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京冀联手科研公关,坝上“金种子”开出“致富花”

时间:2025年10月18日 15:59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7日,来自白河源头的沽源藜麦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张家口市沽源县以有机藜麦守护白河清流,当地向外界揭开北方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密码,这背后还藏着京津冀地区“生态共护、产业共兴”的深度联结。

京冀科研力量联手育良种

沽源县是首都水源涵养地建设的重点地区,白河发源于该县境内,藜麦正是这片生态沃土上生长的“绿色守护者”。“种藜麦不用除草剂、少用化肥,地里的草靠人工拔,肥料用的是有机肥,不仅藜麦品质好,连地里的水都更清了。”沽源县闪电河乡种植户张庆军的感受,道出了藜麦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共生逻辑。

沽源藜麦能从“坝上杂粮”成长为“高端有机粮”,背后离不开北京科研力量的助力。为破解藜麦在高寒、多风环境下的种植难题,沽源县与中国科学院、河北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共建3个良种培育科研试验基地,建成国内最大的藜麦联合育种基地。其中,中科院团队带来的分子育种技术、抗逆性研究成果,成为突破产业瓶颈的关键。

“以前种的藜麦品种,遇到坝上的大风天容易倒伏,亩产只有300多斤。现在种的‘坝藜2号’,是和中科院一起育的,秆子粗、抗风强,亩产最高能到550斤,还比传统品种增产三成。”张庆军手里的“坝藜2号”,正是京冀科技协同的结晶。截至目前,双方累计试验1051个藜麦品种资源,选育出151个适配坝上气候的新资源,其中“坝藜2号”“冀藜5号”等6个品种获省级认定。

“坝上有机粮”走进北京商超

“以前种莜麦,一亩赚600多块;现在种藜麦,一亩能赚1500多块,还不愁卖。”在张庆军的账本里,藏着沽源藜麦与北京市场的紧密联结。

目前,沽源已与北京多家大型商超、社区团购平台、有机食品连锁店建立合作,“沽源藜麦米”“藜麦面条”等基础产品,以及延伸出的藜麦啤酒、藜麦花胶等36款特色产品,通过“产地直供+冷链运输”的模式,最快48小时就能从沽源田间抵达北京市民餐桌。更有恩尔(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超临界萃取技术,从藜麦麸皮中提取多糖、多肽等活性成分,开发出适合北京大健康市场的原料产品,让藜麦附加值提升数十倍。

一颗藜麦激活京沽协同新动能

从生态守护到科技协同,从市场对接再到产业共富,沽源藜麦的成长轨迹,正是京沽两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缩影。为让更多农户投身藜麦种植,沽源推出“政策组合拳”:连续3年每年拿出500万元奖补资金,4.62万亩藜麦纳入农业保险,中央农业社会化服务资金优先补贴机械化作业。

截至目前,沽源全县有2600多农户参与藜麦种植,年产值超1.5亿元,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加工设备最先进的藜麦生产加工基地。

当前,沽源正加速推进“沽源藜麦”地理标志认证,启动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并依托《推进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与北京在科研、市场、品牌运营等领域的合作。未来,这颗来自白河源头的“金种子”,将继续以生态为根、科技为翼,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中,书写“小杂粮撬动大健康、小产业联结大市场”的新传奇。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