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今日股市 > 福建发现240余枚恐龙足迹是哪个时期的,研究恐龙足迹有什么意义

福建发现240余枚恐龙足迹是哪个时期的,研究恐龙足迹有什么意义

时间:2021-01-14 09:34:47

  福建发现240余枚恐龙足迹,具体看相关报道:

  昨天,福建省宣布,探险队在福建龙岩市上杭县,发现了大约8000万年前的240多个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脚印,这是在福建省发现的第一个恐龙活动记录。这些脚印的长度从8厘米到55厘米不等,包括至少8种食草的蜥脚类恐龙、大鸟脚和小鸟脚。其中许多恐龙的脚印保存完好,而且清晰可见。

  目前,已清理出240多个恐龙脚印,这不仅是福建省发现的第一个恐龙活动记录,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多样的晚白垩世恐龙脚印群。

  据初步调查,化石产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目前已清理出240多个恐龙脚印。其中,至少有8种,包括食草的蜥脚类动物、大型鸟类的脚、小型鸟类的脚、食肉的大型三趾动物、二趾恐爪龙、小型动物的脚等。这些脚印的大小和长度从8厘米到55厘米不等。许多恐龙在其中的足迹保存完好,印记清晰。同时,地层剖面还保存了丰富的地质遗迹,如波纹痕迹、虫迹、泥缝、微生物等。还有显示出恐龙在湖边活动的场景。

恐龙族群.png

  研究恐龙足迹有什么意义?

  据专家介绍,这一发现是福建省恐龙化石研究的里程碑,对研究距今约8000万年前的闽西晚白垩世的古环境、古地理和古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恐龙足迹作为恐龙研究的一个新分支,不仅可以反映恐龙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还可以解释恐龙与其环境的关系,在恐龙骨骼化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集中这样一个高度多样性的恐龙足迹群占地1600多平方米,对于研究晚白垩世的地理和古生态具有重要价值。

  据了解,恐龙化石的保存需要连续的大陆沉积岩。由于燕山运动,福建省东部被大量火山岩覆盖,只有闽西和闽北有少量晚白垩世红层。此外,这些红层在白垩纪时分散在华东南部的大量断裂带中,且分散破碎,因此很难找到恐龙化石。

  然而,考古学家在闽西红层盆地发现了大量植物化石和一些双壳类化石,地球化学分析证明恐龙可以在当时的古环境中生存。

  下一步,龙岩市和上杭县将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做好恐龙足迹化石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加强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加快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发展体系。

恐龙足迹.png

  人类为什么要研究恐龙?

  1、其实恐龙研究主要是地质学的研究

  这一点可能会被很多人误解。很多人认为恐龙研究是在生物学领域,其实不然。对恐龙的研究主要是在地质学领域。

  恐龙属于古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古生物学虽然叫“生物学”,但其实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其意义在于揭示了地质运动的规律。

  就像我们知道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一样。在地质学上,我们也需要寻找地球的规律,这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猜测恐龙灭绝是由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这也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理论。

  然而,这个理论是真的吗?需要进一步讨论。

  如果恐龙灭绝是小行星撞击造成的,那其他的大灭绝呢?

  4.4亿多年前的奥陶纪大灭绝

  3.65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大灭绝

  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大灭绝

  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大灭绝

  在每一次大灭绝中,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都直接灭绝了,甚至大部分物种都从地球上被抹去了。

  未来会有大灭绝吗?之前的也是因为小行星吗?如果是,那么下一颗小行星呢?

  这些都是古生物学研究中发现的,恐龙灭绝也不例外。

  或许小行星只是辅助,内在原因是地球本身。

  现在,每天有80多个物种灭绝。是第六次大灭绝吗?从宏观进化的角度来看,是真的吗?

足迹.png

  2、恐龙灭绝过程,发生了巨大的生态位替代。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宏观生态,很难直接成功,往往是灾难造成的。

  如果没有恐龙灭绝,哺乳动物还能登上舞台吗?

  我觉得哺乳动物出现还不算晚,至少在进化上。事实上,当爬行动物出现时,哺乳动物几乎开始登上地球的舞台。但一直被压制到恐龙消失,哺乳动物正式成为地球动物王国的新主角。

  哺乳动物主宰世界,尤其是以人类为代表的哺乳动物。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就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基本上都和人类有关,比如牛、羊、猪、狗、猫等等,它们的规模远远超过野生动物。

  如果地质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人类及其相关动物的生态需求是什么?如何适应新的生态?这些都值得关注。

  甚至包括温室效应,我们应该关注多少?

  就像今天的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吗?还是地球本身处于变暖周期?

  地球历史上温度比现在高十几度,二氧化碳比现在高十倍。

  作为当今地球的霸主,人类可以说已经进化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程度,所以我们自然要去思考昔日霸主的兴衰。

  3、生态价值

  和上面类似,一大群恐龙其实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生态系统。

  当时的爬行动物可以说是天地无处不在,这种规模的生态系统与自然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维持了数亿年的稳定。

  那么,系统是什么时候开始不稳定的呢?

  大自然强大的矫正能力是如何运作的?

  为什么最终只有鸟类逃脱了大灭绝?偶然还是必然?

  如果有一些规律,我们人类需要关注这些问题吗?(虽然人类已经简单的开始保护生态)

  其实关注生物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很重要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性状的最终形成,必然是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恐龙到现在的鸟类,在逐渐适应的过程中,一定是应对自然,获得更好生存的重要因素。

  而且,生命的进化从来没有停止过,一些我们可能不关心的地方可能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进一步引发了生命的选择。

       福建发现240余枚恐龙足迹,期待有更新的发现,更有价值的研究发现。

标签阅读:

上一篇:神农架金丝猴冬日雪地觅食是正常的吗,主要分布在哪里,保护现状怎么样了,还有多少只?    下一篇:雪后大连理工惊现巨幅画作是怎么回事,大连理工怎么样,大连理工是所什么样的学校?

今日股市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