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景区百米悬崖边建厕所
广西桂平白石山景区建在悬崖边的厕所引起网友热议。视频中的厕所是由两块铁板护栏制成,身后便是百米悬崖。拍摄者称最后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忍着不上厕所。对此白石山景区回应称不用怕,厕所是有护栏的,景区设施还有待开发。
网友评论:
工作人员解释是还未开发的景区,到时候会有护栏,松了一口气。不然这样的厕所可够惊魂的
景区将露天厕所建在百米悬崖边,这上个厕所还需要有强大的心理准备啊!这个护栏装了跟没装一样,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还是尽量不要上厕所了!
不用怕,它是有护栏的,护栏则是两个锈迹斑斑的钢筋被弯得耷拉着挂在悬崖边。至少旁边还有几块铁皮挡着如厕,近看应该是看不到的,既然还没开发好就不要开放这样没有保障的景区,容易出问题的。
景区:广西桂平白石山景区
白石山位于桂平市麻垌镇白石村,距桂平市区35公里。为中国36洞天中的第21洞天,宋代开始在山上修建寺观,明代以后成为道佛兼有的旅游胜地。晋朝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曾在此修炼。
白石山海拔650米,山体石质属红色砂铄岩。按地质考古学说属“中生代”,约开始于两亿三千万年前,结束于六千七百万年前。景区面积近11平方公里。该山双峰雄峙,东为独秀峰,孤峰插天;西为莲花蕊,是白石山的主峰,悬崖奇险,天气晴朗时,方圆百里之内都可见其身影。山麓有寿圣寺、炼丹灶、面壁僧和环山古城堡,山上有青云峡、云梯、漱玉泉、会仙观以及飞鼠岩。
白石山景区景点介绍
面壁僧
游人登山,将到山麓,可见悬崖峭壁之下有一石,高约二丈,状如人立,面朝石壁,头戴僧帽,身披袈裟。县志上称之为“面壁僧”。昔达摩祖师面壁十年传为佳话,而此“僧”面壁不知几千万年矣!
寿圣寺
在白石山麓,旧名三宝殿,又称寿圣院,俗称大寺。宋嘉柘三年(公元1058年)动工兴建,历十年而成。寺前有用朱砂石雕砌的牌坊,坊高七米,宽六米,上刻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赵顼敕赐题额“寿圣寺”三字和栩栩如生的八仙像。寺的前座是三宝殿,后座高阁巍峨,左右为客厅、僧舍。寺之右侧有会真观。
白石洞天石刻
寿圣寺后峭壁千仞,上刻“白石洞天”四字,每字约一平方丈,为明代末年本县举人杨大节所书。传说他为了写好这几个大宇,付出了长达十多年的艰辛劳动。事后,他特地写了一首《纪兴诗》:“乘兴摩崖十八年,漫将名姓立崖前,山灵自有生花笔,请我狂书塞洞天。”细看“白石洞天”四字,运笔遒劲,的确有点“狂书”的味道。
景区悬崖安全管理
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政策与法规
旅游安全管理政策法规是旅游安全管理的基础,为旅游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并为其指导方向。这些政策状规对游客也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大多数游客会通过这些法规了解景区的规章制度,并自觉地遵守法规条例中的规定,约束自己的旅游行为,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2.理顺景区的管理体制
从安全管理的环节和体制来看,景区的日常工作涉及多个政府职能机构,包括城建、旅游、工商、林业、公安等诸多部门,但是这些部门、机构大多没有完全理顺彼此之间的行政关系,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尚不健全,由此导致多头领导、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普遍,形成人为的部门分割和地方割据,这种局面直接影响到景区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及办事效率,经常会出现安全管理的“二不管”地带。
3.做好安全评估工作,防患于未然
景区管理机构必须对景区内的不安全因素做出评估,找出不安全因素、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制定相应的措施,作必要的地方配置设施设备,以确保游客的安全。例如在溶洞中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的悬崖峭壁要设防护栏;在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地段安置防护网。
4.借助高科技手段做好安全预测工作
科技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景区安全管理同样可以引人高科技手段,及时为游客供准确而详细的信息,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关于广西景区百米悬崖边建厕所的相关内容就是以上了,感谢大家关注。
推荐阅读:在线旅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