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新疆技能人才“蓄水池”持续扩容提质

时间:2025年10月11日 11:03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史传芝)日前,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行。大会发布了2025年200名大国工匠人才名单,新疆(含兵团)共有4人入选。

 新疆上榜的大国工匠分别是:国网新疆电科院材料无损检测专责、正高级工程师何成,新疆华泰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装置保运车间南区电气班组电工库尔班江·巴拉提,新疆天富伟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物资部部长、副总工程师、特级技师杨建立,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管网管理中心主任、安全管理部副部长、特级技师邵旭鹏。

  技能人才工作是连接民生与发展的重要桥梁,一头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就业与幸福,另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新疆坚持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支撑区域发展、厚植民生根基的重要力量,不断加强技工教育,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支日益壮大的技能人才队伍,正成为支撑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脊梁。

  记者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2012年至2024年,新疆技工院校在校生数量从6.3万人增长至12.16万人;技工院校数量由83所增至143所;成功申报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9家,建设自治区级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40家;建设认定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8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36个……

  这一系列数据的显著提升,勾勒出新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高速发展轨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始终将技能人才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9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鼓励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2020年4月,自治区人社厅发布《关于全面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通知》,推动员工技能水平评价由企业自主开展。

  2021年12月,自治区人社厅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建设一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具备较高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结构比较合理的劳动者队伍。

  2023年4月,自治区人社厅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

  在自治区层面一系列政策指引下,各地州市也立足区域发展实际,探索各具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上下联动、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所形成的强大合力,推动自治区技能人才“蓄水池”持续扩容提质。

  随着技工院校等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不断增多,人才培养也更加注重专业对接产业、技能服务需求。围绕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布局,以及养马、滑雪等地方特色产业升级需要,新疆持续优化技工院校专业设置,支持院校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开设专业,实现技工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自治区技工院校累计调整专业404个。

  为实现学生“毕业即上岗,上岗即胜任”,自治区多家技工院校与企业共建产教实训基地、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需求重构教学体系。

  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自治区在企业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培训,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等模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入职及转岗员工参加培训,做到“培训即能顶岗”。2021年以来,自治区累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5.7万人。

  “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是制约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自治区转变以往以规模扩张为导向的培训模式,更加注重产业和企业实际需求,推动培训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培训重心从“我们能培训什么”转向“社会需要什么”,切实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