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周丽丽 通讯员 朱沈佳
昨天,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启幕。这个被誉为“中国外贸晴雨表”的展会,再度迎来全球客商的目光。
而在3.2万家参展企业中,一支来自嘉兴的“精锐部队”格外引人注目——584家企业、1061个展位,参展规模创下历史新高,较上届增长6%。
数字背后,是嘉兴外贸企业以创新为刃、以市场为舵,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经贸格局中破浪前行的真实写照。
规模之变:千余展位背后的战略升维
本届广交会上,我市企业数较上届增加42家、展位数增加60个,均创新高。
分三期看,第一期(10月15日—19日)展位达296个,聚焦家电、电子消费品、五金、汽配、工具、通用机械等硬核制造;第二期(10月23日—27日)148个展位,主打建材、卫浴、餐厨、家具、家居用品;第三期(10月31日—11月4日)617个展位,则集结纺织面料、服装、箱包等传统优势产业。
三期展会梯次分布,形成了覆盖广、梯队全、重点突出的参展矩阵,展现出嘉兴“制造强市”的深厚底蕴。
“这不仅是量的突破,更是质的飞跃。”嘉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参展企业中,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显著提升。其中,海盐县以恒锋工具、欣兴工具、海联锯业“三把刀”为主力的金属切削工具产业集群集中参展,凸显区域产业协同优势。
策略之变:从“欧美重心”到“全球织网”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客商流向的深刻变化。根据商务部消息,本届广交会在招商方面新增18家全球合作伙伴,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预登记采购商增幅显著。
嘉兴企业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变化,将开拓重心精准转向新兴市场。浙江银茂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将参加第三期展会。业务员陆艳手持一款融入欧洲设计元素的中东女性服饰介绍:“我们在保留传统含蓄优雅风格的同时,通过荷叶边、大地色面料提升时尚感,这类产品已在中东市场实现客户数量翻倍。”
市场转向的背后,是精准的“风向标”响应机制。银茂进出口是一家位于嘉兴经开区的老牌外贸企业,近年来受国际形势影响,欧美客商占比有所下降,而“一带一路”市场客户数量显著增长。公司总经理缪炜介绍,企业通过设计部门前置研究、业务团队区域深耕,已推动俄罗斯、东欧市场成为稳定增长极,“本届广交会,我们将重点开发中东、南美市场,推动合作从‘成交’走向‘深耕’。”
广交会的舞台,既有“老朋友”的深耕,也有“新面孔”的探索。平湖市安博户外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昨天首次亮相广交会。这家过去主攻北美市场和电商销售的企业,决心将广交会作为开拓新市场的重要跳板,其车顶架、车顶包等产品,承载着企业寻找新增长点的期望。公司相关负责人梁玉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天接待了十几位南美采购商,这让我们看到了南美等市场的巨大潜力。”
产品之变:“智能浪潮”与“定制革命”
在服务机器人专区,浙江亚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无人驾驶草坪机器人吸引了客商广泛关注。
据悉,该产品装载了企业自主研发的“亚特云”智能管理平台,用户可通过该平台下达各类个性指令,并实时监测产品状态,而产品使用时长、使用数据、产品故障等信息也会在平台上实现数据积累,为接下来的研发迭代提供支撑,形成“生产—使用—优化”的闭环。
同样在工具领域,嘉兴金日升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则展现出“定制化”的柔性生产能力,针对欧洲市场推出的铝支架千斤顶,较传统产品更为轻便,面向澳洲市场开发的房车顶已获澳标认证。“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创新什么。”企业负责人金建平指着迭代版沙滩顶说道,参加广交会多年,金日升敏锐感知客户需求变化,正从传统代工逐步向定制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当定制化成为吸引客户的利器,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小批量、多样化订单的管理挑战。为应对碎片化订单趋势,银茂进出口创新推出“小批量现货+大规模定制”双轨模式。“1000件以下订单可快速供应现货,大订单则支持面料定制,既保速度又保品质。”该公司业务员王依梦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