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后超2000只基金跌超10%,具体情况怎么回事?
春节之后,随着A股市场波动加大,不少偏股型基金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净值回撤,值得一提的是,截至3月1日,数据显示,2月18日至2月26日期间,全市场超2000只基金的净值跌幅超过10%(A/C份额分开计算)。
在前期白酒等“抱团”板块调整背景下,近期不少明星基金出现较大幅度回撤。例如鹏华匠心精选混合等重仓白酒股的基金,春节之后下跌幅度较大,数据显示,2月18日至2月26日期间,鹏华匠心精选混合A/C周跌幅均超14%。
近期明星基金经理们再度受到关注,基金相关话题也一度登上“热搜”。不过,这次并不是新基金大卖,而是因为在行情调整中基民们关注明星基金经理旗下基金能否扛住这轮市场的大跌。
春节长假后,A股市场风格大变,前期基金重仓的医药、消费、科技等抱团股大幅回调,中证白酒指数节后以来已跌超20%,前期低估的中小市值股票则出现反弹。
受此影响,部分明星基金净值回撤严重。截至3月1日,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超2000只基金,在2月18日至2月26日期间,净值跌幅超过10%,超500只基金同期净值跌幅超15%,有的跌幅甚至超过20%。
具体来看,银华富裕主题、工银瑞信丰盈回报、益民品质升级同期净值跌幅均超过20%。另有超12只基金跌幅超19%。
这其中,受白酒板块集体调整而下跌的指数型基金,典型的如鹏华中证酒ETF、招商中证白酒,还有一类则是因为重仓了白酒个股,净值大幅下挫的基金,比如益民品质升级、益民创新优势等。
此外,还有一些新近几个月刚成立的基金,由于建仓速度较快,也迎来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如2020年11月30日成立的大成成长进取,在春节前的2月10日,其净值一度上至1.3018元,但是随着本轮行情调整,截至2月26日的净值已经回落到1.0622元。
二、基金跌超10%基民该怎么办?
明星基金经理提示理性操作
光大证券表示,近期抱团行情松动,部分板块出现回调,不少基金也因此回撤较大,这不意味着核心资产就此失去投资价值,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短期的波动。
进一步来看,权益基金在市场中的波动属于正常现象,10%以上的回撤在历史上也多次发生。
本次与历史较为不同的是,部分基金持有的抱团股估值处于历史较高分位数水平,而另一部分股票的估值则相对合理。因此,投资者是否赎回不能简单的根据市场点位和短期的波动,还要需要了解基金的成份股与经理的风格,和自身资金使用规划来综合判断。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说,回调之后也可能会出现配置机会。
中欧基金经理周蔚文表示,尽管基金净值已连续大涨两年,但从五年的维度来看,中国经济还将平稳发展,优秀的上市公司业绩将持续增长。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买公募基金并长期持有大概率会获得较好的收益。不过,他也指出:“长期投资不一定是时间越长越好,当出现明显泡沫时,可考虑阶段性的落袋为安。”
泓德基金投研总监王克玉表示,在过去大半年的时间里,机构投资者的力量迅速壮大,大量新的投资者进入市场,这类资金的不断流入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去年12月份到1月底,市场长期空间较大的公司估值不断抬高,同时一批长期增长前景不好的中小市值公司遭到持续卖出。而春节之后情况有所变化,前期上涨幅度较大的一些大市值公司下跌幅度较大。而经过最近两周的下跌,很多公司的估值逐步趋于合理,市场将慢慢恢复正常,在公司竞争力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理性的投资者最好的选择是留在这个市场当中。
部分基金或已进行调仓
从当前基金整体配置情况来看,不少基金节后确实加大了对顺周期板块的配置力度。某公募基金经理就表示,一般当日急跌的个股,没法大幅调仓,都是提前调完,“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我们就完成了调仓。除了长期持有的个股,卖出了部分白酒个股,买入了化工等周期股”。
事实上,天风证券基于公募基金业已披露的上年四季度持仓信息以及行业信息进行拟合,得到基金在四季度的完整模拟持仓。通过比较公募基金模拟收益与真实收益发现,最近3个交易日公募基金的模拟收益与真实收益之间的偏离相比于2月初显著放大。2月初偏离值在0.5%以内的基金样本超过35%,最近3个交易日偏离值在0.5%以内的样本数量占比已经下降到约只有25%,偏离值整体右移。据此可以推断,推断当前已有公募基金开展一定程度的调仓行为。
从仓位配置上看,以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作为股票行业划分依据,截至2021年2月26日公募基金在医药、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电子、基础化工、非银金融等行业有着较高的配置权重。但偏股投资型基金在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的仓位下降,在房地产、非银金融等行业的仓位提升。
三、节后基金为何会大跌?
(1)前期涨幅太大,适当回调
市场本来就是波动的,涨涨跌跌都是正常的。
前期市场涨得太高了,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医疗类、消费类、新能源类等基金业绩喜人,翻倍的基金也有不少。
春节后开始的基金连续下跌,是因为前段时间基金涨幅太大,现在需要适当回调;比如白酒类基金涨得太疯狂了--没有只涨不跌的道理,只需要开一个口子,就会一泻千里。
(2)落袋为安或是连续下跌引起的恐慌性杀跌
部分投资者落袋为安卖出部分高收益基金(也有可能是杀跌),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什么风格轮换,顺周期,而一些投资者容易受到这种声音影响,没有主见,乱买一通。
白酒涨的时候追白酒,周期类涨的时候追周期,免不了被套。套住了还不愿意装死,就只能杀跌了,这样的杀跌又反作用到市场,导致市场下跌--投资者的情绪与市场是相互作用的。
(3)除医疗、消费、新能源等这些前期涨幅很大的基金下跌,其他基金也跟着下跌的问题
目前市场资金应该是主要配置在这些热门行业上(基金经理想调仓也不可能那么迅速,另外调仓也会造成持仓股票下跌)--回想一下前阵子的基金抱团(抱团股估值过高,估值可以参考但是不能迷信),这些行业跌跌不休,自然整个大环境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跌具跌,引发连锁效应。
对于一些估值过高,在2021年有没有相应业绩支撑的公司,股价可能会有所回调。
四、基金后市走势如何?
针对后市,不少基金经理认为,2021年的投资重点在于规避个股估值风险,而非仓位高低。同时,2021年未必是投资体验非常好的一年,因而需从均衡和回撤管理的视角做好组合配置。
回顾近20年的股市,我们极少超过两年的牛市,在40000亿刺激之下09年的小牛市不足一年,在疯狂杠杆的推动下15年的牛市也只是一年。只有2005年的股改那一波牛市大约两年半的时间。以这样的规律看来2018年底到目前的结构性牛市已经走过了两年时间,未来不排除大幅度的调整。
一旦这样的大幅度调整来临,一些不起眼的事件都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对于今年的基金总体表现不应该有太高的期望,最好平均10%~15%,如果收益率疯狂上涨,大家反而要非常注意,因为股市到达最高位之前必然有一段疯狂的上涨。
市场总是在波动中,而波动中孕育着机会,我们止盈变现后,就可以等待合适的入场机会,就比如今年春节后的连续下跌行情。
基金大跌后的操作思路,是需要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来做出判断的。--并不是简单的止盈止损亦或是盲目的逢低分批买入,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连跌几天后会马上上涨。
理财之前,先考虑风险
部分投资者可能因为2019年、2020年市场行情好,就想当然的认为2021年市场行情也好,甚至好于前两年,黑天鹅多了去了--风险无处不在,所以看好你的本金,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根据市场行情,灵活调整自己的计划。
建议大家合理的分配自己资金进行理财,除了留出部分日常生活所需资金外,还要留出一部分应急资金,这部分资金可以放在银行中。(紧急使用还是银行快,随取随用,基金的话今天交易日卖出,第二个交易日才到账)另外,也可以留出部分资金,做好规划,在市场下跌时逢低(隔天)分批买入。
构建基金组合时,可以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考虑持仓部分债券类基金,像是股票型、行业类指数基金,涨的时候自然幅度很大,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跌的时候,会让你知道什么是‘跌妈不认’。
基金理财就一句话:选择好的基金,构建合理的基金组合,选择合适的交易时机。然而就这一句话需要我们在理财时不断地实践总结,不断地向市场交学费,反思各种经验教训,还未必能做好。
在理财时,不要只见收益,不见风险。‘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可不行。
节后超2000只基金跌超10%,不要惊慌,要淡定的看趋势,有涨有跌,否则涨的过高,风险会更大。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