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巧破“三难”困局!成华将军碑社区绘就安置房小区治理新图景

时间:2025年09月17日 17:32

转自:文摘周报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安置房小区治理始终面临着“三难”困境:居民融合难、自治开展难、服务提升难。成都市成华区白莲池街道将军碑社区下辖的将军嘉苑小区,正是典型的跨社区混合安置小区 ——1050套房屋里,住着来自多个不同村民小组的居民,彼此间缺乏交集,治理挑战尤为突出。该小区以2024年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创特色”项目为载体,以“友邻将军·和睦家园”项目为依托,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治理新路。通过构建“123+N”治理体系,小区不仅实现了从“陌生人社区”到“熟人社会”、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的转变,更在辖区资源整合与效能发挥上交出亮眼答卷,为新时代安置房小区治理提供了生动样本。

1多方联动: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

破解治理难题,关键在 “贴近需求”。将军碑社区深谙此理,积极联动辖区各类资源,将服务送到将军嘉苑小区居民身边,让 “便民” 真正落地为 “零距离”。针对小区居民集中面临的装修困惑,社区牵头举办 “青年安居家装设计节”:不仅带来实用的家居设计知识与装修建议,还邀请宜家、富森美、金悦家居等辖区企业,以及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的高校团队现场驻点。居民有户型改造的疑问、风格搭配的纠结、材料选择的顾虑,都能得到专业解答 —— 这不仅缓解了因装修问题产生的邻里矛盾,更助力小区居住秩序逐步规范。住房安全是居民的 “心头事”。辖区白莲池派出所主动靠前,将安全管理融入小区日常: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向居民普及租房合同规范、用电用气安全、防盗防骗等常识;定期上门排查安全隐患,针对可能存在的群租房、违规转租等问题,与社区、物业建立联动处置机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介入,为居民筑起安全 “防护网”。医疗服务同样 “暖心到家”。白莲池卫生服务中心、四川地质医院、成华疾控中心携手开展 “关怀进家” 活动:医护人员每周定时定点驻守小区,为老年居民提供免费体检、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服务,还为每位老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定期回访跟踪;针对儿童群体,则开展疫苗接种宣传、常见疾病预防科普,让居民不用奔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幸福感节节攀升。

2体系支撑:“123+N” 破解资源整合难题

优质资源能在将军嘉苑高效运转、精准落地,背后离不开 “123+N” 治理体系的坚实支撑 —— 这既是社区创新治理的 “方法论”,也是推动资源聚合的 “粘合剂”。“1” 是核心引领以小区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力量,确保治理方向正确;“2” 是目标导向紧扣 “居民融合” 与 “服务提升” 两大核心任务,精准对接民生需求;“3” 是机制保障完善协商议事、志愿服务、文化共建三大机制,为资源整合和居民参与提供制度保障;“N” 是多元参与联动辖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在这一创新体系支撑下,社区搭建起高效便捷的资源对接平台,通过系统收集居民需求,与辖区内的家居商业、派出所、卫生院等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精准引入适配资源和服务。例如,针对老年群体的活动空间需求,社区便整合资源对公共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并联动卫生院在改造后的空间开展健康讲座、养生沙龙等活动;针对居民的社交需求,则通过宜家亲子活动、富森美家居设计节等特色活动,为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居民创造互动机会,让 “陌生邻居” 慢慢变成 “熟人朋友”。

3治理焕新:从 “破局” 到 “样板” 的蜕变

如今走进将军嘉苑,昔日的 “冷清感” 早已消散,居民之间的互动频率显著增加,曾经的“陌生人社区”逐渐变为充满温情的“熟人社会”,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居民自治能力也明显提升,实现了从被动接受管理到主动参与决策的转变,在公共空间使用等重要议题上,居民通过协商议事机制达成共识,共同维护小区良好秩序。“未来,我们会持续深化‘友邻将军・和睦家园’项目,把‘123+N’体系做得更细、更实。” 将军碑社区党委书记林功涛表示,接下来社区将进一步优化辖区资源配置,推动更多优质服务走进小区,让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持续提升,努力把将军嘉苑打造成全省城乡社区治理的示范样板。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