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新地标破土、基因新药即将投产、新车智造跃迁……成都项目一线冲刺见闻丨万千气象看四川·抓项目促投资

时间:2025年10月14日 16:19

成都百联奥特莱斯项目现场

川观新闻记者 兰珍 摄影 吴枫

秋日的成都,各个重点项目现场热火朝天。在成华区,与熊猫基地毗邻的奥特莱斯刚破土动工;在金牛区,已进入临床期的基因药物即将转化为产业成果;在龙泉驿区,每57秒即可下线一辆新车……当前正值冲刺四季度、决胜全年的关键时期,10月13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四季度集中采访团深入项目工地、研发一线、生产车间,通过不同建设阶段的项目,感受“钢筋水泥”背后火热的奋斗激情。

刚开工建设的成都百联奥特莱斯项目

破土动工

孕育新地标,熊猫基地旁崛起消费新引擎

“这里就是我们未来的奥特莱斯!”在成华区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内,成都百联奥特莱斯项目总经理周全指着眼前这片刚刚动工的土地说道。工地上,新翻的泥土还带着湿润的气息,几台挖掘机正在杂草丛中有序作业,而刚硬化好的水泥广场已初见雏形,门口新开辟的道路,即将迎来众多的机械设备。

这个总投资超3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的项目有何特别?据了解,这是上海百联在西南地区首个“自持土地、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旗舰奥莱项目。

“我们今年4月成功摘地,10月正式开工建设,超期完成任务。”周全信心满满地说,随着建设开工,工人、器械将陆续进场,全力以赴加紧建设,“要在2026年4月,也就是半年后,实现‘达正负零’,完成主体工程基准面下工程,进行主体地上工程施工。预计2027年上半年投入运营。”

成都百联奥特莱斯项目示意图 受访企业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紧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距离成都东站、北站仅15分钟车程。在成都市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丁照睿看来,熊猫基地去年有1200多万游客,但周围配套的消费场景匮乏,而该项目能将熊猫基地的流量转化为消费潜力,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据悉,项目建成后,将景观休闲式餐饮、文娱业态的占比提升至40%,打造集“公园场景漫步空间、熊猫IP互动地标、烟火成都玩转之地、川潮风尚集合空间”于一体的城市微度假精品文旅消费区。

康弘药业生产车间 受访企业供图

即将投产

突破前沿技术,西南首个基因药厂实现“成都造”

在康弘基因药物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大型设备、生产线各就各位,厂区里,仅有零星的钢管还有待归位。

作为成都市金牛区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项目,康弘药业基因药物生产基地项目占地面积38亩,建设质粒生产车间、原液及制剂生产车间,以及匹配了实验室、配电房等,设计年产能为10万支。项目今年2月7日开工建设,已于8月29日通过验收,总投资8000余万元。

“基地将于2026年一季度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西南地区首个符合中美GMP(良好生产规范)质量标准的基因药物生产基地正式启用。”康弘药业首席科学家谢清介绍。

基因治疗是全球前沿的医学技术,目前康弘已有两款眼科基因治疗产品,两款药物适应症均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同时在中国和美国开展临床试验,国内已进入Ⅱ期临床,美国处于临床Ⅰ期阶段。

“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后,前沿的科研工作将转化为产业成果。”谢清说,后续还将有力支撑康弘将基因治疗技术拓展至其他治疗领域,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车间下线的车辆

产线升级

57秒背后的智造跃迁,老产线驶入新能源赛道

而在城市的另一边,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东总装车间,总体生产线采用小h型规划布局,动力总成分装、仪表分装、前端分装以及车门分装不间断运行。记者在这里见证了“成都速度”——每57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

这条2009年建成的产线,如今正迎来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时刻。今年8月,成都经开区管委会、中国一汽集团、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公司共同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以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发展变革为契机,携手在成都打造覆盖“研产供销”全价值链业务布局的汽车企业。“捷达品牌正以生产线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核心抓手,推动制造体系向智能化、数字化和柔性化全面升级。”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产品管理部SUV车型产品经理李果指着正在运行的产线说道。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总装车间生产线

升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开展生产线整体更新和技术升级,包括大规模引入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或老旧设备,显著提升焊接、涂胶等工艺的精度与一致性;同时,引入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实现对车身尺寸、漆面质量的全自动、高精度在线检测,将质量控制前移。“这些设备更新项目直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投资’也立竿见影。”

其二,推进生产体系的数字化与柔性化升级,重点部署5G、物联网平台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智慧工厂”的数字基座。同时,通过对生产线进行柔性化改造,确保未来混动或纯电车型与燃油车共线生产,提升其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预计在2026年,混动或纯电车型将下线进入市场。”李果说。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生产下线的汽车

从刚破土的工地到即将投产的工厂,再到正在智能化升级的产线,成都各个项目现场涌动着建设的热潮。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成都市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573个,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居中西部城市第一。在这冲刺四季度的关键时期,成都正以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