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已经公布的部分先导指标看,中国经济的复苏步伐正在加快,经济发展前景并不是特别悲观。比如3月份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环比大幅回升,其中制造业PMI为52.0%,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回升22.7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0%,比上月回升24.1个百分点。此外,3月份的进出口数据也有所好转,3月我国出口总额为1851.5亿美元,同比下滑6.6%,较1-2月环比增长129.1%;3月我国进口1652.5亿美元,较1-2月同比降幅缩窄3.1%。
而且从3月进出口的主要分类商品看,也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比如出口增长较快的是上游原材料及电子计算行业,前期因疫情导致延期复工的积压订单得以交付,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计算行业出口的增长,已经在逐步改变中国出口只有低端加工产品的格局。而进口增长最快的则是钢材,这主要是受3月国内复产复工进程加快的影响。这里面什么是后劲?出口产品向高技术含量拓展,产品附加值增加,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转变;进口商品则重点支撑国内重大项目复工复产,内外一起发力。
对于周五的GDP数据,市场还是有预期的,既然不是很好看,那就需要二季度和下半年发力赶上来。怎么发力怎么赶?各种货币财政以及产业鼓励政策的精准刺激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到位,精准发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疫情是一次危机,它的确重创了一季度经济,但它也孕育了新的机会,它会加速去过剩产能的步伐,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加速经济新引擎的壮大与发展。如果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则中国经济不仅能再次复苏,而且会走上与以往不同的新“赛道”。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