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午盘后,光伏龙头股通威股份封跌停板。昨日收盘,通威股份也暴跌8%。其实自春节过后,通威股份就持续走低,至今已连续回调近30%。
此外,昨日通威股份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已大规模出逃。前五大卖出方中,就有三个机构席位,合计卖出达17.12亿元。
导致通威股份股价连续两日重挫的直接原因,其实是硅料技术提取的改变。
硅料目前的主流技术是西门子法,是通威股份、大全和新特新能源等头部主硅料公司的制备方法。而最新的颗粒硅较西门子法更省成本,碳排放更少。市场担忧颗粒硅的出现和普及将可能取代西门子法,由此带来通威股份市场份额的下降。
为什么一则技术落地扩产的消息可以影响这么大?
相比西门子法,颗粒硅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耗电大幅下降:颗粒硅每公斤耗电从60度下降到20度;二是投资成本大幅下降:颗粒硅的投资成本从万吨投资10亿元下降到7亿元,未来设备成本还有20%的下降空间;三是碳排放量大幅降低,按照生产1GW电池需要3000吨多晶硅计算,采用FBR方法制造颗粒硅将减少0.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未来硅片制造商会更愿意使用颗粒硅来减少排放。
目前,碳中和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中国从碳排放高峰到碳中和的时间显著更短,因此更以为着时间的紧迫,当前光伏和风电已经成为了必将取代传统能源的发展趋势,而硅作为光伏产品重要的原材料,若颗粒硅能实现碳排放的大幅降低,无疑会成为市场追捧的焦点。
虽然此前一直传言有颗粒硅技术,但由于还未成熟所以并没有引起市场过多的担忧。但近日港股光伏龙头保利协鑫发布了两则颗粒硅项目扩产公告,被业界视作颗粒硅技术已经成熟,具备可复制性。
根据公告,保利协鑫颗粒硅扩产计划分别在四川和内蒙古地区取得实质性进展,而这是保利协鑫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技术在徐州以外地区的首次执行落地。
而3月2日,上机数控亦发布公告,称将与保利协鑫合作修建30万吨的颗粒硅项目,首期建设6万吨产能,进一步引发市场对颗粒硅取代西门子法硅料的担忧。
受此消息影响,保利协鑫能源昨日大涨近10%,不过今日股价有所回落。
对比两大龙头企业,颗粒硅主导者保利协鑫一直以来的扩产节奏较为明确,2020年首期产能规划5.4万吨,未来一共20吨;2020年12月底会上1万吨,21年上半年3万吨,年底将达到5.4万吨,2022年完成20万吨,扩产节奏较快。
而使用西门子法的通威股份扩产计划却较为激进,2021年新增名义产能8万吨,占全市场新增名义产能的47%。因此未来颗粒硅如果取代西门子法,对通威股份将产生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