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小米正式发布隔空充电技术
昨晚小米预告了将发布一次划时代的技术革新,现在答案正式揭晓。
今天上午,小米手机官方宣布小米首发自研隔空充电技术(Mi Air Charge),有着17项技术专利,是一次革命性创新。
官方介绍,手机不插线、不用底座,无论在手上还是兜里,都能远距离无线充电!而且可以边玩边充、多设备同时充,有遮挡也不影响。
如何使用?
按照小米手机部总裁曾学忠的介绍,隔空充电需要通过小米的隔空充电桩实现,其内置5个相位干涉天线,可对手机进行毫秒级空间定位,精准探测手机位置,144个天线构成的相位控制阵列,通过波束成形将毫米波定向发射给手机,手机通过微型信标天线接收,可实现数米内5瓦远距离充电。
另外,不久小米自研隔空充电技术还可为智能手表、手环等穿戴设备隔空充电。未来客厅,包括音箱、台灯等小型智能家居产品,都可以实现无线供电设计,彻底摆脱电线束缚,真正实现客厅无线化。
至于小米隔空充电器多少钱的问题,其实我们要买的是隔空充电桩,但是价格目前还没有发布,现在发布隔空充电技术之后,相信很快我们就可以使用了,不过价格想必不会便宜,毕竟这是全国领先的技术。
充电桩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132.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为55.8万个,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隔空充电是什么原理?
无线充电是一种采用非物理接触方式来实现电能传输的技术。目前常见的电能无线传输技术有三种,分别是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无线电波式。其中电磁感应式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式,不仅充电效率高,成本也低。
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无线充电底座上安装发射线圈,在手机背面安装接收线圈,当手机靠近充电座充电时,发射线圈因接入了交流电,会产生交变磁场。磁场的变化会让接收线圈内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将能量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并最终完成充电过程。
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方式的充电效率高达80%,弊端就是只能短距离充电,充电设备需紧贴在一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开始了新的尝试。2007年,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利用电磁共振技术点亮了一个距离电源约2米的60瓦电灯泡,电能传输效率达到40%,开启了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热潮。
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与声音的共振原理相同:将一个能量发送装置和一个能量接收装置调整到一个相同的频率上,共振时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这样一个装置中的线圈就可以远距离向另一个装置中的线圈传递电能,完成充电。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技术打破了电磁感应式近距离传输的限制,将充电距离最大延长至了3至4米,并且充电时还摆脱了接收设备必须使用金属材质的限制。
雷军:小米正式发布隔空充电技术就是以上内容了,感谢大家关注。
推荐阅读:小米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