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机构法定存准率已降至历史最低
4月10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发布会上表示,最近一次定向降准 后,有4000家左右的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率降到了6%,这是在中国历史上最低的法定准备金率水平。从国际横向比较 来看,和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这也是相对较低的水平。从中 央银行流动性管理来说央行有多种工具,有全面降准、定向降准,还有中期 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提供长、中、短期流动性,还有结构性的货 币政策工具,也可以提供流动性,所以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的能力是毋庸置 疑的。
每1元流动性投放支持3.5元贷款增长
孙国峰还指出,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比较高。流动性方面,2018年以来 十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共8.4万亿元,平均准备金率从2018年初的14.9% ,现在降到了9.4%,流动性是合理充裕的。衡量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可以看 央行的流动性投放和新增贷款之间的关系,一季度人民银行通过降准、再贷 款这些工具释放长期流动性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这样算下 来每1元的流动性投放支持了3.5元的贷款增长,是1:3.5的倍数放大效应, 所以传导效率很明显。
市场资金利率下行已带动融资成本下降
今年以来,随着央行流动性投放力度的加大,银行间流动性充裕,资金利率 显著下行。
从2月开始,央行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贷款 市场报价利率(LPR)“接力式”下调,资金利率开始逐步下行。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各期限品种曲线自2月开始逐渐下行。 与3个月前的水平相比,Shibor隔夜品种和3个月期品种均已累计下行超过 100个基点。
不仅是短期限的资金利率下行,较长期限的资金利率水平也在走低。3月、6 月、9月和1年期Shibor上周以来均出现显著下滑。1个月期至1年期Shibor分 别跌至11年来的最低点,1年期Shibor首次跌破2%至1.73%。
市场资金利率持续走低已明显带动融资成本下行。根据央行提供的数据,今 年3月份一般贷款利率比上一年的高点下降了0.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下降了 0.26个百分点,明显超过了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和LPR的降幅,说明央行 货币政策的效果完全传导到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