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嘉兴持续释放外资“磁吸力”

时间:2025年10月19日 07:42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周丽丽 通讯员 陆燕萍

  10月16日,德国百年企业美凯威奇的中国区总经理潘杰明,站在平湖独山港崭新的厂房前,面对50余位飞越重洋而来的全球高管,坚定地说:“我们把大家带到中国,就是要让你们亲眼看看这里的发展和活力。”

  这一天,美凯威奇(浙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而这已是继丹麦丹佛斯、美国安费诺之后,短短一个半月内落地嘉兴的第三个高端外资产业项目。据统计,今年1至9月,全市新招引超亿美元项目41个,这些项目主要来自日韩和欧洲。在国际环境风云变幻的背景下,外资为何持续“加仓”嘉兴?这座长三角城市以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地,展现出强劲的“磁吸效应”。

  “双向奔赴”的速度

  从初次见面到签约,仅用3个多月

  美凯威奇1895年创立于德国,是全球工业涂料领域的隐形冠军。独山港新工厂投资4500万美元,占地约60亩,达产后年产值近7亿元,将打造成美凯威奇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从首次见面到签署框架协议仅用了3个多月,美凯威奇与独山港的“联姻”堪称高效。

  速度快并不意味着草率。一张内部“选址评估表”显示,全国曾有6座城市参与角逐,而独山港凭借制造业集群优势、港口物流条件以及政府的真诚意愿脱颖而出。

  “企业最看重的是政府的合作沟通意愿。”平湖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招商员成菲菲透露,团队严守“黄金24小时原则”,2021年9月至今与企业往来邮件已累计463封,每次都在24小时内回复问题。这种响应速度,让德方感受到了中方的诚意与效率。

  “我们在新工厂建设过程中更是真切地感受到政府服务的高效、专业、务实。”潘杰明表示。以企业提出的“人才资源可获得性”偏弱问题为例,独山港创新启动跨省联动:借助上海人力资源平台招聘,以“生活在金山、工作在独山”模式吸引高端人才。同时,联合本地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定制班”,通过企业技术人员授课、学生进厂实习,实现“毕业即上岗”。

  “全周期服务”的深度

  破解理念冲突,构建产业链生态

  合作并非一帆风顺。项目推进中,中外标准差异成为首要挑战。

  德方习惯将厂房、仓库、罐区完全打通,而国内化工园区要求严格的安全间距。“我们迭代了N个版本。”项目推进专员钟涛磊回忆,通过联动德国工程师与应急管理部门专家,最终在5个月内敲定设计方案,既符合中国规范,也尊重了企业生产逻辑。美凯威奇安全总监王蓬感慨道:“这种务实沟通让我们安心。”

  更令企业惊喜的是,独山港在建设初期就为其精准对接上游产业链——生产环保涂料需要使用水性工业树脂,其上游材料是丙烯酸,而全球最大的丙烯酸生产企业卫星化学就在园区内。以卫星化学为“链主”,独山港积极搭建“链群配”平台,在美凯威奇厂房建设时,就为企业对接产业链上游配套企业。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湛新科技独山港工厂已有6款水性工业树脂,完成了美凯威奇的体系认证,可实现“隔墙供应”。

  “从卫星化学到湛新科技,再到美凯威奇,这条产业链能让我们降本增效,更快地服务客户。”湛新科技材料(嘉兴)有限公司工厂厂长曾俊表示,“这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在中国发展的信心。”

  坚定信心的信号

  全球总经理大会,首次放在中国召开

  “中国业务增长迅猛,尤其是航空和汽车板块。”潘杰明坦言,“但更打动我们的,是地方政府的高效——审批流程极快、团队专业务实。”这份信任,让美凯威奇首次将年度“全球总经理大会”放在中国召开,将中国的创新速度和制造经验介绍给全球核心管理层,诠释了“在中国、为中国、与全球共振”。

  同日,位于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罗迩金属制品(平湖)有限公司新工厂也迎来开业。据悉,罗迩金属由瑞典ROL集团投资设立,其主要产品为可升降办公桌相关零部件,目前已形成年产100万套的生产能力,并通过深度绑定宜家、H&M等国际零售巨头,产品远销欧美市场。该项目的落地,也展现出嘉兴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吸引力。“从2009年落地至今,我们在嘉兴实现了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到整体办公解决方案的升级,今年还将成立研发中心深化中国市场布局。”公司总经理李伟娜的话,道出了企业对嘉兴的长期信心。

  “当前,中国正大力推动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选择在这里投资,与中国同行,实现创新发展和互利共赢。”同样的信心在丹佛斯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行健的发言中得到印证。前不久,丹麦工业巨头丹佛斯在海盐新投资打造的全球生产制造基地正式启用,这是企业过去20年内的第10次增资。

  记者从嘉兴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1至8月,嘉兴实际利用外资22.2亿美元,同比增长3%,总量持续保持全省第二,其中,制造业占比达到42.4%。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