长的机会依然还有。
(1)健身用户入门容易留存难
与盲目看好相比,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业,如果能在快速奔跑地过程中集思广益地找到问题,这对于行业和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反而是个利好的因素。透过Keep所引发的行业争议,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当前的健身行业确实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这其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在于,不管是健身行业也好,健身习惯也罢,这都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健身行业,本身就是入门容易留存难的事情。
此前,就连Keep王宁都在公开场合坦言过留存难的问题。这其实是整个健身行业的一个特性。美食增肥,本质上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享受的过程,但对于小白用户而言,他们每一次健身其实都是一次“痛苦地折磨”,他们很难将健身当做一种享受,更难将健身持续下去。
在这样一种人性的影响下,不管是线下用户去健身房的频率还是线上用户打开Keep的频率,相比其他行业的用户活跃频次,总会那么不尽如意。
(2)健身市场想象空间仍旧充足
我们不能将这种行业特性当做断定健身市场瓶颈以来的一种依据。真正的中国健身行业,不仅瓶颈未到,市场潜力还不容小觑。
据调查,中国平均肥胖率达12%左右,肥胖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其中北京肥胖率高达25.9%,为全国首胖。二胖河北肥胖率为22.2%,且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
从中国的肥胖率的数据来看,在肥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重要隐患的情况下,中国人们的生活条件都是在显著提升,都在为了追求活得更好活得更久而努力。依托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在去肥胖问题和变得更加健康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对于减肥、健身的需求长期存在。只要大的经济不出问题,这个赛道前景还是很大。
在未来还有大量的肥胖人群需要健身减肥的情况下,我们今天就开始讲健身行业天花板已现,确实有些为时尚早。与此同时,相较于欧美等国家发达的健身行业,中国的健身行业还处于发展早期阶段,还需要大量的探索。且对比国外市场,中国市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真正属于中国健身行业的黄金时期还未到来。
去年,Keep迎来了数据暴涨:
在Keep日活跃用户曲线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以春节为节点,一个很陡的线直接冲上尖峰,涨幅甚至超过了去年夏天砸重金做渠道的数据。上图可见,1月到2月期间,涨幅最剧烈,3月以后,暴涨的数据才开始慢慢呈现回落趋势。
Keep的7日留存曲线看,虽然留存率较2019年有所微降,增长太快也会影响留存率。比起曲线左侧2019年5月同期,过山车一样的不稳定尖峰峡谷数据,还是好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复工和大部分城市生活秩序的恢复,Keep用户的使用时长在暴增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这也是科学的,用户开始上班了,不可抗因素带来的暴增不可能长盛不衰。
即便如此,大趋势看,整个健康和体育行业都在上升。卫生事件让用户感知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愿意为健康花时间,也愿意花钱了。业内其它几家健康、健身领域的产品也都有了大幅增长。一些在线销售健身课程、瘦身课程的团队透露,他们付费用户暴增了300%。
有健康领域创业者说,Keep运气太好了。Keep去年裁员和关店,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运营成本。卫生事件之后,全民运动热情暴涨,Keep和整个健康行业一起迎来了好时候。
KEEP完成3.6亿美元F轮融资,相关内容已经介绍完了,融资融券概念,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