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济南“上新记”:从岁月票根到现代空间 老馆新生的文化答卷

时间:2025年10月07日 11:27

  在泉城济南的城市肌理中,一条条老街巷、一座座老建筑如同历史的脉络,承载着千年历史文脉与独特市井烟火。这些璀璨的历史遗珠,如同城市的“时光琥珀”,将城市的故事、时代的记忆、历史的温度封存其中,形成这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独特文化印记。即日起,我们推出《济南“上新记”》系列报道,从古老街巷的“新生密码”、历史建筑的“活化之道”、城市更新的“升级答卷”等维度,探寻济南如何在城市更新这一国家战略中“答题”与“创新”。

  提及80年代的济南,一定绕不开那座承载了无数人精神慰藉的济南剧院。对老济南人而言,它早已不是一座单纯的演出场所,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化坐标”——傍晚时分,茶余饭后,或是领着孩子或是约上邻里,沿着熟悉的街道走向剧院,门口攒动的人群、检票员手中的印章、票根上印着的演出名称,共同勾勒出那个年代最鲜活的文化图景。

  一张票根、一场演出,承载起泉城市民朴素而炽热的文化向往。在物质和精神相对匮乏的年代,一出字正腔圆的吕剧、一场生动热闹的山东快书、一台精彩绝妙的歌舞表演,足以让平淡的日子多一些消遣和“蜜糖”,让朴素的生活因文化的滋养而充满期待和回响。

  1981年,原坐落于旧军门巷钱业会馆的旧址的电影院迁至泉城广场东南角,正式更名为济南剧院。近20载光阴岁月里,济南剧院陪伴着济南人走过一段满是烟火气与文化温度的时光,如同一位沉默却温暖的老友,见证着济南人的日常与欢喜。

  直到2001年,济南剧院与相邻的济南美术总厂建筑被合并改建为山东科技馆,一段关于光影的往事暂告段落。岁月流转、日月交替,新的文化场所不断涌现,新的文艺方式日益丰富,但老济南人却始终记得那张泛黄票根的温度,济南剧院承载的时代记忆和城市故事,是人无法忘怀的情感联结和挥之不去的温暖印记。

  如今,这份温暖的印记,再次回归济南人的生活和视线。9月29日,随着“艺韵泉城,乐启新章”泉城之秋交响音乐会在济南剧院奏响。

  济南剧院,重磅回归了!

  作为济南市委、市政府打造“济南古城·天下泉城”城市名片的重要载体,济南剧院也被济南城市发展集团当作集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践行文化传承使命的重点一号工程。更新后的济南剧院总建筑面积约8700平方米,拥有座席872座,三层设有多功能演艺空间。

  从80年代承载老济南人精神慰藉的“文化坐标”,到如今8700平方米现代演艺空间的全新亮相,济南剧院的蜕变始终紧扣城市发展脉络,其重启回归,不仅是一座老场馆的“新生”,更是济南以城市更新赋能文化强市的生动实践。

  这份“新生”,从来不是对过往的割裂,而是对城市文化记忆的延续与升级。曾经,它是老济南人茶余饭后揣着票根奔赴的“文化坐标”,构成了一代人的生活印记。如今,它以更现代的硬件设施、更丰富的功能布局,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构建起一个集观影、演出、展览于一体的城市文化聚场,“走进剧院”“走进剧院”不再是旧时光的专属回忆,而是重新成为济南人生活的日常。

  诚如济南剧院启幕仪式当天致辞中所提到的,焕新启用的济南剧院不仅是对泉城人民文化记忆的温情回应和情怀答卷,更是市委、市政府聚力文化强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又一重要成果,成为高质量项目引领城市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注脚,“济南古城·天下泉城”这张城市名片更加鲜活和响亮。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