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10年间,上千名大学生到静安挂职,他们收获了什么?

时间:2025年09月26日 20:32

(来源:上观新闻)

9月25日,“拾光筑梦,奔赴山海”静安区“安聚人才”大学生挂职实践计划十周年主题活动暨2025年大学生挂职实践结业仪式在共和新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2016年,静安区创新启动“安聚人才”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到静安实践锻炼的渠道。十年来,项目不断迭代,岗位周期延长至半年至一年期,挂职岗位拓宽至机关部门、街镇社区、国有企业、“两企三新”四大类,累计吸引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沪上十所高校超千名学子参与。

挂职期间,学生们从参与社区微更新到撰写产业分析报告,从调研咖啡店到进行基层治理创新,不仅将课堂上的知识学以致用,还锻炼了快速学习、深入分析和综合研判的能力。很多学生在结业后选择留在静安工作,从“观察者”变成“建设者”,从“参与者”成长为“主人翁”。

深度参与,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今年夏天,从上海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吴虹晓入职了静安区发改委下属静安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这一职业选择,与她2024年在静安区发改委的半年挂职经历息息相关。

“挂职期间,我参与了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全球服务商计划’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政府工作是一项严谨的系统性工程,每一项政策的研究制定、出台和落实都蕴含着服务区域发展大局的深刻考量。”吴虹晓说,“在挂职过程中,我还熟练掌握了经济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技能,提升了沟通能力,这些都对我现在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的董婉彤在静安团区委挂职期间,参与了团代会、青年人才等工作。一年后,在静安区属国企市北高新集团的面试中,她脱颖而出,成功入职。现在已经成长为公司青年骨干,承担起公司团总支书记一职。

“在挂职期间,我就对市北高新园区印象深刻,这里不仅是前沿技术的孵化地,更是青年科技人才逐梦的舞台。”董婉彤说,她也深刻认识到,青年人才是区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自己将服务好功能区企业,为企业扩展“朋友圈”、拓展“业务圈”助力。

静安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元化的岗位设置,助力学生们在不同领域汲取营养,逐步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机关部门,学生们能接触到宏观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培养政策解读能力;在街镇社区,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基层社会的运行机制和民生需求,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在国有企业,他们可以学习到企业管理和市场运营的知识,提升经济管理能力。

全程指导,为学生保驾护航

“我印象最深的,是参与撰写《静安区无障碍建设调研报告》,我对比了新加坡全龄友好城市经验,为城区发展提出了建议。”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吴优说,今年3月至9月,在静安区政府办公室调研科见习期间,自己参与了政策研究、材料撰写和组织协调等工作。吴优表示,挂职过程中,静安团区委提供了全程指导,通过积极的反馈和讨论,让他们对做好工作更有信心。

为了确保挂职实践活动高效、有序开展,静安团区委编制了《安聚人才之旅手册》,内容涵盖静安区情产业介绍、静安生活地图及挂职实践指南等。与此同时,还建立了青年参与实践动态化反馈机制,并定向开展精准就业指导推荐。

9月25日的活动上,主办方还联合复旦大学等10所高校启动“聚力提升”计划,创新合作机制,为青年提供更多机会。

原标题:《10年间,上千名大学生到静安挂职,他们收获了什么?》

栏目主编:张骏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刘雪妍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