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找差距 解难题 求突破 贵州致力提升企业及产业链质量管理效能

时间:2025年10月16日 14:32

转自:中国质量报

找差距 解难题 求突破

贵州致力提升企业及产业链质量管理效能

□ 本报记者 李 嘉

“2025年,在绘制重点产业链质量图谱过程中,通过系统梳理企业400多项质量问题需求,创新以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提升模式,组织国内头部技术机构,计划解决链上共性质量堵点40个……

“2024年,征集到全省首席质量官典型案例84个;贵州茅台酒厂‘以全场景质量责任为核心的全方位能力保障体系’、贵州红星发展‘以七大体系为核心的RGB质量管理模式管理实践’入选全国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良好实践案例。”

近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进在该省企业首席质量官任职培训会上,总结了过去一年贵州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据介绍,2011年至今,贵州积极开展质量兴省、质量强省建设,许多企业抓住质量政策机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除家喻户晓的白酒企业,轮胎、钢绳、飞机等产业企业也走出了“以质取胜”的发展之路,质量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黄进以贵州磷化集团为例,进一步阐明首席质量官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他表示,首席质量官是推动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力量,也是推动质量强省的中坚核心力量。没有点上的突破,就不会有面上的提升。

但是,仅就首席质量官数量而言,目前,贵州与安徽、广东、河北等地还存在差距。“注册人数不足千人,这意味着我省两万多‘四上企业’中,绝大多数还未设立首席质量官,我们需要加速补齐。”贵州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负责人表示,该省不同产业如果都有一批质量管理的领军人物,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质量强省的目标。

作为酱香型白酒行业的头部企业,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是积极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的受益者。该公司质量部王家玺表示,该公司通过升级首席质量官管理机制,增设质量专员、质量督导员,使生产管理各环节质量责任得到层层分解落实;同时,构建形成4Q-PDCA立体化质量管控体系,任命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全面升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措施,管控水平不断提升。

据了解,当前,贵州省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质量竞争力亟待提高。对此,2024年,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以揭榜挂帅的形式,实施58个质量发展项目,撬动社会质量投入10.24亿元,形成一批实打实的质量提升成果。2025年,该局又聚焦酱香白酒、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大数据、刺梨等产业,新增实施质量强链项目4个。

“今年我局印发通知,进一步做好质量强链有关工作,通过免费品牌价值评价、贵州精品培育帮扶、质量强链项目实施等系列举措,吹响企业质量创新集结号。”贵州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上述负责人说,在“大质量观”时代,质量管理不仅事关企业中心战略,还应把范围拓展至整体供应链,要求首席质量官在企业相关的产业链供应链进行全流程质量管理设计和创新,形成可供复制推广的质量管理模式。

据介绍,2024年以来,以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贵州航空航天产业链,创新裂纹数字监控有限元细节模型,解决质量问题506项,带动上下游质量问题下降50%。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瓮福集团通过20余项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攻克氢氟酸纯度和含水率等“卡脖子”指标,工艺效率提升40%,实现电子级制造。此外,贵州还与福建进行跨区域质量合作,助力宁德时代用AI识别质量波动并分析风险,减少产业链上游原料质量损失。

黄进认为,要致力提升质量“含新量”“含金量”和“含绿量”。链主龙头企业要对标领军企业,主动在技术层面攻关质量管理难题,将经验型的质量控制经验,转换为科学依据和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价值创造导向,提升产品服务价值,掌握标准话语权,逐步掌握行业定价权,并注重商标品牌保护,培育核心知识产权,锻造核心竞争力;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导向,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落实双碳方案,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把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企业品牌价值,加强产业供应链、品牌价值链、金融创新链融合发展,促进品牌“含绿量”不断提高。

【首席质量官新视界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