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基金投资成年轻人社交工具的消息一出现就上了热搜,众网友也纷纷表示认可。
2021开年以来,基金发行延续着去年的火热势头,短短半个月就诞生了多只“日光基金”。数据显示,新增“基民”中,90后占据了一半以上。对于新基民来说,基金不仅是理财产品,也像是是一种社交工具。年轻人曾经在茶余饭后会聊明星八卦,如今话题则变成了基金。由于对行业的了解大都来自于新闻报道,新基民做出的判断也会掺杂着身边朋友和网络大V的意见,因此这批新基民投资的基金一般都围绕着白酒、消费以及新能源这些热度最高的行业。
日前,记者在上海街头随机采访了数位基金投资者。他们普遍表示,虽然自己会通过基金经理的履历,行业的前景等信息来选择基金,但朋友或者网络大V的推荐仍然是自己买入的理由之一。
有投资者告诉记者,他的投资总额大概在接近30万,收益大概六万左右,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这些新入市买基金的投资者普遍有风险意识,但在选择上仍缺少独立的判断,更多是依据着新闻上行业的话题度高低来选择。在各类投资平台下,最常见的就是对哪个行业比较好、哪支基金比较好的提问。金伟民是雪球的大V,投资基金已有14年的时间,他告诉记者,投资股票型基金时,选择行业不能依据网络上的热度来判断,而是要从行业的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去判断。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基金投资?
投资基金虽然也存在风险,但简单不用太费心,对于股票而言投资者选择股票需要自己面对选股、风险控制、仓位管理等各种问题独立完成,往往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更是在出现盈利和亏损后因为人性影响容易让投资结果达不到预期,反而大多数股民在亏损后不会执行风险处理,结果就是越亏越多,基金虽然也有风险,不过没有股票这样繁琐,股票是让股民需要一个人完成各种对买卖的把握和风险控制流程,很多股票根本做不到这些。
把钱投资基金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了专业的事情,基金经理做了股民的事情,年轻人在工作之余就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对股市过多研究和担忧上,这反而让年轻人投资更轻松。
加上投资基金较难出现买入问题股最后退市本金全部亏损的情况,不用去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这无疑让年轻人在基金和股票方面对比就更喜欢投资基金。
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多数股民在股市投资是跑不赢基金经理的,也可以说95%的股民在信息获取和对股票的判断上与基金团队相比逊色许多,这就让股民投资股市的胜率低,风险高,慢慢的更多的人喜欢投资基金,而不再进入股市。
并且随着近几年股市行情不断向好,其它的理财产品收益普遍下降,90后年轻人不想错过股市的机会,但也不想冒太大的风险,此时选择投资基金可以采取定投的方式参与,这也满足了很多90后可能没有多少钱,但是可以每月坚持投资基金,才会看到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投资基金,而不是冒险进入股市。
这也是将来的一种趋势,很多人会选择基金多余选择参与股市直接投资,毕竟注册制到来后股市赚钱会更不容易。
基金未来热门板块?
我们常见的指数型ETF可以分为几种大类:
1、常见的大盘指数类,比如上证50、创业板、中证等等;
2、行业类,比如军工医疗、消费等等;
3、概念类,比如5G、芯片、半导体、新能源等等;说白了,就是一个从大到小的筛选过程。
如果对于指数比较看好的,大家可以尝试上证类或者创业板类的ETF,因为长线来看,牛市在即,会有不错的收益。但是短期的风险也必须牢记,因为这里不算便宜,但谈不上贵!
如果对于行业比较看好的,那么医疗、消费还是不错的,因为中国未来14亿人口的红利驱动,导致了医疗和大消费都是一个长期的方向。
军工、券商类ETF也是不错的。
也同样的,短期有调整的需求,但是长期没有问题。
最后对于概念来看,5G、芯片都是热门的,但也不便宜了。
面对现在的情况,概括为一句话:短期不便宜了,但是长期也不贵。
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想要避免短期的风险,又想要争取长期的利润怎么办呢?
两个字:"定投!
把资金拆为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按照每周、每月的方式定投,直至牛市到来停止,即可。
基金投资成年轻人社交工具的内容就是以上了,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无论什么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大家一定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