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双展联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同

时间:2025年10月15日 04:02

(来源:中国改革报)

转自:中国改革报

□ 朱 黎 陈学谦

10月9日至12日,在上海市举办的SNEC ES+第十一届(2025)国际储能和电池技术及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SNEC H2+第九届(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以双展联动形式呈现,覆盖储能、电池、氢能、燃料电池等前沿领域,吸引了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3000多位政产学研专家与代表参会。这不仅是年度行业盛会,更是引领全球储能与氢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催化剂”。

本届展览会集中展示了行业在效率提升、成本控制与安全可靠方面的最新突破,从先进的电池材料、智能储能系统集成、能源管理系统,到高效的制氢装备、安全的储运技术、多元化的燃料电池应用,呈现出一幅多彩的产业生态全景图,为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商业化落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同,构建安全、稳定、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展会期间,多位专家分享了前沿观点,一致认为储能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材料革命,技术路线从锂电独秀迈向百花齐放,尤其是长时储能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刚需。

“未来,电源无储不立,电网无储不稳,电荷无储不灵。”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认为,当发电侧新能源总装机占比超过20%时,4小时以上储能将成为刚需。当新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0%时,10小时以上的长时储能更是必不可少。

今年4月,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783安时超大容量储能固态电池。南都电源副总裁、国际营销中心总裁刘成浩指出,由于三元锂电池在高温环境下存在热失控风险,更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替代三元锂电池。未来2年至3年内,固态电池技术将逐步应用于高可靠要求的备电场景,成为下一代技术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面对海外不断收紧的电池监管政策,铅碳电池技术循环回收优势日益凸显。在太湖能谷产业发展副总孙至杰看来,铅碳电池技术路线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安全性和可循环回收两大方面。在安全性方面,铅炭电池主要使用稀硫酸水溶液作为电解液,不会发生热失控、自燃爆炸情况。在回收方面,铅碳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均可回收,且回收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全生命周期的环境负荷低。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储能与氢能或将成为协同作战、优势互补的黄金搭档。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指出,“十五五”将是储能与氢能发展的关键窗口期。行业预测显示,到2030年,储能装机规模有望实现近10倍的增长,储能技术将告别单一化,进入“成熟分化、场景融合”的新阶段。氢能产业也将步入爆发式的成长期。“这是一个万亿级的确定性赛道,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机遇。”

针对氢能储运与综合利用,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战略合作与市场部业务拓展总监戴炜炜表示,区域统筹、政策协同、土地共用是提升网络效率的关键举措。同时,一旦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高速通行费全额减免,氢燃料电池汽车干线物流运输业务将取得显著增长。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