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米聊服务器正式关停的消息引起热议,在微信出现之前,米聊的优势还是很大的,但在微信出现之后,米聊溃不成军,那么雷军的米聊为何输给了微信?微信有什么优势?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米聊的介绍。
米聊(MiTalk)是小米科技出品的一款免费即时通讯工具。支持多手机及电脑操作系统即安卓、iOS、Windows、Mac、Linux系统;跨通信运营商的移动端版本,通过手机网络(WiFi、3G、4G、GPRS),可以跟你的米聊联系人进行实时的语音视频对讲电话、信息沟通和图片视频收发。
2021年2月19日中午12时,米聊正式停止服务。
雷军的米聊为何输给了微信?
雷军跟傅盛聊天的时候说:我用了四十年时间,弄明白了一件事,想成大事,一定要顺势而为。
创办小米那一年,雷军四十一岁,雷军带着他的成事心法,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
成事得有人,为了做米聊,雷军从微软挖来了黄江吉。
黄江吉是个牛人,江湖人称KK,不到三十岁就成了微软工程院的首席工程师。
雷军说:KK,干! KK说:好!
于是,用了不到两个月,KK研发出了米聊。
米聊,如果你对它不太了解,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小号版的“微信”,当然,那个时候腾讯还没推出微信。
面对腾讯这个巨鳄,雷军是有预期的,雷军说:如果微信一年之后杀入,米聊有50%的胜算;如果微信三个月内杀入,米聊100%必死。
雷军不知道,他说这话的时候,另一个神人张小龙正带着他的团队在广州研发微信。
两个月后,微信上市。
米聊跟微信之间的战争正式拉开。
起初,米聊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米聊有1000万用户的时候,微信只有300万用户,而且在功能上,微信比米聊更简单,仅有即时通讯、分享照片和更换头像等简单功能。
但是,微信在其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第一、对产品细节的优化:说一个细节,比方说,你发出去的消息,如果对方还没读,米聊就会显示“未读”,如果对方看过了,就会显示“已读”;而微信在做这个功能的时候,就把“已读”、“未读”的功能去掉了,因为它想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流,不想给人带来压力。
第二、运营优势:米聊因为没有大量的服务器,再加上产品非常不稳定,导致用户登陆米聊以后,很容易掉线,曾经出现某个地区米聊用户集体掉线的情况,这给米聊用户造成极其差的用户体验;而腾讯本身就是就是即时通讯起家,既有做即时通讯产品的经验,也有大量的服务器,这让微信的运营相对稳定,用户体验比较好。
第三、流量和社交优势:微信可以实现QQ联系人导入,这就意味着,一个人一旦注册了微信,就会撬动它背后的社交链;当身边朋友都去用微信,你还会继续米聊吗?你肯定不会,因为那上面没人跟你聊。说到底,不管米聊还是微信,都只是工具,老百姓的最终需求是为了更好沟通,不管是跟熟人还是陌生人,在这一点上,微信比米聊显然更具优势。
基于以上三点优势,米聊跟微信的战争,持续了不到半年,米聊就彻底输给了微信。
现在,微信一度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而米聊早已经销声匿迹,而且它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上天。
而米聊无疑是找到了风口,也飞上了天,但是,当一只老虎同样也找到了风口,而且飞上了天,那么,风口里的“老虎”就会吃掉风口里的“猪”。
可见,风口也并不是万能的。
米聊就是风口里的“猪”,而微信就是风口里的“老虎”。
所以,雷军的“米聊”最终还是输给了马化腾的“微信”。
以上是关于雷军的米聊为何输给了微信的分析,对此感兴趣可以关注苹果M1X处理器规格曝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