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党建引领聚合力 医养结合暖夕阳

时间:2025年09月22日 07:50
    马山康养中心工作人员为老人庆祝生日。    本报记者蓝梦 摄    马山康养中心工作人员为老人庆祝生日。    本报记者蓝梦 摄
    马山康养中心医护人员为老人做康复。    本报记者蓝梦 摄    马山康养中心医护人员为老人做康复。    本报记者蓝梦 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的当下,如何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课题。自2023年10月成立以来,南宁乡村振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南宁民生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马山康养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马山康养中心)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耕医养结合领域,作为自治区县域农村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试点单位、南宁市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以及全市首家养老机构与一级医疗单位合作项目,凭借“公建民营”的独特优势走出“党建+养老+医疗”深度融合、无缝衔接的特色发展之路,为马山县乃至南宁市的养老事业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力”。

  党建筑牢根基

  党员入户推动政策落地生根

  近年来,马山康养中心在南宁民生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的引领下,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服务老年人的实际效能,为医养结合模式筑牢政策根基。

  马山康养中心积极响应《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做好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在马山县民政局牵头下与白山镇卫生院深度合作,创新形成“集中供养—住院治疗—集中结算”闭环服务模式,服务对象包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且自愿入住养老机构的中度以上失能且有医养需求的老年人和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实现养老照护与医疗服务无缝衔接,让老年人享受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急诊处置等全流程医疗服务,医疗费用通过民政补助与医保报销双通道解决,大幅减轻老人家庭经济负担。

  2024年,马山康养中心获评自治区县域农村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试点单位、南宁市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双试点”身份为中心发展带来了政策支撑。

  为让政策真正惠及老年人,马山康养中心与县民政局联动,深入乡村进行“地毯式”摸排,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联合各乡镇村干、驻村工作人员全面排查辖区内低保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无子女或子女无能力照料的老年人,摸排范围覆盖马山县11个乡镇。

  通过排查发现,该群体由于自身身体状况及家庭环境限制,在迫切需要专业医养服务时,缺乏主动寻求养老机构帮助的能力和渠道。对此,马山康养中心党员通过“拉家常”,发挥医养结合专业优势,详细解读护理保障、医疗补贴、生活用品资助等政策内容,动员该群体人员入驻康养中心。此次摸排不仅为该群体解决了养老难题,也为马山康养中心下一步下乡入户评估及集中照护安置工作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依据。

  党建融入细节

  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落地

  马山康养中心四面环山,院区干净整洁、道路平整、健身设备齐全,为老年人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白山镇卫生院还将康复科迁至该中心,与老年人的居住区仅一廊之隔,保障老人康复医疗需求。

  “党建不是口号,而是要融入养老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马山康养中心院长黄河表示,中心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落地。

  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马山康养中心配备专业医护人员与先进医疗设备,为老年人提供日常健康检查、疾病诊断、转诊住院、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并提供国家医保结算服务。

  在医养结合服务中,马山康养中心注重制定个性化方案,根据每位老人身体状况与健康需求,量身定制涵盖饮食指导、运动建议、康复训练等内容的专属健康管理计划;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定期组织心理咨询与疏导活动,帮助老年人排解孤独、焦虑等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养老不仅要“安身”,更要“安心”。马山康养中心精心打造“老有所乐”阵地,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组建书法班、合唱队、广场舞队,定期开展文艺活动;结合传统节日举办饺子宴、手指健康操、养心种植等,让老年人在互动中感受节日氛围;积极开展“银龄互助”活动,鼓励身体硬朗的老年人发挥余热,参与互助关爱等志愿服务,在奉献中获得价值感。入住该中心的五保户老人卢善甲担任“银发志愿者”,协助工作人员分发食品,给行动不便的老人喂食。“能照顾其他老人,让他们生活更舒心,我也很开心。”卢善甲说。

  每个生日月,马山康养中心工作人员精心准备水果、蛋糕等食品,为入住老人庆祝生日,老人们齐聚一堂,其乐融融。

  党建引领发展

  探索行之有效的试点新路径

  养老服务事业任重道远。马山康养中心不断深化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

  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马山康养中心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试住体验活动,覆盖马山县11个乡镇14个村委,61名老人报名参与,其中40名老人完成试住体验后,对中心的生活环境、护理水平和医养结合服务给予了高度认可。马山康养中心将继续加强与乡镇、村委联系,为老年人入住中心创造更多渠道,同时收集反馈意见,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完善生活设施提供参考。

  兜底保障有力度,可持续运营有收益。马山康养中心充分利用好政策,并结合试点单位有利契机,通过民政数据联动降低获客成本,用医养结合提升服务溢价能力。今年6月18日,自治区民政厅组成的专家组来马山康养中心检查督导,对中心的一系列举措给予肯定和好评。截至今年8月底,该中心入住人数增至100人。

  马山康养中心将深入研究学习试点政策,紧跟政策步伐,调整发展战略,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开拓市场,实现中心可持续发展;联动县民政局,重点加大对80岁以上低保、失能老人的排查力度,对符合条件且达到入住标准的老年人持续动员入住;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引入智慧养老设备,开展特色日照中心服务,进一步提高入住率和服务质量,打造县域医养结合示范标杆;深化医养结合,与白山镇卫生院探索更紧密的“医养转换”机制,增强双方合作紧密度和黏性,形成健康管理、医疗支持等服务新模式,满足入住老年人多元化健康需求。

  “马山康养中心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动‘党建+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提升服务质量,以‘双试点’单位为契机,进一步探索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的康复、医养体系建设,把政策落到细节、落到实处,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一站式’医养康养服务。”黄河说。

  本报记者苏昭宇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