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8月29日,第九届华南地区精神心理专科联盟学术年会开幕式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集成阿尔茨海默病血浆标志物、脑机接口电生理标志物等多项创新技术的“5G脑心动车”正式发布。5G脑心动车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与华南理工大学医工深度融合、十年科研攻关的重大成果转化,由通达电气团队共同参与研制,实现了精神心理医疗服务的移动化、智能化突破,尤其在老年痴呆早期筛查与干预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我国精神心理移动医疗发展提供了新方案。
5G脑心动车发布会现场十年深耕:科研攻坚筑牢创新根基
5G脑心动车的诞生,源自十年基础科研与临床应用的成果转化。自2016年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宁玉萍教授与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凯教授开启医工融合的协同攻关。项目团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多维度多场景筛查评估系统、阿尔茨海默病血浆标志物检测体系、老年痴呆早期快速筛查与干预脑机接口系统、数字化脑功能康复认知训练系统等。相关成果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科研奖励七项,获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实现了从科研到临床的持续进步。
协同创新:跨领域合力打造“移动诊疗堡垒”
5G脑心动车的问世,是医疗、科技、制造多方深度协同的成果。在医疗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深耕精神心理医疗数十年,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输出专业诊疗标准与应用场景;在技术端,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凯教授团队注入智能“内核”,将柔性穿戴脑机接口、AI算法等前沿技术融入医疗场景;在产品端,广州极芯智元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柔性传感电极、模块化穿戴式设备、电生理信息化系统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在制造端,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成熟工艺打造“移动载体”,保障设备稳定性与医疗功能集成。
在多方合力下,5G脑心动车搭载柔性穿戴脑机接口、5G智能AI系统及多项专业医疗设备,整合10余项专利和2项软件著作权,实现了“移动诊疗”功能,有效支持跨区域、多场景下的精神心理医疗服务。
5G脑心动车正式亮相场景突破:全人群守护构建“心理防护网”
据了解,5G脑心动车具备广泛的适用性,可在社区、养老机构开展老年痴呆早期筛查,在突发事件中提供快速心理援助,也可进入学校、企业等单位进行心理健康服务和压力管理。该车有望提升精神心理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增强公共心理危机干预能力,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布。
在现场,与会领导和专家认为,该项目为推动精神心理医疗服务普惠化、智能化提供了实践参考。基层医疗代表、市民代表也表示,期待这台“移动诊疗车”能为百姓心理健康、老年痴呆防控带来更便捷、更精准的守护。
通达电气医疗事业部总经理刘畅(前排右一)从十年科研攻坚到跨领域协同创新,5G脑心动车的诞生,诠释了“科技赋能医疗”的无限可能。未来,通达电气将继续凭借在车载电气、智能系统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丰富的移动医疗车实践经验,持续拓展移动医疗边界,为守护大众健康、构建更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注入持久动能,书写科技与医疗融合的崭新篇章。(王国智)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