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能源汽车人才有机会直接落户上海”的报道,登上了微博热搜,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去了解下吧。
2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
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业产值35%以上。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汽车网联化与智能化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形成完整供应链。
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过50%。公交汽车、巡游出租车、党政机关公务车辆、中心城区载货汽车、邮政用车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车,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环卫车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80%,网约出租车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50%。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突破1万辆。
网联化智能化应用能力明显提升。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基础设施配套持续优化。充换电技术水平大幅提升,设施规模、运营质量和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类加氢站超过70座,实现重点应用区域全覆盖。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应用、加氢及充换电相关标准和监督体系基本成熟。智能汽车测试、示范应用、商业运营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上海市将支持生态主导型企业发展,鼓励国内外技术领先、实力雄厚的企业在沪投资建设整车制造、研发项目。推动补强产业链,加大精准招商力度,支持国企改革,打造若干个销售规模达到百亿级的零部件“独角兽”企业。支持安亭、临港新片区、金桥合力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推动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和智能汽车一体化发展,实现制度、标准、成果互认。
上海将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外优秀人才,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直接落户、人才奖励等支持。
要求鼓励存量公共充电桩改建为直流快充桩,力争新建或改建1万根。完善换电设施报建管理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换电运营给予补贴。落实居住社区充电设施配建要求,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社区充电模式。出台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制定建设审批管理办法。
中国有多少个新能源汽车品牌?
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平台统计,截止到2019年3月国家平台累计注册新能源整车企业达到了635家,成功注册新能源整车企业的有486家,通过“平台符合性检测”的新能源整车企业有450家,通过“车辆符合性检测” 的车型多达5827个。
看到这个数字是不是吓了一大跳?但是上述635家企业具体指的是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资格的企业,而并非是注册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其实,这里有一些车企只是为了先获得一个资格,至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又是另外一回事。
新能源汽车有什么优缺点?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有多种,包括包括燃气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
1、节约燃油能源。一般是用天然气、石油气、氢气、电力作为动力。
2、减少废气排放,有效的保护环境。电动汽车不产生尾气,没有污染。氢能源汽车尾气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
3、效率高。一般新能源汽车采用新技术,新结构,使它的效率更高。
4、噪声低。
新能源汽车缺点:
1、因为新能源汽车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2、车辆保有量低,充电、加气、维修等不太方便。
3、一般车辆排量较小,动力不足,不适合长距离行驶。
现在价格在5-10万的新能源汽车,只有纯电动汽车有批量生产,选择性不是太大。
关于新能源汽车人才有机会直接落户上海是怎么回事,中国有多少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内容,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对此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下新能源汽车概念的最新动态,及时掌握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