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菜篮子价格指数”为114.41,较上年同期上涨3.50个点,“蔬菜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6.31个点,蔬菜价格处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民以食为天,日常生活中每日三餐都都少不了菜,因此每天都需要买菜。经常买菜的朋友应该有感觉到6月份菜价是比较高的,根据最新统计显示6月全国菜价上涨,那具体上涨了多少?上涨原因是什么?未来还会继续上涨吗?
一、6月全国菜价上涨是怎么回事?具体上涨了多少?
6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斤2.02元,环比涨3.3%,同比涨5.2%。分品种看,蔬菜价格环比17种上涨,11种下跌,其中,涨幅超过20%的有菜花、莲藕、菠菜、芹菜、莴笋。空心菜由(去年)一元(一斤)涨到三元(一斤)左右,还有豆角,(去年)三块涨到现在五块至八块(一斤)。芦笋、油麦菜,价格分别是6.9(元/斤)和3.99(元/斤),涨幅都在10%左右。
二、上涨原因是什么?
1.蔬菜育苗受疫情影响
据介绍,春季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时,蔬菜育苗及定植受到一定影响,冷凉地区蔬菜种植面积总体同比略减。
2.天气影响蔬菜生长
今年入夏以来,南方暴雨范围广、极端性强,而近期北方夏菜主产区河北、山东多地发生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都影响了蔬菜的正常生长。
以上两种因素叠加,使得今年夏季蔬菜的整体价格高于去年同期,也处在历史同期的较高水平。
三、受高温天气影响,每年的七八月份是蔬菜生产的传统淡季,后续蔬菜价格将会有什么变化呢?
在北京市昌平区这家农业园区的设施大棚内,负责人曹建松正在抢收空心菜,他告诉,这个大棚的空心菜、芹菜等蔬菜全部采用水培的方式生产,不接触土壤、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比较土壤栽培节约用水90%左右,而且缩短了生长周期。
北京市昌平区某农业园区技术负责人 曹建松:通过水培种植,叶菜类的蔬菜比如说空心菜和芹菜,一个大棚的产量约是12000斤,比普通的大棚(产量)增长了约一倍。
曹建松介绍,为了保证蔬菜的供应,他们园区开足马力加快运转,加大种植力度,加种补种经济实惠的大众菜,通过抢收抢种把部分蔬菜的生长周期减少一周,蔬菜生产能力提高了两成以上。
同时注意到,一些蔬菜基地引进了水肥一体机等新设备,和接入物联网传感器设备,生产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业内人士同时提醒,7月份东北大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要加强在田蔬菜的管护。
张晶分析,综合蔬菜生产的有利因素和天气的不确定性,后期蔬菜整体价格或继续高于去年,但涨幅有限。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蔬菜首席分析师 张晶:上半年蔬菜种植面积同比基本持平,随着蔬菜市场的产地转换逐步完成,各地应季蔬菜大量上市,那么后期蔬菜整体供给有保障,预计后期蔬菜价格整体将高于去年,但涨幅有限。
综上来看今年菜价不会比去年低,后期涨幅不会很大,但是会维持在一个水平。
从上面来看,虽然6月全国菜价上涨,但是后期涨幅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