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0月16日至1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青岛举行。以“版权创新未来,数智点亮生活”为主题的北京展区,面积达360平方米,共汇集万达、北京出版集团等13家北京头部文化企业进行展示,展出各类版权作品2000余件,展示重点版权项目15个,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了北京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的卓越成果。

历史的厚重与版权的灵动完美融合
步入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打卡装置。曾经于2025年9月3日纪念大会当天在天安门广场见证国家荣光的观礼席座椅被精心陈列于此,瞬间将观众带入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
紧邻主打卡装置的是由神州数码集团提供的 “啪嗒冰箱贴”制作机。观众在完成庄严的纪念打卡后,可以立即将这份情感体验转化为具身的创意实践。通过专业设备,亲手制作一枚专属的主题冰箱贴,并带上“#遇见版权”的标签在社交平台分享,使得历史的厚重与版权的灵动、个体的参与同城市的宣传完美融合。
北京展区更通过一系列“文化+科技”的标杆案例,展现了版权在驱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核心引擎作用。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春茂创作的“宝相韵彩”国宴瓷首次在大型博览会上与公众近距离见面。这套专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设计并亮相于抗战胜利80周年午宴的瓷器,汲取建筑空间中的经典元素,将中国式的雍容华贵与仪式感凝于器皿之上。
北京宋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艺链全球——宋庄版权故事”项目也在现场展示,该项目已成功入选国家版权局2025年地方版权故事国际传播项目。宋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更以该平台为依托,为优秀的已上链存证的宋庄艺术家相关作品打造“宋庄礼物”,成为宋庄艺术的知名IP。
与此同时,北京汉仪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汉仪字库) 带来了让古籍“活”起来的惊艳之作。该公司以国家图书馆珍藏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为底本,开发出数字化字体——“汉仪国图创新红楼梦”。这套字体不仅保留了古卷的笔墨风骨与俊逸神韵,更让其能在数字屏幕上自由流淌,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的“可灵AI”互动体验区通过可触摸屏交互,展示由可灵AI生成的视频内容。体验区聚焦非遗文化主题,观众可以亲眼目睹依托可灵AI的算法与生成技术生成的剪纸、京剧、皮影等非遗技艺的主题视频。
立体展现“书香京城”动人魅力
北京展区以丰富多元的展示和互动,讲述“书香京城”的动人魅力。
北京出版集团在展区内打造了一个立体化的阅读文化空间,全面呈现“走出去”与“融创新”的双轮驱动成果。如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丰硕成果。《平凡的世界》输出马来文、塞尔维亚文、阿拉伯文等5种语言,《人生》落地西班牙文、英文、韩文等市场,《穆斯林的葬礼》《云中记》等经典作品也实现了多语种版权输出。
在“AI+教育”展区,北京出版集团最新研发的“智学伴”AI沉浸式互动体验、“AI智习室”等数智教育产品,展现了出版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融媒体展示环节,《采桑子》《去年天气旧亭台》《我与地坛》等作品的英文版电子书通过全球平台发布,获300余万浏览量及30余万收藏量,彰显了北京内容产品在全球数字阅读市场的广泛影响力。
中信出版集团则聚焦“书香京城”品牌建设,集中展示近年来优秀畅销出版物,并通过《哪吒》《唐人街探案》等影视IP的图书、影视设定集、卡牌等衍生开发,体现了出版与影视版权联动的强大活力。
京东集团带来的JDRead借阅柜,内置66台自主研发的电子书阅读器,为观众提供即取即读的高质数字阅读体验,以科技手段拓展“书香京城”的阅读场景。
IP全链条开发引领产业发展
作为名副其实的“演艺之都”,北京汇聚了中国最顶尖的影视、戏剧、音乐创作力量与市场主体。北京展区就呈现出一个从优质内容创作到IP全产业链开发的繁荣生态。
万达电影展示内容以“版权正当潮”为题,展示万达电影在数智化赋能潮流IP孵化和现象级爆款IP授权的成果,从精美的手办、呆萌的玩偶公仔,到引人入胜的潮玩盲盒等,吸引众人关注。
影时光自研新品栖境《大梦想家》带有数字确权的艺术潮玩,现象级《恋与深空》的联名系列也重磅登场,跨界碰撞出年轻潮流新火花,还有国庆推出的爱国主题周边及爆米花桶,都在展区内亮相。
虎鲸文娱的展位则充满了未来感与互动性,不仅展示了优酷、大麦娱乐的精品剧集与演出内容,更将近年爆火的《凡人修仙传》等IP衍生文创带到现场。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创新的 “虚实结合AR扫一扫” 体验、数字影棚芯片展示以及1.2米高的影视制作车模型,为观众揭开了影视工业的神秘面纱。
北京特色文博集中呈现
北京拥有全国最密集、最顶尖的博物馆资源,“博物馆之城”的建设成果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集中而精美的呈现。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携首都博物馆年度大展“看·见殷商”的精华文创产品而来,其中以“亚丑钺”为灵感设计的系列周边,将三千年前的青铜文明以现代审美方式重新诠释,让高冷的文物变得亲切可爱。展区还汇聚了以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为代表的北京特色博物馆文创精品,它们将中轴线、故宫等深厚的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融合,让历史文物以全新的姿态飞入寻常百姓家。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在现场发布了“数字文博版权资产综合服务平台”(中国文保链)的生态合作计划,并与多家权威单位签约。同时,发布了《文博数据资产评价体系行业标准》。这一系列举措,为文博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版权资产的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则以其经典的皇家园林IP为核心,带来了系列化、主题化的文创产品,并结合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热点,展现古都北京宏大的历史地理格局与文化魅力。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展区还以翔实篇幅,系统性地展示了其在全国率先建立并持续深化的版权领域行政司法协同治理工作机制——即广受关注的版权治理“北京模式”。该机制由北京市版权局牵头,联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等14家单位,形成了覆盖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的工作专班。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