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上海要举办一场“技能奥林匹克”,底气在哪里?

时间:2025年10月06日 10:46

距离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已经不到一年时间。可以想见,明年金秋,“技能奥林匹克”的热浪与活力将交织成激荡人心的城市交响。承接这样一场盛会,必然需要底蕴、底气。近年来,上海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与产业发展需求基本适应、规模较大、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目前,全市技能劳动者已逾400万人,高技能人才近145万人。培训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前瞻性在前不久落幕的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上海选手取得9金5银3铜72优胜奖,金牌数和获奖总数继续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工匠’二字背后,是对每一个细节近乎苛刻的极致追求。”智慧安防技术(世赛项目)冠军李金泽说,没有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手艺就不可能精进,也就难以站上技能巅峰。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提技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所在。这些年,上海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推动形成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和市场化培训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格局。比如,用“真金白银”鼓励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便是政策的亮点之一。截至7月底,今年上海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8.52万人次;新增培养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4.02万人次,其中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占比65.95%,比去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同时,市人社局围绕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和城市运行重点行业领域,提高人工智能训练师、养老护理员等17个职业工种的补贴标准,带动重点支持项目获证人数同比大幅增长。推动技能人才结构更好匹配产业需求,必须增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去年市人社局发布100项急需紧缺职业工种、33项新技能培训项目“两张目录”,引导广大劳动者参加本市发展所需的技能培训项目。今年,上海还将聚焦“新”和“高”,建立行业技能需求动态分析机制,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技能人才发展“天花板”越来越高国网上海电力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对应的薪酬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相当,申通地铁维保公司首席检修师最高可达到分公司领导年收入水平、上海航天特级技师的福利待遇相当于直属单位中层副职或院部处室副职……业内人士发现,上海技能人才发展“天花板”越来越高了。上海世赛技能梦想大使庄秋峰就是见证者、受益者。1991年,来自松江农村的他踏入上海汽轮机厂技校的大门;30多年后的今天,他已是特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成长为我国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中流砥柱。

庄秋峰

近年来,上海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推动本市技能人才评价向科学化、社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贯彻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积极探索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试点工作,培育有意愿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行业组织、各类院校等成为评价机构等。今年4月,市人社局印发了《上海市深化职业技能评价制度改革试点的若干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试点任务,包括开发新职业标准、支持企业开展“一试双证”评价试点、鼓励院校推进“课证融通”试点、探索发布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目录等。目前,这些举措正有序推进。营造崇尚技能社会氛围“只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并坚持下去,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4.0项目金牌获得者、阿尔伯特·维达奖得主谢辉铉告诉那些对未来感到迷茫的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技能成才是一条充满价值的道路,同样能通向成功。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谢辉铉、卢俊威获颁阿尔伯特·维达奖。(张驰 摄)

当前,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只有当技能人才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服务保障越来越优,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才会自然形成。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高度重视制度激励,在人才使用中体现技能价值。”一方面,健全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定期动态发布企业技能人才市场工资价位,引导企业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技高者多得”的导向得到彰显;另一方面,加大技能人才资助激励,进一步增强技能人才的获得感、荣誉感。

技能可以带来一万种可能。上海人社部门将以举办世赛为契机,不断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推动建成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能人才高地。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