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一天三个BD,创新药再掀狂潮!翰森制药逆市涨近4%,BD总额超15.3亿美元!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资金近20日净流入超29亿元!

时间:2025年10月17日 11:18

今日(10.17),在连续两日反攻后,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回调一度超1%,现跌幅收窄至0.38%,盘中成交额快速突破8.6亿元!资金面上,近20日净流入超29亿元!截至10月16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最新规模超215亿元,规模和流动性持续领跑同类!

消息面上,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2025年年会将于10月17-21日在柏林举行,多家中国创新药企将公布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涉及肾癌、肺癌等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

近日,创新药重磅BD频现!

1. 10月17日,翰森制药发布公告,将CDH17 ADC新药HS-20110的大中华区外全球权益授权给罗氏,后者支付8000万美元预付款,最高14.5亿美元里程碑,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交易总金额高达15.3亿美元。HS-20110目前处于全球一期临床阶段。

2. 10月16日,普瑞金生物发布公告,与吉利德子公司Kite Pharma就体内CAR-T疗法达成合作开发协议。根据协议,普瑞金生物获得1.2亿美元预付款,最高15.2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交易总金额高达16.4亿美元,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

3. 10月16日,南京维立志博宣布与Dianthus Therapeutics达成独家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将共同推进新型抗BDCA2/TACI双特异性融合蛋白LBL-047(DNTH212)的开发。维立志博将授予Dianthus在大中华区以外独家研发、生产及商业化LBL-047的权益,获得最高38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该交易总金额最高可达10亿美元。

截至10:50,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飘绿:中国生物制药跌超2%,康方生物、石药集团跌超1%,百济神州、三生制药微跌。

注:成分股仅做展示,不作为个股推介。

【四季度静待BD,关注ESMO大会及三季报】

国金证券指出,由于海外MNC重磅单品陆续迎来专利悬崖,通过BD引进管线弥补收入缺口的战略未来有望持续。分析历年来全球BD事件,重磅BD交易落地集中在年底随着10月起ESMO会议等一系列权威学术会议召开,BD事件值得期待。继续看好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提升,自身经营改善以及BD合作密集落地的产业趋势。

面对此前药品的关税担忧,国金证券强调,中国创新药出海多以BD方式,本质是IP交易和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此外创新药毛利率较高,即使自产自销,加征关税实际影响有限。(来源:国金证券20250927《创新药趋势向上无惧关税》)

ESMO大会于10月17-21日召开,多个国内创新药企重磅口头报告即将披露(LBA),创新药板块短期内可关注重要管线的大会临床数据。此外,三季报临近,受益于国内创新药投融资数据边际改善,BD交易持续活跃以及下游创新药技术迭代与细分赛道高景气(ADC、双抗、GLP-1等),继续看好创新药主线。(来源:国金证券20251011《关注ESMO大会和三季报》)

【机构:创新药显著打开了我国医药企业增长新曲线】

华源证券表示,中国医药产业已基本完成了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替代仿制,出海能力提升),尤其是创新药显著打开了中国医药企业增长新曲线,具体来看,

1. 中国创新产业已具规模,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等传统Pharma已完成创新的华丽转身,百利天恒、科伦博泰等创新药公司正在以全球First-in-class的姿态快速崛起;

2. 出海能力加速提升,中国药企已成为MNC非常重视的创新转换来源。医疗设备、供应链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高的地位,在欧美发达市场以及新兴市场持续崭露头角。

需求端和支付端也在持续推动新增量:

1. 老龄化持续加速,心脑血管、内分泌、骨科等慢性疾病需求持续提升,银发经济长坡厚雪;

2. 支付端看,医保收支仍在稳健增长,同时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来源:华源证券20251013《25Q3业绩前瞻》)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截至9月30日,前十大成分股权重高达71.83%,高纯度浓缩港股通创新药精华!

来源:国证指数官网,截至2025/9/30。成分股仅做展示,不作为个股推介。来源:国证指数官网,截至2025/9/30。成分股仅做展示,不作为个股推介。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