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象新闻”
有媒体报道,9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信息显示,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千禾0+”等商标被宣告无效。千禾味业迅速回应称,公司目前未使用已宣告无效的商标。这场商标风波背后,是企业与消费者、与监管之间的一场漫长的“文字游戏”博弈。

从“潘婷3分钟奇迹”,“3分钟”是商标,到“壹号土猪肉”,“壹号土”是商标,还有“德子土鸡”的“德子土”商标、不代表一罐饮料的营养价值有六个核桃的“六个核桃”商标等等,此类心机商标层出不穷。湖北某企业甚至注册了“山里来的土”商标用于鸡蛋销售,简爱酸奶则注册了“其他没了”商标——这些看似创新的商业策略,实则是游走于规则边缘的误导性营销。
酱油市场尤为典型。有媒体调查显示,市场上超过400种酱油产品在标签醒目位置标注“零添加”字样,而具体指代的内容却用小号字体隐藏。看似“零添加”的健康食品,到头来可能只是精心设计的文字游戏。
其实早在今年3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就明确规定,2027年3月起将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不添加”宣传。这道监管令剑指向的,正是日益泛滥的食品营销乱象,也是有关部门对公众渴望诚信经营的回应。
商标本质是区分商品来源的标志,而非误导消费者的工具。如今的消费者已经会读配料表了。包装上的一时欺骗,只会激发消费者的反叛情绪,甚至引来更深的负面舆论反扑。
“千禾0+”商标无效的一纸宣告,表明监管部门正与消费者合力“围剿”此类“心机”营销。对企业而言,依赖“文字游戏”的营销策略已经行不通了,说到底,钻营规则的缝隙已经行不通了,企业要想生存,诚信标识与产品质量才是长久之计。
来源 | 大象新闻评论员 董芳芳
主编 | 彭丹
编辑 | 蒋黎明
象象留言有奖活动来啦!

(每周好礼:大象文创袋、象象定制笔记本,二选一)
获奖名额:
最有态度奖:当周留言总数前5名
金句达人奖:当周精选留言条数前5名
人气爆棚奖:当周单条留言点赞数前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